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风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05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风灾
分类号: P425.6+1
页数: 2
页码: 65-66
摘要: 境内受风害大都在夏秋两季。危害最严重的是干热风。干热风俗称“西南火风”或“老旱风”,多发生小麦乳熟至黄熟阶段,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使小麦蒸腾加剧,光合强度减弱,灌浆速度降低,灌浆期缩短,从而造成小麦减产。北部山区水利条件较差的地区受害尤甚。建国后,随着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抗灾能力不断提高。在干热风盛行之际及时给小麦浇水。龙卷风危害重,但不多见。
关键词: 大风灾害 台风灾害

内容

境内受风害大都在夏秋两季。危害最严重的是干热风。干热风俗称“西南火风”或“老旱风”,多发生小麦乳熟至黄熟阶段,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使小麦蒸腾加剧,光合强度减弱,灌浆速度降低,灌浆期缩短,从而造成小麦减产。北部山区水利条件较差的地区受害尤甚。建国后,随着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抗灾能力不断提高。在干热风盛行之际及时给小麦浇水。龙卷风危害重,但不多见。
  1927年秋,北风连吹数日,早霜,禾失收。
  1950年7月,大风7—8级,房屋受损,粮食减产二成。
  1953年4月,因大北风连吹数日,出现严重霜冻,麦苞冻坏。后又从下边杈上长出小穗,减产50%。
  是年6月上旬,北风7—8级,拔树毁房。
  1955年5月中旬,北风7—8级,小麦减产二成。
  1956年7月下旬,北风8—9级,石横、红庙、隆庄毁房14间,粮食减产二成。
  1957年7月中旬,北风8—9级,麦垛被抬跑,当年粮食减产。
  1958年6月下旬,北风8—9级,拔树毁房。
  1959年4月中旬,北风数日,出现晚霜,造成小麦减产。
  1960年7月中旬,北风8—9级,粮食减产。
  1961年4月上旬,北风数日,出现晚霜,下旬北风7—8级,小麦减产二成。
  1964年6月下旬,北风7—8级,庄稼欠收。
  1965年6月上旬,北风7—8级,隆庄刮走麦垛,损失小麦数千斤。
  1969年4月17日,有5级黄风,沙尘漫天。是年5月下旬,大风7—8级,小麦减产。
  1971年8月上旬,东北风7—8级,拔树毁房。
  1972年5月底,六月初,东北风8—9级,石横、高余、大留毁房,小麦减产。
  是年7月北风7—8级,广播电线杆卧地,作物倒伏,减产2成。
  1978年6月30日傍晚,飓风过境,伴有雷雨,停电7天。
  是年8月18日,西北风8—9级,秋禾倒伏。
  1979年2月21日,北风7—8级,伴有冻雨,交通、邮电受阻。
  1980年9月1日下午5时,风雨持续20分钟,风速33米/秒,阵风达12级,平均风力8—9级,降雹半小时,拔树数千,毁房数间。公社机关院内碗口粗梧桐刮断数棵。
  1982年6月12日,出现罕见飓风,风力10—12级,吹倒大树、电线杆、农民晒在房顶上的麦子大部分刮在地上,许多瓦房上的瓦被掀掉,当年粮食减产。
  1987年8月26日下午5点半至6点,从西南孔村、太平庄方向吹来一股龙卷风。经石横村南、镇中心中学、纸厂、聊城矿、查庄矿南一线向湖屯涧北方向吹去。暴风所及之处,玉米倒伏,瓦房揭顶,大树连根拔起,线杆全被刮倒,造成交通堵塞,通信供电中断,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济宁——石横22万伏高压线被吹断,石横砖厂、纸厂高烟囱被摧毁。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