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房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39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公房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页码: 169-170
摘要: 1946年前,区、乡(镇)机关多以庙宇、祠堂或借用民房办公居住。土地改革之后,区乡机关用教堂和土改时改出的宅院作办公用房。1949年底,区公所由隆庄教堂迁到石横南门里后,供销社、邮电所、银行、粮库、卫生院、派出所等行政事业部门先后租民房建立。1963年,公社机关迁于石横村东已下马的聊城钢铁厂院内,办公室、宿舍、礼堂均用该厂旧房,多余房舍当作医院、粮库、拖拉机站、供电站等。
关键词: 城镇规划 城镇建设 城镇管理

内容

1946年前,区、乡(镇)机关多以庙宇、祠堂或借用民房办公居住。土地改革之后,区乡机关用教堂和土改时改出的宅院作办公用房。1949年底,区公所由隆庄教堂迁到石横南门里后,供销社、邮电所、银行、粮库、卫生院、派出所等行政事业部门先后租民房建立。1963年,公社机关迁于石横村东已下马的聊城钢铁厂院内,办公室、宿舍、礼堂均用该厂旧房,多余房舍当作医院、粮库、拖拉机站、供电站等。1973年,公社机关迁到现镇政府驻地,机关以西先后建邮电局、工商管理所、税务所、银行、信用社、医院、饭店、公路站、供销社、旅社、化肥库、食品厂、照相馆、理发店、缝纫店、配件厂、面粉厂、汽修厂、石二建安公司、采购站、商业楼、饭店等,机关以东先后建汽车站、加油站、兽医站、食品站、粮所、电影院、福利厂、汽车队、耐火材料厂、砖瓦厂、饮料厂、新华书店、交通管理站、供销大楼、迎春饭店、三零百货大楼、服装厂、贸易公司、照相馆、建材管理站、物资站、中高余商场等;机关以北建电石厂、石料厂、水泥厂,机关以南建派出所、农机站、批发部、外贸站、机关家属院、供电站、降压站、敬老院、油库、贸易公司、党校、镇中心中学、种子站、打井队、化工厂、建安公司和新建税务分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银行办事处、信用社等。 公房建筑,50~60年代,多系砖(石)木结构的瓦房。1973年,公社建起锁皮二层办公大楼,之后,医院、供销社、旅社、采购站、工商分局、税务分局、银行、信用社、供电站、邮电局、石二商场、镇政府、公安分局、粮所、镇中心中学等单位建起2~4层办公楼、营业楼和教学楼。 1973年,公社机关刚迁入现址时,除2层办公楼外,东南角一排瓦房为广播站,西南角一排瓦房为供电站。办公楼后面建有礼堂、小会议室、食堂、宿舍、仓库等。1982年,拆除办公楼后边的礼堂、小会议室等建筑,建3层办公楼1幢。1983年在原办公楼前建2层小配楼两座。是年秋,3层办公大楼投入使用。1984年春,建大门及传达室两座配楼竣工投入使用。随之,2层办公楼拆除。同年,拆除旧伙房,镇院向北征地扩展,新建食堂、招待所及锅炉房。1989年建成财政楼(前西配楼),1991年建成政法楼(前东配楼)。1992年,镇3层办公大楼改建为4层办公大楼。 非镇驻地公房主要分布在衡鱼、红庙、隆庄、大留、赵庄、中高余等集市村庄和管区驻地村庄,包括供销社下属门市部、采购站、饭店和粮站、信用社、诊所,还有镇政府派出单位—管理区和教育部门下属中学等。 村(居)委所属公房有村部、小学、卫生室、仓库和村办企业的所属房舍等。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