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公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389
颗粒名称: 县委办公室
分类号: C931.4
页数: 3
页码: 110-112
摘要: 组织起草了县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体会议、经济工作会议、三次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全市第十次招商引资例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的领导讲话、文件及其他文字材料。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撰写和上报了一批反映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文章、典型材料和新闻稿件,其中在市以上报刊发表10多篇。
关键词: 利津县 县委办公室

内容

2000年,县委办公室在县委领导下,按照“围绕中心,强化服务,提高素质,开拓创新,完善管理,奋力争先”的工作思路, 完善以目标量化管理为重点的各项制度,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政治[文字综合]组织起草了县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体会议、经济工作会议、三次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全市第十次招商引资例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的领导讲话、文件及其他文字材料。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撰写和上报了一批反映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文章、典型材料和新闻稿件,其中在市以上报刊发表10多篇。全年共起草领导讲话150多份,起草、打印、制发各类文件280多份,形成文字材料200多万字。
  [信息工作]根据县委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部署,及时向上级党委和领导提供信息,为领导决策参考。全年完成报市信息717条,其中被市委采用185条,市领导指示5条;报省信息248条,被采用25条;编发内传《利津信息》24期;下发信息52期590条;撰写信息调研文章26篇。
  [机要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作程序,确保了各类密码安全和通信畅通。全年共收发密码电报275份1268页,内部明电914份4302页,未出现压误、漏发、丢失现象和失泄密事故。值班工作保持全天24小时人不离岗,确保了党和国家密码通信安全。文印质量明显提高。筹资70多万元,建设了全县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工程。获“全市党政系统机要部门先进单位”称号。
  [行政事务管理]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完善了财务管理、外事接待、车辆管理、用水用电等7项制度,杜绝了不合理开支,确保了县委及办公室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多渠道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完成了2号宿舍楼的装修、扫尾工程,建设了3号宿舍楼,改建了老干部活动室,修建了宿舍区中心路和南北大门,实现了工作区与生活区隔离,院内进行了园艺绿化,工作生活环境逐步改善。
  [政研工作]围绕经济建设、领导决策和牵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7次大型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11篇,发表领导署名文章5篇,其中省以上报刊2篇;撰写典型材料9篇,其中在全国和省级会议上交流各1篇,市级会议上交流3篇。
  [保密和文件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的规律和途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保密防范能力和技术水平,坚持依法治密,有效地防止了失泄密现象的发生。加强工作指导和调度,顺利通过了全省“三五”保密普法验收。全年共收文件4476份,下发文件3000余份,收机密刊物150多件,按期完成了1999年度的文书立卷归档工作。
  [信访工作]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制度建设,在全市率先推广了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乡镇驻地集日联合接访、信访责任书、信访督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信访案件督处力度,开展了信访问题综合整治活动。全年受理来信99件,来访165起764人次,其中集体访44起621人次,处结率100%。办理上级要査处结果的案件20件次,领导批示交办件71件,处结率均达100%。加强信息工作,创办《信息情况》,上报信息36条。信访局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档案工作]完成了年度文书立卷工作,顺利通过省一级档案馆规范化管理认定,有22个单位通过了市主管部门的检査验收。档案学术研究成果突出,有7篇论文在市档案理论研讨会上交流。完成了20个行政村的建档扫尾和7个私营企业的建档工作。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接待查阅者427人次,阅档4475卷(册),编写档案利用效果汇编60例,发挥了档案的社会经济效益。
  [值班、保卫工作]增强责任感,强化服务意政治识和安全措施,坚持昼夜值班,做到了上传下达及时,接待来人、接听电话热情文明,发挥了县委机关的“窗口”作用,维护了县委机关的工作秩序。
  [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办公室《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将年度任务指标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人,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引进到位外资3095万元,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分配的任务。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

《利津年鉴》(2001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