主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076
颗粒名称: 主食
分类号: K892.1
页数: 1
页码: 376
摘要: 建国前,一般人家多以玉米、高梁、谷子、地瓜为主粮,小杂粮有大豆、绿豆、豇豆、小豆、大麦、荞麦等,以疙瘩、蔓菁、胡萝卜、土豆、野菜、棉种、树叶以补主食之不足。只在年节和待客时吃少量面粉。50~60年代,以玉米、地瓜为主。1978年以后,小麦逐步成为主粮。
关键词: 节日 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建国前,一般人家多以玉米、高梁、谷子、地瓜为主粮,小杂粮有大豆、绿豆、豇豆、小豆、大麦、荞麦等,以疙瘩、蔓菁、胡萝卜、土豆、野菜、棉种、树叶以补主食之不足。只在年节和待客时吃少量面粉。50~60年代,以玉米、地瓜为主。1978年以后,小麦逐步成为主粮。 境内人有吃窝窝头、饼子的习惯,或蒸或煮或在锅上贴。还有用豆糁、玉米糁掺菜做“菜豆腐”的习惯。80年代,随着主食的改变,窝窝、饼子、小豆腐已很少有人再做,馒头、面条、饼类、蒸包、水饺已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 境内人喜欢煎饼。旧时,以玉米、高梁碾成糁子,清水浸泡后,用水磨子磨浆,称“磨糊子”,再用鏊子摊制而成。有的还用小米摊制。还有的在高梁、玉米中加豆子摊制。60年代后,摊煎饼改为地瓜干为主,玉米辅之。制作方法有摊、刮、滚3种。80年代,又增加了机械制作。 喝糊粥,是境内人们主要饮食习惯之一。一日三餐或两餐必备。糊粥一般用玉米面、小米面熬成。60~70年代,做糊粥以瓜干面为主,玉米面为辅。在做糊粥时,加黄豆、绿豆、小豆等,称“豆子糊粥”,若加各种菜叶,和少量盐称“菜糊粥”。此外,用菜叶、油炝锅加水下面粉熬制,称“咸汤”,若再加鸡蛋和海带丝等,称“鸡蛋汤”。 境内人们习惯吃饼,以白面单饼、油饼、发面饼、菜饼为多。把面条、水饺视为上等食品,一般待客、过节食用。面条有手工面和机械面,食用有清汤面和炝锅面,夏季捞凉面。饺子分水饺、蒸包和素包、荤包。 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均以面食为主,兼食小米、大米、玉米、大豆等粗粮。馒头、面条、火烧、油条、烙饼、包子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年节和平时改善生活仍喜欢吃各种馅子的水饺。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