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总工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408
颗粒名称: 利津县总工会
分类号: D412.3
页数: 2
页码: 141-142
摘要: 利津县工会内设办公室、组宣部、生产保护部、女工部。机关总人数10人,其中干部7人,职工3人。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科员3人,其他人员4人。
关键词: 利津县 总工会

内容

利津县工会内设办公室、组宣部、生产保护部、女工部。机关总人数10人, 其中干部7人,职工3人。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科员3人,其他人员4人。
  全县所属基层工会组织175个,有工会会员14266人,专职工会干部94人。全县工会基层组织中,国有企业14个,国有独资公司1个,国有控股公司2个,集体企业22个,股份合作企业3个,其他股份有限公司14个,私营企业27个,党政事业单位84个,县工会直属事业单位1个。
  [工作概况]2000年,县总工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围绕工会工作“五突破一加强''的工作目标,以“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年”为契机,突出重点,服务大局,狠抓了党政机关、新建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和工会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被市总工会授予“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年活动成绩显著单位”。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针对全县基层工会组织的现状,在对全县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企业进行调査摸底的基础上,向县委作了专题汇报,会同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制定了 《全县工会组建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抓了党政机关、新建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并配合组织部对新建工会的干部进行了考察,由县委和组织部分别提名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工会主席的候选人,提交会员代表大会选举。至6月底,新建工会工作委员会13个,产业工会11个,机关工会31个,企业工会2个;使全县具有建会条件的25家新建企业、46个党政事业单位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实现了全县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新突破。
  [工会工作规范化管理]县总工会年初制定了《全县基层工会规范管理工作目标暨考核细则》,采取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现场观摩、检査督导等各项措施,使全县基层工会规范化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达到组织有班子、工作有制度、活动有场所、宣传有阵地,有牌子有印章。健全了入会申请表、组织登记表、积极分子登记表,会员卡、干部卡和组织登记卡。实现了建组织、强素质、打基础、增活力的工作目标。
  [履行工会职能,推进整体工作]一、宣教工作。围绕“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五一”期间,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文艺汇演、全民健身运动会、“七一”职工演讲比赛、各项基层工会举办篮球赛、书画展以及消夏文艺会演等,活跃了职工生活,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二、广泛开展以“五创”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组织了全县62家事业单位中的9000多名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岗位练兵和优质服务活动。在女职工中广泛开展“双文明建功立业竞赛”活动,推动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
  三、积极推荐评选劳动模范。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涌现出了大量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本年度先后推荐了4名市级劳模,1名“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先进个人和一个 “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先进集体。
  四、加强民主管理,推进厂务公开。以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年为契机,继续强化职代会的规范化、制度化,以职代会为载体,深化厂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评议工作,使厂务公开实政治现了组织、制度、工作三落实,93%的单位达到了规范化。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有新的突破,25家新建企业,在工会组织组建的同时, 全部签订了集体合同,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机关自身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加强班子和机关思想、作风、纪律整顿、严格考勤、财务、招待、车辆的管理,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努力招商引资,引进投资项目4个,投资116万元,完成年任务的110.5%。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