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401
颗粒名称: 人事工作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129-131
摘要: 利津县人事局内设办公室、干部股、工资福利股、计划统计股;下设科技干部管理办公室、人才交流中心、外国专家局。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人事局合署办公。2000年底共有干部职工17人。
关键词: 工作人员 人事工作

内容

利津县人事局内设办公室、干部股、工资福利股、计划统计股;下设科技干部管理办公室、人才交流中心、外国专家局。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人事局合署办公。
  2000年底共有干部职工1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人。
  [事业状况]2000年底,全县在职干部8200人。其中机关1253人,事业5507人,企业1451人。机关干部中县级干部34人,科级干部643人,女干部163人;事业单位干部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21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31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973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579人;企业单位干部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8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0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47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614人。
  [机构编制管理]为适应县乡机构改革的要求,做好基础工作,严格控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增长做了两方面工作。
  一、为县乡机构改革做好人事工作准备。组织人员深入到县直46个党政部门、7个县属事业单位和部分乡镇,通过座谈和填报专项表格等形式,对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和职能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査研究。同时对政府8个农业部门、3个经贸部门以及公、检、法、司等部门进行了专项调研、掌握了各部门的机构编制、职能分布和内设机构的情况,探讨了各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趋势、撰写了《机构改革综合调研汇报》等4个专项调查报告,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为上级部门合理制定县乡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二、及时调整机构编制,理顺了关系。一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增加。把好机构、人员的编制关,控制增编。严控财政拔款事业单位的增加,对一般性业务扩大、工作任务增加的、由现有机构承担、不再增编。对职能消失的机构,及时向编委建议撤并,将利津县教师进修学校整体并入县职教中心,将县机关幼儿园撤销并入县实验幼儿园,将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与妇幼保健站合并组建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综合服务站。加强人事编制计划管理,通过实行《机构编制管理证》和《人员变动计划卡》 确保人实相符。二是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年内理顺了乡镇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体制,设立了招商局、县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和政府采购办公室,撤销了县农村合作基金会、会计事政治务所,收回事业编制22个。同时,组织协调经贸、技术监督等部门,做好了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机构编制和人员的移交,并对技术监督系统上交和药政药检管理体制改革做了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做好对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进行了事业单位年检,421个单位合格率100%,并为127个单位办理了变更登记,4个单位进行设立登记,14个单位办理了注销登记。
  [人才工作]一、以市场为载体,开展人才交流。对县、乡、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査,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组织卫生系统、利华益集团、通利公司等10多个单位参加了全省医药类大中专毕业生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洽谈会和石油大学毕业生春季人才交流会,接待咨询人员600多名,与110多名毕业生达成引进意向,有6名本科生与石油化工厂签定了就业协议书并签证。组织举办了县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部分县属企业和3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参加了大会,达成意向150余项,当场签定用人合同22个。并为山东工程学院、湖北孝感职业技术学院输送20多名高初中毕业生,培养当地适用的人才。
  二、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根据各单位2000年度毕业生需求计划,本着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原则,将13名本科毕业生推荐安置到县属企业、事业单位;对其他毕业生,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1999、2000两届毕业生317人进行了公开招考,为县、乡镇事业单位考选了77名,其中县直21名专科生,乡镇56名中专生。同时为利华益集团两次检考180名工作人员。年内办理大中专毕业生安置手续402人,其中民营企业安置113人。毕业生就业安置率本科100%,专科70.5%,中专62.6%。
  三、国外智力引进工作。以引进农业、工业方面的外国专家为重点,认真筛选上报面粉改良剂等4个国外智力引进项目,并与市人事局签订了引进目标责任状。先后接待了法国芦笋专家马克、日本专家永康丰等6人。并对已实施项目进行跟踪调查,提高引智项目的实施效果。
  [公务员管理]一、年度考核工作。在严格掌握考核标准和条件的前提下,对全县76个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7467名工作人员进行了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1018人,称职 (合格)等次的6165人,不定等次的276人,不称职(不合格)的8人;对在1999年度成绩突出的237名工作人员予以嘉奖。同时,加大了对机关、事业人员的惩戒力度,辞退1名公务员、1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解聘2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
  二、公务员培训工作。根据《1998—2000年国家公务员培训计划》,5月15日至19日组织了第三期国家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班,全县227名科级以下公务员(机关工作者)参加了培训。完成了公务员三年轮训一遍的任务。同时组织了全县700余名国家公务员参加了行为规范及公务员制度知识考试。
  [科技干部管理]一、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注重开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新知识培训和各系列专业知识培训。年内举办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培训班12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2人。分别与教育、卫生系列主管部门举办专业知识培训2000余人次。
  二、做好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与职称考试工作。组织工程、教育、卫生5个系列的初级评审工作,向市中级评审委员会推荐中级材料162份,高级材料34份,评审通过初级专业技术职务213人。组织企业法律顾问、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国际商务等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共报名500余人,征订教材800余册,为1999年度晋升和确职的800余人办理了资格证书和聘书。政治[人事工作综合管理]一、工资福利管理。根据鲁人薪[1996]13号、鲁人薪[1998]2号文件规定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5851名工作人员自1999年10月1日起正常晋升一个工资档次;259名职级工资人员自2000年1月起晋升一个工资级别。根据国发口995]32号文件,为1119名离退休人员增加了离退休费。为195名退职人员增加了退职生活费。完成了159名1999年度技术等级考试合格人员颁证及工资兑现审批工作。进行了2000年度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全县218名技术工人申报相应等级考试。根据鲁发[2000]14号文件,全县54个单位实现了财政统发工资。为全县462名晋升行政(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重新确定了职级(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为1999年度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的114名毕业生办理了定级手续。为79名调动工作人员确定了工资标准。为26名牺牲病故人员遗属办理了生活困难补助;核定了28名工作人员牺牲病故后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1999年10月到2000年5月间退休的58名人员重新核定了退休费;为23名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职业式武装民警落实了退职生活待遇;为79名干部办理了退休手续。
  二、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本年度安置军转干部9人,随调家属2人,并据军转干部技术特长、职务、军龄、表彰等情况妥善进行了安置。
  三、干部调配任免工作。本年度,共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任免政府组成人员5人次;向政府提交任免政府工作人员15人次;任免本局管理的股级干部38人次;对全县的聘用制干部进行了清理整顿,为1425名聘用制干部换发了市人事局审核的聘干证书;为全县13名合同期满的聘用制干部办理了续聘手续;为14名符合条件人员办理了聘用手续;为4名乡镇党委、政府成员满3年的聘用制干部进行了考察,申报了录干手续。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