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东冶炼加工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30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山东冶炼加工厂
分类号: TB49
页数: 4
页码: 138-141
摘要: 本节介绍了山东冶炼加工厂发展情况。
关键词: 车间 工厂 厂房

内容

建厂时间:山东冶炼加工厂是在原山东肥城阀门厂和山东通用机械厂的基础上,于1984年6月组建而成。山东肥城阀门厂和山东通用机械厂为1970年8月同时建设的姊妹厂。 规模和发展状况:山东冶炼加工厂为独立核算的中型国营企业,至1985年末,全部投资额6514.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327.9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是4945.5万元,净值4673.54万元,流动资金占用1111.07万元。占地面积2460亩,房屋建筑面积215874平方米,其中职工住宅面积49089平方米。生产设备总重量2470吨。主要专业生产设备有5吨电炉两座,1吨半和3吨电炉各1座,150m3制氧机1套,有金属切削机床190台。用电设备器械总容量30958千瓦。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钢锭5.15万吨,铸钢件4000吨,钢模板6000吨,锻钢球2000吨,减速机400台(800吨),机加工量3200吨,铸铁件1200吨。 山东肥城阀门厂和山东通用机械厂是在“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思想指导下建设的。按照上级批准的扩初计划:山东通用机械厂按年产单机2.5万千瓦。电站汽轮机20万千瓦,大件总装车间土建工程建设考虑到5万千瓦电站汽轮机的生产或生产部分省内需要的大型矿山通用设备,建筑面积16万m2,总投资4139万元,职工总人数3718人;山东肥城阀门厂生产钢领为年产铸钢件2万吨,高、中压阀门1500吨,总投资3027万元,建筑面积150876㎡,职工总数3200人。两厂的基本建设集中在1971年至1976年进行,此间完成投资5500余万元,为1983年底累计完成额的90%,其中1972年、1973年为建设高潮,分别完成投资1302.1万元和1596.4万元,由于开始建厂指导思想和设计脱离客观实际,加之形势的发展变化,两厂均没有按原设计形成生产能力,从1977年开始,主要围绕当时生产需要。进行了局部和零星生产配套。新厂组建以后,1985年引进铝型材生产项目,完成投资额187.1万元。目前,山东冶炼加工厂,作为全省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加工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隶属关系:山东通用机械厂和山东肥城阀门厂,原定为青岛汽轮机厂和青岛电站阀门厂的搬迁企业。后来,山东通用机械厂改为以青岛汽轮机厂为主由青岛市组织协作包建,山东肥城阀门厂改为部分人员和设备内迁,后因多方因素,包建和部分内迁的要求没有实现,在实际上均成为新建。1971年9月,省革委生产指挥部通知,明确两个单位归省机械工业局直接领导,为省直属企业。1976年3月,山东肥城阀门厂的隶属关系由省机械工业局移交省冶金工业局领导。1984年4月,山东通用机械厂的隶属关系,由省机械工业局移交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原省冶金工业厅)领导,1984年6月,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决定,撤销山东肥城阀门厂和山东通用机械厂,组建山东冶炼加工厂,隶属于山东冶金工业总公司的直接领导之下。 机构设置:青岛汽轮机厂和青岛电站阀门厂搬迁肥城建厂的计划,为1970年确定的全省重点工程会战项目,定名为“七0八”工程。建厂初期成立了“七0八”工程指挥部,统一领导两个厂的施工建设,直至1973年8月指挥部撤销。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两厂分别设立办事机构——筹建处。 山东通用机械厂,建厂初期在厂筹建处的领导下设立基建,供销、财务、技术、政工5个办事组。1973年8月建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后机构逐渐增加,到1977年有12个办事组,5个生产车间。1977年3月把办事组改为科。1978年12月党委成立后,机构基本健全,有厂办、组织科、宣传科、保卫科、武装部、技术科、生产科、供销科、财务科、劳资科、检查科、基建科、行政科、车队、卫生所、职工子弟小学、电大、技校、安技科、设备科、家委会、服务社共18个科室(单位),有中小件、大件、机修、热处理、铸造、锻造6个生产车间。 山东肥城阀门厂,建厂初期在筹建处的领导下设立政工、基建、财务、供运、机电、生产6个办事组。1973年8月建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后机构逐渐增加,到1975年有15个办事组,6个生产车间。