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394
颗粒名称: 党史研究
分类号: D23
页数: 2
页码: 119-120
摘要: 中共利津县委党史研究室,为县委直属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其中领导1名;均为专业技术人员:副编审1人,编辑1人,助理编辑2人,助理档案馆员1人。全面展开了利津党史资料的征编、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
关键词: 党史 党史研究

内容

中共利津县委党史研究室,为县委直属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其中领导1名;均为专业技术人员:副编审1人,编辑1人,助理编辑2人,助理档案馆员1人。
  [工作概况]2000年,县委党史研究室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新时期党史资料的编研为重点。全面展开了利津党史资料的征编、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所编《中共利津党史大事记》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所写的三篇论文,分别获市党史系统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编辑出版《利津县史》] 该书是利津建县以来第一部地方史书。系统记述了利津的发端、形成及其发展衍变状况,详载了利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谋求解放和自由在各历史时期所做的业绩和贡献,反映了利津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创业精神。是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县情教育的好教材。全书20万字,市委副书记陈锡山题写书名,县委书记曹连杰作序,县长郭丰璞主审。2000年9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被列入2000年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
  [征集《中共山东省利津县组织史资料》续编资料]为保持利津县组织史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本县党组织的发展,在县委组织部、县档案局及各乡镇、县直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本室从2000年初全面展开了《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利津县组织史资料》(1987—2000)的征集工作。该资料承接1988年10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利津县组织史资料(1928—1987) 卷,重点收录从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闭幕至2000年底,利津乡镇以上党组织及同级政权、人民政协、地方武装、群众团体等系统的组织机构沿革和领导人名录,同时收录本县历年度党的组织机构、党员干部统计图表等。年底,基础资料的征编已基本完成,计30余万字。
  [为省、市业务部门征编、提供资料]一、撰写论文、参与理论研讨。省党史学会等于2000年6月23日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学术会,本室论文《试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入选。11月24日,市党史研政治究室召开“如何做好新时期党史工作”理论研讨会,本室所撰写的4篇论文在会上交流,其中《试述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研究》在会上做了重点发言。12月23日,在全市党史系统优秀成果评选中,本室的《浅谈如何解决地方党史大事记汇编中“文山会海”的问题》、《试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试论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研究》、《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二、为《人民英雄大典》等书征集资料。按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部署,本室征集、编选的利津籍人物资料3人,2500字。于4月上报人选。按省党史研究室部署,本室为《中共山东党史人物辞典》征集、撰写的利津籍人物资料7人,3000字,于5月上报。另外还为《山东党史人物画册》提供了利津籍人物的照片及文字说明。
  三、为市《组织史资料》征集提供资料。按市要求,本室与组织部、县档案局配合,征编了《中共东营市组织史资料》中利津资料,及时上报。
  [党史宣传教育、老干部接待、招商引资工作] 一、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利用党史书刊的发行,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加强了宣传、发行工作。同时,利用明集北张革命遗址开展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地方党史资料对“法轮功''练习者进行了转化教育工作。
  二、接待原在利津工作的老干部。5月接待了原利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崔振湘和原共青团利津县委副书记魏兰英夫妇,加强了沟通交流,加强了党史研究工作。
  三、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本年底引进投资项目2个,投资110万元;签订合同项目1个,胜利油田抽油泵厂、北京钢铁总院投资1.2亿元,前来兴建“精厚壁ERW管生产线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获得突破性发展。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