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国家对粮食购销政策作局部调整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唯一号: 151332020220001194
事件名称: 2000年国家对粮食购销政策作局部调整
文件路径: 1513/01/object/PDF/1513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46.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2000年
结束时间: 2000年

事件描述

2000年,国家对粮食购销政策作局部调整,实行“敞开收购、顺价销售、 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定购价与保护价仍然并轨,小麦的保护价每公斤由1.26元调整为1.10元(三等冬 花麦),玉米的保护价为每公斤0.98 元(二级),同时国家对小麦执行新的质量标准。针对新的情况,全市粮食部门严格按照三项政策要求,认真掌握新的等级标准,积极敞开收购。全市粮食职工牢固树立“农民受益我发展,我与农民共兴衰”的思想,开展一系列便民、利民活动,广设网点,方便 农民交粮,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收购中坚持做到以质论价,不压级压价, 不拒收、限收、停收。采取保护农民利益的各种措施,完善手续制度,统一使用验级论价单,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增 强论价透明度。同时抓住机遇搞好顺价销售,做到即购即销、快购快销,顺价销售数量明显上升。做好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杜绝给农民“打白条”。 实行优质优价,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优质小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年内,收购优质小麦1.3万吨,并与农民签订2001年优质小麦收购合同5.4万吨。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