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祚棠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唯一号: 151330020220000004
人物姓名: 于祚棠
文件路径: 1513/01/object/PDF/1513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463.pdf
性别:
出生年: 1899年10月
卒年: 1980年6月14日
籍贯: 利津县店子乡于家村

传略

于祚棠(1899~1980年),利津县店子乡于家村人,1899年10月出生在贫苦农民之家。1921年宫家决口淹没其村,随父迁至河东许家村大王庙栖身。是年8月他投身河工,在南四营任汛兵、班长、汛目17年,积累了丰富的治河经验。1937年7月任北六分段汛长,驻守王家庄险工。翌年6月黄河改道入淮,山东河务机关撤销,归家务农。 1947年初,于祚棠应聘参加人民治黄队伍,在利津治河办事处和修防段先后任工程副股长、工程队长。9月初河水暴涨,王庄险工埽坝险情丛生,10余段秸埽相继掉蛰,顿成大险。国民党军队派遣飞机在险工上空轮番轰炸、扫射。于祚棠置生死于度外,和党政领导一起指挥千余名工人与民工冒死抢险修工,在料物用尽险情不止大堤坍塌将溃时,指挥部决定退守套堤。20日晨套堤出现漏洞,他奋不顾身和抢险队员拉手结成人墙在水中探摸洞口,抛麻袋塞料物都无济于事,洞口越冲越大。他急中生智冲到堤上扛起一捆秸料插入洞口,并指挥工程队员效法填塞,后用软料、麻袋覆盖将漏洞堵死。于祚棠与工人、民工一起,冒着枪林弹雨、狂风恶浪,奋战20个昼夜,抢修埽坝23段,堵塞漏洞16个,使险情转危为安。 1949年秋汛洪水猛涨,他及时查勘河势,预计王庄险工大溜可能下延,便在可能岀险坝段备足料物。当7、8段埽同时出险时,41号、42号掉蛰、溃膛,边蛰边加料,连续加高30多坯始见稳定。继之,大溜延至48号埽突然埽身漫水,堤身塌去6米,抢险急需石料,现场仅有300多方,无济于事。于祚棠提出以麻袋装红淤泥代替石料,指挥工人、民工用1万多条麻袋装红淤泥3000余立方米抛至埽前,制止了险情的发展。垦利县左家庄1号坝仿效,也迅速排除险情。渤海行署、山东河务局授予于祚棠特等治黄功臣称号。在此之前,他还荣立一等功3次。 1950年苏北潮河决口屡堵不成。应华东水利部之邀,于祚棠率工程队前往支援,他提议以秸料进占,只用两个多小时就顺利合龙,深为当地河工折服。又被邀协助修建沂河束水坝工程,热情传授技术,使工程提前完成。华东水利部赠旗表彰,载誉而归。1951年3月王庄堵口,于祚棠不顾冷水刺骨,亲自带领工人下水做透水柳坝。堵口进占时他寸步不离捆厢船,直到合龙闭气完成任务。1955年五庄堵口他率领工人、民工苦练操作技术,在风雪中昼夜施工,两眼熬红仍事必躬亲,多次受到表彰嘉奖。 鉴于他在治黄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成绩卓著,1950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赴京出席全国第一届工农兵劳模代表大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51年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954年起他当选为山东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利津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退休养老,遇有大险要工,仍不辞劳瘁,亲临指导。1980年6月14日病逝,终年82岁。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东营市黄河志》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日益引起世人瞩目,《东营黄河志》的诞生,为根治黄河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也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阅读

相关专题

汛长
职位
副股长
职位
队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