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更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137
颗粒名称: 品种更新
分类号: S339
页数: 1
页码: 93
摘要: 品小麦:建国前,小麦品种为小红芒、小白麦和蚂蚱头。50年代更换山西大白麦(泗水三八麦)、济大一九五、黄县大粒半芒龙爪麦等。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推广碧玛1、4号,后为济南2号、4号、6号、9号、12号等良种。70年代更换泰山1号、4号、5号、蚰包、丰产3号等。80年代更换济南13号、幅63、山农61号。1987年,小麦良种主要有鲁麦7号、8号、5号、11号、晋麦21号、济南13号等。
关键词: 农作物 品种改良 良种繁育

内容

品小麦:建国前,小麦品种为小红芒、小白麦和蚂蚱头。50年代更换山西大白麦(泗水三八麦)、济大一九五、黄县大粒半芒龙爪麦等。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推广碧玛1、4号,后为济南2号、4号、6号、9号、12号等良种。70年代更换泰山1号、4号、5号、蚰包、丰产3号等。80年代更换济南13号、幅63、山农61号。1987年,小麦良种主要有鲁麦7号、8号、5号、11号、晋麦21号、济南13号等。
  玉米:建国前,玉米品种多为小粒红(小草苞)、小红脐;50年代更换为金皇后、白马牙等良种。60年代更换为双跃2、3、4号,70年代更换为泰单71、郑单2号、群单105、东岳11、12号,80年代初,更换为中单2号、郑2号、丹玉6号、鲁原单4号、聊育5号等。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1987年,全镇玉米平均亩产由1949年的96斤提高到726斤。
  地瓜:建国初由农家品种更换为胜利百号、懒汉,亩产提高50%以上。60年代更换华北52~45、北京553。70年代更换南京92、济南一窝红。80年代更换徐薯18、烟薯3、丰收白、77—6等。1987年,瓜产折粮758斤,比1949年的145斤增长4.2倍。
  棉花:建国前,为农家品种小简花,1952年引进斯2B棉,亩产皮棉百斤以上。1958年又更换为岱字15号,亩产比斯字棉提高10%。后又引进岱字75号,70年代又引进1214、上海408、上海404。80年代又更换鲁棉1号,增产效果更为明显。1982年曾引进夏棉优良品种中棉所10号。
  大豆:农家品种为小白花、平顶黑、平顶黄等,亩产170斤,南部涝洼地则选种抗涝的小涝豆(豆叶平滑无毛)、虎皮豆等。60年代引进齐黄1号,后又推广东懈1号、双跃5号。1980年以后推广鲁豆1号、4号。1987年普遍种植品种为鲁豆4号。
  谷子:主要农家品种有“六十天还仓”、“母鸡嘴”等。60年代推广柳条青良种。70年代推广鲁谷3号新品种。1987年,谷子良种主要有7025、鲁谷3号等。
  高粱:主要农家品种为黄罗伞、打锣锤。60年代引进鹿邑歪头。70年代初主要种植多穗高梁和杂交高梁——晋杂5号、原杂10号、后因品质差,1974年淘汰。1987年,主要品种为黄罗伞、千斤红和黑散码。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