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053
颗粒名称: 过“五七”
分类号: F719.9
页数: 2
页码: 371-372
摘要: 这一日所有亲友接通告复至,举行纪念活动。亲友须奉礼钱,知已亲朋挂黑幛挽联以示哀悼。有的送扎彩。正午,故者亲属、族人和来宾复至茔前,亲友按点叫次序祭酒叩拜,一般行十二拜礼,贵客行二十四拜礼。故者子孙在旁侧向来宾逐一磕头致谢。祭奠毕,女眷女客放声哭泣,焚香化纸烧扎彩。然后回家入席。
关键词: 服务业 丧葬业 殡葬产业

内容

这一日所有亲友接通告复至,举行纪念活动。亲友须奉礼钱,知已亲朋挂黑幛挽联以示哀悼。有的送扎彩。正午,故者亲属、族人和来宾复至茔前,亲友按点叫次序祭酒叩拜,一般行十二拜礼,贵客行二十四拜礼。故者子孙在旁侧向来宾逐一磕头致谢。祭奠毕,女眷女客放声哭泣,焚香化纸烧扎彩。然后回家入席。席间,孝子和女眷分别向男女宾客磕头致谢。“五七”之内,孝子逢认识的人皆磕头,下至孙子一辈,谓之“老的死了小三辈”。以后“百日”、“周年祭日”及清明、“十月一”,亲人均带供品到坟前祭奠、焚香化纸以示纪念。 建国后,丧葬习俗已有不少改革,许多迷信内容多已摈除,礼仪多已简化。故者子孙由戴孝改为戴青纱,亲友送扎彩改为献花圈。从前给先人写牌位作纪念,现给老人照寿相。过“五七”改为开小型追悼会,由村干部或明事人主持,介绍故者生前事迹,亲友赠挽联献花圈。70年代湖屯建火化场后,废土葬,推行火葬。部分村建骨灰堂专放村民骨灰,多数村在河坝、果园、山岭砌坑以存骨灰。 本地素有为先辈树碑立传之习俗,“文化大革命”初,墓碑多已毁坏。现立碑者逐步增多。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