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140
颗粒名称: 病害防治
分类号: S435
页数: 1
页码: 94
摘要: 境内农作物主要病害29种。建国前,小麦主要病害为散黑穗病、腥黑穗病(乌麦)和锈病(黄疸)。1950年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60%。当时采用拔除病株、选用无病种子防治。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病虫害防治

内容

境内农作物主要病害29种。建国前,小麦主要病害为散黑穗病、腥黑穗病(乌麦)和锈病(黄疸)。1950年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60%。当时采用拔除病株、选用无病种子防治。1956年,全区推广应用变温浸种防治黑穗病。利用“西力生”拌种防治腥黑穗病,控制了该病发生。1964年,小麦锈病严重,用3%硫铵水、200倍石硫合剂喷雾防治。1972和1975年小麦锈病再次流行,采用土法和化学农药防治。此后,用粉锈宁防治,减轻了危害。
  地瓜黑斑病于建国前夕传入境内,发病率逐步提高。后推广温汤浸种和高剪苗防治。1962年采用2000倍赛力散防治,效果良好。1963年发病率高,且死苗严重。1964年推广三选(三次选种)、五净(种、土、肥、水、沙)、二浸(浸种、浸苗)综合防治措施,随之发病面积减少80%以上。1971年后,推广大屋窖处理地瓜种、多菌灵浸种和选用优良品种,至1983年基本得到控制。 地瓜根腐病亦称烂根病,1970年传入境内,1975年大面积发生,一般死苗10~20%。1979年推广高产良种徐薯18,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棉花立枯、黄萎病,1964~1976年逐步蔓延。采用拔除病株、轮作换茬、多菌灵浸种等措施防治,至1987年基本得到控制。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