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俗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805
颗粒名称: 为人处事俗语
分类号: H033
页数: 3
页码: 310-312
摘要: 俗语是在群众中广泛流行的通俗而定型的语句。境内流行的俗语丰富多采,并有“俗话是实话”、“俗话不俗”之说。
关键词: 熟语 谚语 语录

内容

俗语是在群众中广泛流行的通俗而定型的语句。境内流行的俗语丰富多采,并有“俗话是实话”、“俗话不俗”之说。 风不来,树不响。 众人是圣人。 身子正,脚跟硬。 手大捂不过天来。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双木搭个桥,两好搁一好。 浇花浇根,交人交心。 出门不叫哥,必然走路多。 要人尊敬你,你先尊敬人。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向人难向理。 千年的邻居,万年的庄乡。 客套不知己,知己不客套。 隔一皮,差一皮,妗子不如姨。 家有贤妻夫祸少。 遇事三思而后行。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心里没病死不了人。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为人不到八十八,别笑话人家瘸和瞎。 干活不依东,累死也无功。 离家三里地,自己立规矩。 忠厚老实人常在。 犯法的不做,犯病的不吃。 人大不值钱,马大值银元。 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吃姜还是老的辣。 强扭的瓜不甜。 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宁叫人不在,不叫名誉坏。 人到无求品自高。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治气不养家,养家不治气。 小心没有过火的。 娇养无孝子,严师出高徒。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会下神。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岁。 头三脚难踢。 夫妻恩爱金不换,妯娌团结家不散。 脚正不怕鞋歪。 一人难称百人心。 行下春风,可望秋雨。 卖瓜的不说瓜苦,卖杏的不说杏酸。 一个女婿半个儿。 小小姑子大大伯,和睦人家没忌讳。 有话说给知人,有饭送给饥人。 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 初生牛犊不怕虎。 儿大不由爷。 人大心开,树大自直。 久病床前无孝子。 教的曲唱不的。 事久易变,夜长梦多。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贼不打三年自招。 爱好勤算帐。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 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一招鲜,吃遍天。 隔行如隔山。 事久自明。 车到山前无恶路。 三句话不离本行。 山易改,性难移。 胳膊拧不过大腿。 人过七十古来稀。 身大力不亏。 不饿带干粮,不冷带衣裳。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娶媳妇乍来勤。 添人不添地,越过越不济。 庄户人家有三宝,丑妻近地破棉袄。 树大招风,花俊招蜂。 寡妇门前是非多。 人要衣裳,马要鞍妆。 穷家富路。 多行不义必自毙。 揭人别揭短,打人别打脸。 守着瘸人,别说矮话。 谁一辈子不打个黑碗。 孩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 庄稼人交上粮,成了自在王。 十里路赶个嘴,不如在家喝凉水。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领墒的不正配墒的歪。 人多瞎胡乱,鸡多不下蛋。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