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曲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78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曲艺
分类号: J82
页数: 1
页码: 303
摘要: 境内曲艺种类主要有渔鼓、大鼓、山东琴书、评词、河南坠子、花鼓等。建国前,艺人大都因生活贫困,走乡串村或逢集围场演出,以卖艺维持生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进步艺人利用曲艺开展宣传活动。建国后,开始说新书、唱新戏。“文化大革命”开始,曲艺受到限制,大多数人被迫改行。
关键词: 曲艺 戏曲 中国戏剧

内容

境内曲艺种类主要有渔鼓、大鼓、山东琴书、评词、河南坠子、花鼓等。建国前,艺人大都因生活贫困,走乡串村或逢集围场演出,以卖艺维持生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进步艺人利用曲艺开展宣传活动。建国后,开始说新书、唱新戏。“文化大革命”开始,曲艺受到限制,大多数人被迫改行。1979年后,部分艺人恢复活动。 主要艺人简介: 袁存典、陈凤婷:后衡鱼村人。曲种是渔鼓坠。清末民初他们经常在本地和泰安、兖州、曲阜、济宁、开封、济南等地演唱,曾为袁士凯之母寿诞演出,颇有声望。主要剧目有《回杯记》、《黄狗案》、《刘公案》等。袁于1920年去世。陈带其子袁斌厚和儿媳于永菊巡回演出。现后继无人。 赵绪成(1905—1977):后衡鱼村人。曲种是渔鼓,经常在本地和安站、边院和东平、汶上一带演出,主要剧目有《响马传》、《雷公子投亲》等。赵不识字,学书全凭脑子记忆。 孙长春:泉胜村人,建国前赶集演唱渔鼓。 石国常:南高余村人,曾赶集演出评书《孙膑下山》。 杜明信夫妻:赵庄村人,唱弦子大鼓,曾在肥城平阴一带说唱。 江小旦夫妻:马坊村人,曲种是花鼓,江演男角,背花鼓边唱边舞,其妻唱女角,提锣镟子对唱,不上装,不画脸,男角有时带胡子。主要剧目《观灯》、《穆桂英》、《刘公案》等,传说《观灯》为拿手好戏。民国初年在附近巡回演出。 徐大头(系外号,真名不详):马坊村人,其岳父是山后老艺人张阁闹。张领班,徐包头巾当主演,其妻当配角,曲种为花鼓,建国前在附近巡回演出。 赵立仁:旅店人,建国前赶集演唱大鼓,有《包公案》、《三侠剑》等剧目。 江秀平:女,盲人,家居西铺村,曲种是坠子和山东琴书。经常活动于肥城、平阴两县。剧目有《平原游击队》、《金镯玉环记》、《刘公案》等,为现时境内唯一的艺人。 建国前,外地来境内演出的有平阴县著名艺人于传斌,曲种为山东快书。建国后,最著名的有里留村说评书的曲振甲,主要剧目《三侠剑》、《回龙传》、《烈火金刚》等。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