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储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48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储藏
分类号: F253
页数: 2
页码: 200-201
摘要: 清朝,全县社仓6处,第四乡的石横庄社仓为其中之一。 民国时期,境内无专门粮仓,大部为户产户储,储粮设备多为瓮、缸和囤。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防止敌人抢粮,农户多以暗室、地下室、夹皮墙、炕洞,或在闲院、荒野、石堰、山洞等处储粮。
关键词: 仓库管理 成品储备 粮油储备

内容

清朝,全县社仓6处,第四乡的石横庄社仓为其中之一。 民国时期,境内无专门粮仓,大部为户产户储,储粮设备多为瓮、缸和囤。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防止敌人抢粮,农户多以暗室、地下室、夹皮墙、炕洞,或在闲院、荒野、石堰、山洞等处储粮。1948年建石横粮库,库房是天宫院地主砖房,各村储存公粮多指定户存,有的村储于祠堂、庙宇或改出地主的房屋。仓库用沙、土坯铺底,再铺麦秸或苇席。门口拦粮墙垛,全为土坯砌成,还有的用秫秸把挡粮食。窗户用土坯堵,仅在上部留一通风孔,没有防鼠、防虫、防雀等设备。粮食入仓后,摊平画印,加封上锁。翌年再逐仓进行搬倒晾晒。虽要求严格,但粮食霉变、生虫、被鼠雀遭塌不可避免。 1973年高余粮站建仓11口,库容200万斤。同年赵庄建储备库,库容500万斤。1974年新建衡鱼粮站,库容200万斤,翌年扩建仓房容量200万斤。1982年新建大留粮站库容250万斤。全社库容1550万斤。赵庄储备库常年存粮300万斤,随调随入,保持稳定。 所有仓库均是沥青铺地,抹墙,上有双笆,达到了下无潮气,上无漏缝。 夏秋两季,3个粮站同时进行征购,仓满后,余者运存储备库。粮食入库后,职工分仓管理。保管粮食方法是用塑料薄膜罩壁,上用席盖两层,后用塑料布罩面。保管员备有查仓记录,每5天1次查仓,测量温度,每仓测5点15处。粮所组织防治化验员,每月检查1次。县粮食局每季度对仓库进行1次检查评定,达到无虫、无霉烂、无鼠雀、无事故者,为“四无”仓库。 从1982年开始,石横粮管所经县、地区检查,“四无”仓库达100%。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