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捕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2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捕捞
分类号: S97
页数: 1
页码: 113
摘要: 境内捕捞,以鱼为主。建国前后,为自然捕捞。1949年,产3500公斤。60年代后,由于水利设施增加,康、汇河及其支流流量减少,加之工业废水污染,自然捕捞量逐年下降。1978年之后,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鱼类产量逐年增加,1978年鱼产量3.5万公斤。1987年,全镇鱼产量达12万公斤。占全县各乡镇之首。
关键词: 水产捕捞 渔捞 海洋捕捞 淡水捕捞

内容

境内捕捞,以鱼为主。建国前后,为自然捕捞。1949年,产3500公斤。60年代后,由于水利设施增加,康、汇河及其支流流量减少,加之工业废水污染,自然捕捞量逐年下降。1978年之后,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鱼类产量逐年增加,1978年鱼产量3.5万公斤。1987年,全镇鱼产量达12万公斤。占全县各乡镇之首。
  渔网
  建国前后,农民捕鱼工具均为小型,有杈网、拉网、吊网、抬网、撒网和站网等。杈网用树杈钉上线网,可用手端着捕鱼虾。拉网是用树枝做一个半园形小网捆上一根长竹(木)竿而成,可站在水边往上拉鱼虾。吊网是小篮状的网,里边放上骨头等食品,放几只于浅水中,用带钩的竿轮番将网提出,将贪嘴的鱼虾提上来。抬网是一张长方形的网,两头镶以木棍,下面辍以网脚,两人操作可抬上鱼虾。撒网,也叫打网或旋网,形似喇叭,撒开后呈园形,一周有网脚。将网撒出,速落水中,罩住鱼虾,然后慢慢收拉网纲,提网取鱼。站网一般长10余米,宽1.5米,横站于小河中,两人于河两岸拉住网,其余人造声势轰鱼过网,鱼过网眼时卡住,进退不得,连续轰几次提网以收渔利。这种网只能捉同样大的鱼。此外,还有鱼罩,形似园筒,用竹编成,直径80厘米左右,多人持罩横排顺河一下下同时往前罩,大鱼被罩后,进入罩中捉出。还有用竹竿钓鱼和用赤手捉鱼。近几年养鱼业发展,鱼网也不断更新换代,有三层尼龙挂网,大拉网等。1985年,全镇有大型鱼网24张。
  自然坑塘和河道捕捞鱼虾,盛水期只能用旋网或大拉网,待春季枯水期,村民各持鱼具,将水搅浑,大量捕捉,俗称“翻坑”。
  近年出现用炸药或雷管炸鱼,将鱼震昏,飘浮水面,再一一捕捞。此法极不安全,并将鱼秧大量震亡,得不偿失。
  养鱼户一般每年3次捕捞,即开春、中秋节和封冻前。有的养鱼户则根据市场需求,随时捕捞。
  渔船
  70年代后期开始用渔船,渔船一般长4~5米,宽1.3~1.6米,高0.4~0.5米,载重1~3吨。1980年,部分村队购进铁壳渔船。1985年,全镇共有各种渔船8只。1987年,中东、中西和后衡鱼购买了电捕渔船3只。该渔船操作须3~4人,船上装柴油发电机1台,2人各持带竿导线放入水中,其范围内的鱼即受电麻醉失去平衡而飘浮水面,其余人乘机捕捉。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