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校舍设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76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校舍设备
分类号: G484
页数: 1
页码: 298
摘要: 清末至民国初期,私塾多借用民房、家祠,公立小学和民立小学堂则利用旧寺庙作校舍,部分村庄则集资建校。 建国前后,农村小学大都沿用旧校舍,新建小学有的利用民房、家祠、寺庙外,部分村用没收地主的房子当作校舍。除规模较大的完小有部分课桌凳,多数学校由学生自备。
关键词: 教学设备 学校管理

内容

清末至民国初期,私塾多借用民房、家祠,公立小学和民立小学堂则利用旧寺庙作校舍,部分村庄则集资建校。 建国前后,农村小学大都沿用旧校舍,新建小学有的利用民房、家祠、寺庙外,部分村用没收地主的房子当作校舍。除规模较大的完小有部分课桌凳,多数学校由学生自备。1951年后,教育部门每年拨专款修缮校舍,制备课桌凳和教师办公桌椅。1958年公社化后,小学校舍基本上由农村生产大队筹建,教育局拨款补助。“文化大革命”期间校舍失修,设备破坏严重,图书散失。 1980年,贯彻谁办学谁建校的原则,农村学校依靠集体和群众集资兴建。小学“黑屋子”、“土台子”被彻底改造,经泰安市检查验收境内多数小学达到省市规定的标准,实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