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392
颗粒名称: 统战工作
分类号: D613
页数: 2
页码: 116-117
摘要: 中共利津县委统战部行政编制5人,其中部长1名,副部长2名,工商联副会长1名,科员1名。利津县工商业联合会 (正科级)与统战部合署办公。[对台工作]1、广泛开展涉台教育。
关键词: 统战工作 利津县

内容

中共利津县委统战部行政编制5人,其中部长1名,副部长2名,工商联副会长1名,科员1名。利津县工商业联合会 (正科级)与统战部合署办公。
  [工作概况]2000年县委统战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髙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加大了非公有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对台工作、宗教工作和非党人士工作的力度,推动统战工作的不断深入。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一、本年度召开了利津县工商联合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出执委19名,会长1名,副会长3名,建立起一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二、定期走访非公有制经济界重点人士,帮助其排忧解难。协调有关单位解决了县养鸡场3万只鸡的饮水问题;协助金利工贸有限公司征用土地29.8亩,并帮助招商引资,兴办髙科技项目。
  三、鼓励引导三家私营企业分别对原县面粉厂、县印刷厂、县光明机电公司营业按进行租赁买断,积极参与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四、继续开展“心连心”帮贫致富活动。发动私营企业主帮扶贫困户,签订帮贫协议50份,开展扶贫项目56个,投入扶贫资金36万元。同时,发动私营企业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78人。
  [对台工作]1、广泛开展涉台教育。针对台湾国民党下台、民进党上台、台湾政局变化的政治局面,县委统战部及时组织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台湾局势教育活动,坚定祖国统一大业的信念。3月7日召开了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台属代表座谈会。学习、座谈《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湾问题》白皮书。4月12日邀请市台办刘文礼主任来县对副科级以上离退休老干部作了“台湾形势报告'',有200余名老干部,其中副县级10名,出席了报告会。会同团县委在全县团员青年中进行了《宝岛在我心中》涉台知识教育活动。收到《宝岛在我心中》优秀征文35篇;举办演讲比赛9次,涉台形势报告会5场、知识竞赛6次。
  二、加强联谊交友工作,妥善处理涉台问题。在对一代台胞做好接待、联谊交友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二、三代台胞的联谊交友工作。利用其探亲、祭祖、寄赠贺年卡、通讯等多种形式广泛联谊,增强其对家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本年度向台胞寄赠贺年卡70余件、通信50余封,通话30多人次,接待回乡探亲台胞10人;协助一名台胞办理了长期定居大陆的手续;对一名赴台人员及时进行了赴前教育和归后回访。
  三、以帮扶为重点,做好台属工作。对台属进行了送温暖活动;注重为其排忧解难,扶持他们勤劳致富。帮助2户困难台属分别投资8000元新上养蜂项目;帮助2名台属分别承包7亩果园和养羊60只而脱贫;扶持了一家台属企业,已投产运营;为1名台属追回了三年前因开荒种芦苇引发的经济损失1万元。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宗教管理工作]一是会同有关部门两次对全县宗教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摸清了情况,向广大基层干部和信教群众进行了党的宗教政策的教育,澄清了模糊认识。二是加强对宗教活动点的整理归并。依照有关规定,临时登记宗教活动场所一处;归并4处,取缔2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地下宗教和非法聚会活动。
  [党外人士和非党知识分子工作] 一、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年内与组织部门联合推荐非党干部参与“一推双考”竞争副科级领导岗位,有5名非党干部被选拔为副科级实职领导干部,安排到司法部门2名,政府部门2名,群众团体1名。按“一职两备”要求,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年内对16名非党副科级干部进行了跟踪考核、培养。
  二、为人大、政协届中调整,做好推荐候选人的准备工作。本年度推荐增补县政协非党常委1名,协助组织部推荐增补县政协委员7名。
  三、年内对全县中专以上学历和助理以上职称的2630名非党分子进行全面摸底登记,并在教育、卫生大系统聘请了联络员,保持了与非党知识分子的联系。
  四、发挥各界人士的协商、监督、献计献策作用。坚持同党外人士协商座谈会制度,会同县政协召开招商工作软环境建设通报会,促进招商引资软环境的改善。组织党外政协委员和党外知识分子对本县重点企业、外来投资项目、黄河大桥等重点建设进行视察调研,献计献策,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