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地结合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584
颗粒名称: 油地结合项目
分类号: TE17
页数: 3
页码: 179-181
摘要: 《利津年鉴》1999卷中对油地结合项目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油田 油地

内容

〔机构队伍〕根据利编发〔1998〕19号文件精神,1998年9月22日“利津县油地结合办公室”成立。油地办实行差额预算管理,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政府,其编制人员由原“利津县经济协作办公室”整体移交。经济协作办公室随即撤销,其职能归口利津县经济贸易委员会。
  利津县油地结合办公室,内设办公室、业务股,现有干部职工11人,有专业技术人员5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1人。
  〔油地结合工作概况〕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油地结合办公室的领导下,油地办充分发挥协调、调研、监督等职能,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整体工作措施,先后出台了《利津县油地结合项目三年规划》、《1998年各乡镇油地结合量化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并在年终对全县12个乡镇进行了全面督查考核。据统计,油地办年内共引进人才21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7人。全年油地共建乡级公路45公里,油田帮助有关乡镇开挖鱼池、藕池48个、无偿提供高低压水泥线杆62条,为渔农开发和五大会战动用机械达130部,用于利津地方基础建设的总投资额累计5960万元。
  〔油地结合项目〕油地结合办公室通过多方努力,年内共达成3项油地共建项目。(1)油毡原纸生产技术;(2)肝素纳化工系列产品生产技术;(3)孤岛采油厂油脂厂承租项目。油毡原纸生产与肝素纳化工系列产品生产为两项引进生产技术,油地办通过与北宋镇党委政府协商,由北宋镇以两项引进生产技术为载体,分别成立了“华邦”和“华丰”两家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油地结合办公室与油田协调,利用滨南三矿三号站的房屋、院舍和油田的电力及天然气等能源,进行规模生产。该项目总投资55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230万元,现已全面投产,可年创产值2100万元,实现利税220万元。
  孤岛采油厂油脂厂承租项目是利津县与孤岛采油厂以油地结合的形式,由利津振利油料加工股份有限公司承租的。该厂原系孤岛采油厂与济南军区马场合作经营企业,总投资760万元,日处理大豆50吨,年产值3000万元。孤岛油脂厂建成后因种种原因,在试车成功后,未能正式投入生产运营,闲置近3年的时间。油地结合办公室通过反复考察论证,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油地结合项目,同时,县委县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责成油地办抓住时机,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大的结合工作。油地办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以利津县振利油料加工股份有限公司为承接单位,并于11月25日正式签订了为期6年的承租合同,现已正式投产运营。
  〔帮扶工作〕帮扶工作是油地结合办公室的重点工作之一。自东营市和胜利石油管理局油地结合会议后,市政府下发了东政发〔1998〕54号文件即“关于开展油田部分单位帮扶乡镇工作的通知”,安排了油田的物探公司、孤岛采油厂、油气集输公司分别帮扶利津的虎滩乡、汀罗镇、北岭乡。
  为把这一工作做好,县油地结合办公室多次会同三个被帮扶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与帮扶工作队成员召开座谈会,并实地查看了解,全面掌握情况,找岀制约被帮扶乡镇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初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年帮扶计划”,并与油田三个帮扶单位达成如下意向:(1)集输公司出资租用机械,为北岭乡开挖一座蓄水能力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解决附近2000亩蔬菜基地浇灌用水问题。工程总造价80万元,动用土方40万立方米,春节后开工。(2)孤岛采油厂无偿调拨300吨水泥,支援汀罗镇草桥沟截水闸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可新增蓄水能力600万立方米,基本解决周边几个村4500余亩耕地的浇灌和土壤改良问题。(3)物探公司出动机械,帮助虎滩乡开挖8公里长的甜扬渠,以解决周边村庄的人畜用水和土地浇灌问题,现工程正在施工中。
  (李光星林永清)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利津年鉴》(1999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所用资料为1998年度,与《利津年鉴》(1998年卷) 相衔接,保持了历史资料的连续性。

阅读

相关地名

利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