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738
颗粒名称: 小学
分类号: G62
页数: 2
页码: 287-288
摘要: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颁布“废科举,兴新学”诏令。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石横在吕祖祠办官立初等小学堂1处两班83人,在三教堂办民立初等小学堂1处两班77人。 1913年,学堂改称学校。1929年,境内有小学32处,其中高小两处(大留、衡鱼)、国民小学30处,其中女子小学2处(大留、西铺)、教会学校2处(隆庄、八道岭),在校学生2312人,包括就读私塾的学童,入学率33%。至1937年全区有高级小学2处,4个班,学生178人,初级小学31处,36个班,学生1746人。
关键词: 初等教育 小学 初等学校

内容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颁布“废科举,兴新学”诏令。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石横在吕祖祠办官立初等小学堂1处两班83人,在三教堂办民立初等小学堂1处两班77人。 1913年,学堂改称学校。1929年,境内有小学32处,其中高小两处(大留、衡鱼)、国民小学30处,其中女子小学2处(大留、西铺)、教会学校2处(隆庄、八道岭),在校学生2312人,包括就读私塾的学童,入学率33%。至1937年全区有高级小学2处,4个班,学生178人,初级小学31处,36个班,学生1746人。 1938年日军侵占肥城后,大部分学校停办。1939年后又逐步恢复。学校分两类,一类为抗日小学,一类为日军所办的“新民小学”。 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的学校,初小33处,学生40班1828人;教师36人。高小有衡鱼和大留。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些学校备有抗日和日伪两套教材。敌来则以日伪教材作掩护,敌退讲授抗日课本。时称此类小学为“两面学校”。 1940年石横日军安设据点之后,由伪县教育科出资办“新民小学”,推行奴化教育。多数教员暗中接受抗日政府领导,有的隐蔽进行抗日活动,经常对学生进行抗日爱国教育。时有东大庙高级小学1处1个班,学生50人,后改为两班,学生100人,并附设初级小学四年级1个班,学生40余人。 1948年全境解放后,立即恢复发展教育,至1949年,境内有高小2处,小学33处,在校学生172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49%。 建国初,小学教育发展较快。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至1957年,小学发展到34处,74个班,在校学生376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小学教育大发展,因师资不足,教学质量受到影响。1964年,贯彻中央“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各大队普遍办起“半工半读小学”(亦称半农半读小学),简称“工读小学”一般中小规模的大队,办1个班,规模较大的大队办起2~3个班。校舍因陋就简,学生可晚来早走,允许学生带弟弟妹妹上学,上学免交学费。到1966年,小学36处,164个班,在校学生612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在90%以上。 1959~1966年,高级小学除石横、衡鱼、大留外,又新增了隆庄、中高余、红庙、圣佛寺4处。 “文化大革命”初期,小学教育受干扰。1968年,小学下放到大队,教师普遍回原籍,致使各单位教师余缺不均。当时又大办初中或联合办初中,部分教师“拔高”到中学任教,影响了小学教学质量。 1978年以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逐步恢复教学秩序,调整学校布局,小学联中分类办学,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小学教育,1987年,全镇有小学41所,217班学生672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8%以上。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