1979年12月,经上级批准正式成立了办公室、组织科、宣传科、保卫科、武装部、工会、团委、生产计划调度科、设备动力科、技术检查科、劳动工资科、财务科、供销科、运输科、基事科、行政科、安全科、职工子弟学校共18个科室(单位),有炼钢、铸钢、机件加工、制氧4个生产车间。1980年3月建立党委会。 新厂组建以后,党政分开办公,共20个科室(单位),后经调整变动,到1985年底的机构设置情况是: 党委工作系统:党办、组织科、宣传科、纪委、团委、工会、武装部、保卫科。 行政工作系统:厂办、生产经营科、财务科、劳资科、供运科、机动科、安全环保科、技术科、技术监督科、计量科、审计科、行政科、教育办公室(技工学校、职工子弟学校)、医院、服务公司。 生产车间:炼钢车间、铸钢车间、铸铁车间、模板车间、金工车间、铆焊车间、锻造车间、制氧车间、检修车间、铝型材生产指挥部办公室。 职工队伍:建厂以来,通过几次集中招工和正常调动,职工人数逐年增加。山东通用机械厂职工人数到1977年末达到717人,1978年末855人,1984年6月新厂组建前为730人。山东肥城阀门厂职工人数1976年末达到1065人,1977年末达到1146人,1984年6月新厂组建前为1013人。 新厂组建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职工人数又有所增加,到1985年末有职工1841人,其中工人1010人,学徒工111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342人,服务人员326人,其他人员52人。 技术力量:建厂以来,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技术力量逐渐增强壮大,1972年末两厂共有工程技术人员43人,其中工程师3名,另卫生技术人员8人。1977年末增加到工程技术人员104人,其中工程师2人,卫生技术人员40人。1979年增加到工程技术人员120人,另有卫生技术人员38人。1981年评定技术职称,当年有29名工程技术人员被评定为工程师,到1983年末工程师增加到42名。新厂组建后,随着生产形势的发展,到1984年末全厂工程技术人员142人,其中工程师45人,另有卫生技术人员39人。1985年末有职工技术人员174人,其中工程师34人,助工31人,技术人员25人,未定职称的84人。有卫生技术人员36人,其中主治医师7人,医师5人,医(护)士19人,未定职称的5人。有会计人员26人(均未定职称)有统计人员8人,其中助理统计师2人,未定职称的6人。 主要科技成果:1985年10月份投产的钢模板,采用耐大气腐蚀低合金钢新材质,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寿命长,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建筑施工材料,获得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三等科技进步奖。 现已形成的主要产品有钢锭、铸钢件、铸铁件、钢模板、减速机。 钢锭:为炼钢车间5号电炉生产,1977年5月投产,1981年3月停产,1983年10月恢复生产,至1985年末共生产钢锭80674吨,内有45#、16mn、20mnsi、45mm2、A3、B?、B?七个品种,6寸、8寸、10寸、4、15T四个规格。停产前,全部为国家计划调拨;恢复生产后,部分为国家计划调拨,部分为自由销售。 铸钢件:是我厂最早产品,为铸钢车间1.5T电炉浇铸。1974年10月投产,至1985年末共生产铸钢件7339吨,其中商品量占80%。产品质量曾在省内获得较高信誉。产品销售为合同加工。 铸铁件:为铸铁车间2.57冲天炉浇铸。1975年投产,1983年前主要为减速机生产毛坯,从1984年开始商品量显著增加,1984年商品量为42%,1985年达到52%。产品销售为合同加工。 钢模板:为模板车间产品,1983年10月投产,至1985年末共生产2552吨。已生产的平面钢模板规格有宽度100、150、200、300min,长度1500、900、600min,50×50min连接角有1500、900、600min三种规格,钢模板采用冷轧冲压整体成形的生产工艺和耐大气腐蚀低合金钢新材质,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寿命长、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建筑施工材料。产品为自由销售。 减速机:为金工车间产品,1975年投产,至1985年末共生产减速机1787台,内有ZQ系列350、450、500、650、750、250、850、1000,ZSC系列350、600、650,ZD系列70、80,ZS系列250。产品质量已达到合格品要求,产品为自由销售。 1987年,全厂有干部职工203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37人。拥有冶炼及各种金属加工设备365台(套)、35千伏变电站1处,铁路专线6公里,固定资产原值5584万元。年产钢33359吨,机电产品1450吨,建筑钢模板1551吨,铝金属材672吨,铝门窗15428平方米,年产值2494万元,上交利税149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4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378元。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