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405
颗粒名称: 招商引资
分类号: F832.33
页数: 3
页码: 135-137
摘要: 利津县委九届三次全委会,决定成立利津县招商引资委员会,下设招商引资办公室。徐天华任办公室主任、宋立强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贾杉林、扈永来任办公室副主任。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均成立招商引资办公室。2000年8月30日,宋立强任招商局局长,李民、李德海任招商局副局长。
关键词: 招商 引资

内容

利津县委九届三次全委会,决定成立利津县招商引资委员会,下设招商引资办公室。徐天华任办公室主任、宋立强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贾杉林、扈永来任办公室副主任。县招商引资办公室同时加挂招商局牌子。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均成立招商引资办公室。2000年8月30日,宋立强任招商局局长,李民、李德海任招商局副局长。2000年12月12日,县编委以利编发[2000]14号《关于公布利津县招商局机构编制的通知》,公布成立利津县招商局,定编13人。其中行政编制8人,事业编制5人。加挂利津县招商引资办公室牌子。
  [招商引资工作概况]2000年,全县各级、各部门把招商引资提到统领经济工作大局的高度,抢抓机遇,扎实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年末,全县投产、在建及合同利用外来投资项目703个,其中,已投产项目664个,计划总投资151548万元,实际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75415万元;在建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24320万元,实际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7661.5万元;签定合同项目26个,合同利用外来资金7959.8万元;签定协议项目15个,协议利用外来资金14227万元。2000年1-12月份,全县累计实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69401万元,引进资金折合固定资产投资6014.47万元。两项合并计算共完成外来固定资产投资75415万元。完成市下达5亿元招商引资任务的150.83%,超50.38个百分点;完成市下达3亿元招商引资任务考核指标的251.38%,超151.38个百分点;完成全县6.5亿元奋斗目标的116%,超1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有效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增长,大大膨胀了全县的经济总量。同时,对增加财政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招商引资对利津经济的推动作用]一、优化了经济结构,年内全县已引进投产项目中,属工业项目174个,计划投资额70608.51万元,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28394.25万元,分别占总额的26.2%、46.6%、37.7%。农业项目83个,计划投资额22133.1万元,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1763.42万元,分别占总额的12.5%、14.6%、15.6%.另外,基础设施类项目25个、商贸流通项目147个、房地产项目7个,其他类项目228个。招商引资项目已涉及到全县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起到了很好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大优化了利津的经济结构。
  二、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立足利津实际,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引,内资外资一起引,尤其注重投资大、对区域经济带动能力强的项目。2000年投产和在建项目中,计划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77个,其中过1000万元的项目26个。仅金海织布厂即投资9000万元;以色列与振利公司合作兴办的植物油浸出项目,投资总额达4500万元。这些较大项目的运作和实施,对于膨胀全县的经济总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盘活了资产存量。实施大开放,大招商战略以来,全县始终把盘活闲置资产作为—111—政治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出售、租赁和兼并等多种形式,救活企业9家,盘活存量资产4400万元。
  四、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上下把招商引资与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化建设。年内在引进的已投产项目和在建项目中,基础设施和公益类项目25个,总投资20398万元。随着大批项目的引进,大批厂房拔地而起,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城津一路欧式商业街已交付使用,黄河大桥正在建设中,大桥西接线已全部完成,津六路土基工程接近尾声。其他各项设施也逐步配套,为进一步扩大招商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条件。
  五、加强了对外联络。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使利津对外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年内,全县累计外出招商4121人次,接待外来客商3854人次。先后到温州、上海、大连、天津、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开展了招商引资活动,与众多客商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大批客商来利津洽谈合作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已投产和在建的外来投资项目来自132个省、市、县,涉及到了大半个中国,对于促进县域经济与外部经济的融合,扩大利津影响,提高利津知名度,起到了良好作用。
  [招商引资重要举措] 一、组织领导。利津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当作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硬性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招商引资委员会,下设了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政协副主席任副主任的招商引资办公室;各乡镇、县直部门单位也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了突出位置,主要领导走上一线,分管领导靠上盯上,切实加强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构筑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宣传发动。县委九届三次全委会后,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对招商引资工作广泛宣传发动。县电视台开辟了“招商引资见行动''专题报导,各乡镇、县直部门也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招商引资成了全县上下的舆论焦点、工作中心,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县招商办印制了大量的资料加强对外宣传,把利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向外作了全面介绍,提高了利津的知名度,吸引大批有识之士来利津投资兴业。
  三、招商引资政策规定。为使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利发 [2000]19号《关于奖励招商引资引荐人的暂行规定》、利发[2000]27号《关于印发〈鼓励国外客商投资若干规定实施规则〉的通知》。同时,招商引资委员会先后出台利招商委发 [2000]3号《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实施意见》、利招商委发[2000]4号《关于严格规范对外来投资企业收费、检査和管理行为的通知》。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对于推动全县招商引资的顺利进行和开创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工作目标责任制。全县层层实行目标责任制,任务分解到单位,落实到每一个干部职工,形成了一套个个单位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的工作责任机制;制定奖惩措施,确定考核办法,平时进行认定,年终兑现奖惩,形成了一个奖优罚劣、奖惩分明的工作激励机制;实行月调度、月通报,不定期督促指导,形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良好工作督导机制。通过上述措施,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改善软环境。一是对投资软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改善投资软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外来投资者投诉中心”,常设外来投资者投诉中心办公室。二是努力营造了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强大声势。三是主动为外商搞好优质服务。成立了“一站——112—政治式”服务大厅,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四是真心实意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五是严格兑现招商政策。六是严格落实对外来投资企业的特殊保护措施。2000年10月22日,全市招商引资第十次调度会在利津召开,对利津投资软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在全市大力推广。
  六、考核认定。县委、县政府髙度重视考核认定工作,成立了由县级领导组成的考核认定委员会,并常设了考核认定办公室,保证了考核认定工作的客观,准确、公正和透明度。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