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270
颗粒名称: 食品加工
分类号: TS205
页数: 2
页码: 126-127
摘要: 粮食加工:1959年,公社在石横村东南繁殖场建面粉厂,机器6部,日产面粉万斤,1963年下马。70年代,新华办面粉厂1处。1985年,石横二村投资60万元建面粉厂1处,日产面粉10万斤,职工80人。该厂全部生产工艺由山东省粮食厅设计,主要机械设备为国家粮油机械厂定型产品。北大留在市场街建面粉厂1处。
关键词: 食品加工 食品贮藏

内容

粮食加工:1959年,公社在石横村东南繁殖场建面粉厂,机器6部,日产面粉万斤,1963年下马。70年代,新华办面粉厂1处。1985年,石横二村投资60万元建面粉厂1处,日产面粉10万斤,职工80人。该厂全部生产工艺由山东省粮食厅设计,主要机械设备为国家粮油机械厂定型产品。北大留在市场街建面粉厂1处。此外,各村均有户办小型面粉加工点,能加工小麦、玉米、瓜干等。另有饲料加工点12处,四坊380处。新胜粉坊15人,其中妇女4人,1983年实行承包,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年收入3.4万元,人均1700元。四合村30多户农民加工豆腐皮,日产70多个,年收入10万元。粮食加工带动饲养业和种植业的发展,1985年全村生猪存栏1010头,户均6.3头,人均1.4头。 油料加工:建国前后,境内有几处人工小型油坊,有巨型石滚油碾,用畜力拉动轧糁。用蒸笼将糁蒸过,用草子包饼,再用人工挤油。60~70年代,有石横、隆庄、后一、前二等几处队办油坊。给社员加工,有的还承担国家油料加工任务。1982年10月,公社在农场路西建榨油厂,职工40人,占地35亩,房舍126间,技术员2人,电工和维修工各1人。机械设备有锅炉1台、榨油机2部、蒸锅1口、精炼锅1口、电机11部,汽车1部,固定资产15万元,主要生产食用油、主要加工棉籽、花生。产品除供本地厂矿和农村外,还远销日本。1985年,职工26人,产值12.5万元。1986年,在原料紧缺、物价上涨的情况下,该厂与莘县外贸公司实行横向经济联合,由莘县提供花生、棉籽等原料,油和饼再返回莘县出口日本。1987年职工42人,产值57.3万元。 食品加工:北京友谊食品厂新胜分厂建于1985年6月,从北京引进技术设备,聘请北京友谊食品厂技师4名,投资40万元。该厂生产40余种北京风味的高、中、低档中西糕点,日产2000斤,年产值50万元,利润10万元,产品畅销济南、泰安、平阴、肥城等地。糕点加工还有供销社、粮所等。 60~70年代,肉类加工主要是食品站,80年代,肉类加工主要是私营企业。新胜村办起肉联厂,生产瘦肉、火腿、香肠等。 马坊村办起大豆深加工的豆浆晶厂,石横六村办起罐头厂,新胜、新华村办起粉坊,北高余、汇北办起食品冷藏厂。 建国前,私人白酒酿造业12户,1958年,石横公社曾办酒厂,地址在石横庄内,后迁到石横村东南繁殖场,1963年下马。80年代,查庄建综合发酵厂和酱菜厂,国华村在村南建酱菜厂,生产各种酱菜、咸菜和酱油、醋等调料。 1985年3月,中东投资30万元,从青岛饮料厂引进技术,同年7月投产,经逐级鉴定取得了国家级“乐福牌”注册商标,主产“小香槟”、“可口可乐”等,日产万瓶,畅销5个地市,年产值100万元,利润15万元。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