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山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00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山脉
分类号: P941.76
页数: 1
页码: 56
摘要: 境内浑园形缓坡度的丘陵山头共38个,均系泰山之延脉。石质多为青色石灰岩,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自西向东有寨山、石庙山(福山)、马鞍山、万灵山、薛山、流力山、围子山、凤凰山等,形成肥城盆地西部天然屏障。
关键词: 自然区域 自然地理 山脉

内容

境内浑园形缓坡度的丘陵山头共38个,均系泰山之延脉。石质多为青色石灰岩,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自西向东有寨山、石庙山(福山)、马鞍山、万灵山、薛山、流力山、围子山、凤凰山等,形成肥城盆地西部天然屏障。
  寨山位于石横村西北2公里处,东经116°29′,北纬36°12′,海拔207米,东西长2.5公里。相传古时山上曾有寨。此山原为秃山,1958~1959年,全社万人开山岭,修梯田,挖“鱼鳞坑”数万个,植入柏树。
  石庙山位于石横村西北1公里处,东经116°30′,北纬36°12′,此山与寨山紧密相连,海拔165.9米。山顶东侧原有古代石建筑——石佛寺、春秋阁、奎星楼,现断壁残垣,古碑横卧。100多年前此山古木参天,碑文记载:“松柏荫郁,云楼飞阁,掩映树间者,福山寺也。”近代只伐不栽,变为秃山。1958—1959年,全社人民挖“鱼鳞坑”数万,植入侧柏、洋槐和各种果树,现已成为绿山。山北次峰红山岭,新建微波站1座。
  薛山位于石横北,范庄东侧,以产优质石灰岩建筑材料著称,采石与烧灰历史悠久。
  马鞍山又名尖山,位于石横村西北4公里处,赵庄村西,东经116°29′,北纬36°13′,海拔约220米,因形似马鞍,故名。现柏树、核桃树、梨树及其他树木布满山岭。
  万灵山位于石横村正北5公里处,赵庄与八道岭之间,东经116°30′,北纬36°14′,海拔226米。山东面原有1座圣佛古寺。
  流力山位于石横村北偏东4公里处,圣佛寺与双泉峪村之间,东经116°31′,北纬36°14′。
  围子山位于石横村东北7公里处,西铺村西北,东经116°33′,北纬36°14′,海拔250米。山顶有清朝修筑的石围子。
  凤凰山位于大留村北2公里处,海拔200米。山前有霸王墓和古城遗址。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