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机构队伍】县文化体育局内设办公室、文化股、体育股,下设文化体育市场管理所、竞技体育运动学校、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吕剧团、电影发行公司,乡镇设8处文化事业服务站。县直文化体育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04人,其中有副高级职称49人,中级45人;全县城乡专业文化体育工作者112人。
【文化下乡活动】文化下乡活动常年不断,全年组织较大规模的文化下乡活动5次。一是组织部分群众文化辅导员、演员深入基层下乡辅导、演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基层文化活动水平。二是送书下乡活动,图书馆为明集乡文化站赠送图书300余册,义务送书上门借阅2000余册次。三是送春联下乡,1月25日,组织部分书画爱好者到利津镇崔家庄村送春联150余幅,为军属送春联50幅。四是送电影下乡,1月20~23日电影公司到北宋镇、利津镇送电影8场次。五是4月份在明集乡举办了“公民道德建设文化下乡”专场演出,受到群众的好评。
【群众文化】2003年,协办、承办大型文化活动26场次,展览6次,其中大型文艺活动8次。一是主办2003年元旦“昂首阔步奔小康元旦文艺晚会”。二是组队参加了东营市第八届民间文艺汇演,荣获“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节目三等奖。三是与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第二届元宵节灯展和“庆‘七一',文艺晚会暨歌咏比赛”,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四是从7月初至9月底,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消夏文艺晚会,共演出文艺节目12场,放映电影15场。五是9月份与教育局联合举办“庆祝教师节文艺晚会”。六是围绕纪念庆祝建市20周年,邀请滨州市艺术团来利津县演出,在文化中心举办了书法、绘画、摄影展, 为东营建市20周年成就展提供照片100多幅,被采用70幅。
【书法、美术、摄影】组织全县12名少儿美术爱好者参加了“英华园杯”广场少儿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承办了“庆祝东营市建市20周年书画展”活动,共收到书画作品200余幅,展出120幅,观众1000余人次。
【戏曲曲艺】一是拓宽演出市场。春节期间,到淄博市、东营区等地演出45场;抓住秋季物资交流会和冬季结婚喜庆髙峰等有利时机,演出近100场,全年共计演出130余场。二是加强优秀剧目创作。编排了大型吕剧《夕阳一曲》,参加县精品工程的评选;编排了吕剧《情系千家》,反映年轻一代家庭观、婚育观,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获省级大赛二等奖;吕剧《春风送暖》,颂扬了金融系统涌现出的先模人物;为庆祝秋季物资交流大会,编排了大型传统吕剧《红丝错》。
【图书管理】年内共接待阅览者15000多人次,外借书刊11000多册次,新购图书3000册,分编图书3000余册,整理破旧图书300多册,为读者查找资料50余次。投资7000余元,更新部分软件和目录柜,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5月份,围绕学习十六大精神和“让科学走进千家万户,用知识造福社会”这一主题,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散发传单3000余份,解答问题80余条。年内投资8万元,对图书楼进行了整体装修。
【电影放映】全年共放映电影和投影500多场,接待外来文艺团体1。次。由于电影业大滑坡,农村电影预收费被取消、电影院上座率极低,公司发行、放映收入甚微。通过考察外地经验,与东营台联贸易发展公司初步协商,利用招商引资形式,将利津影院改造为一处综合超市,由台联贸易发展公司投资改造并承包经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观。
【文物管理】文物所强化教育服务功能,推动全县文物学术研究和文物宣传。4月,市文体局、文管所对全县的文物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査和调研,对境内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以“5.18国际博物馆与朋友”为主题,印发宣传单5000份,收到了好的宣传效果。
【文化体育市场和新闻出版管理】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加大对文化体育市场的管理力度。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通过电视宣传、悬挂横幅、散发传单等形式提高业户守法经营意识。三是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加强文化体育市场的日常管理和突击检査,主要对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场所、学校周边环境、印刷企业、“网吧”进行了集中治理整顿。全年共进行集中行动12次。四是联合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研究部署了有关公共娱乐场所预防“非典”工作。制发了《关于加强文化体育娱乐场所预防“非典”工作的紧急通知》,适时关停相关文化市场经营场所。五是严厉打击盗版盗印等各种非法经营行为, 查缴非法音像制品9800张(盘)。
【文艺创作】全年在市级上以报刊发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200余篇(幅)。其中,邢炜谱曲的《我的深爱永远不变》入选《全国群众文化优秀创作歌曲选》,胡伟、薄立安的报告文学《奋进的序曲一写在利华益集团成立10周年之际》被《大众日报》刊发,王爱军、许冬梅参与编写的人物传记《好支书王友成》已岀版发行,农民业余戏剧作者李宗舜创作的吕剧《情系千家》在山东省计划生育文艺汇演中荣获二等奖。在庆祝东营建市20周年系列活动中,10余名业余作者的小说、散文、诗歌入选《庆祝东营市建市20周年文学作品选》系列丛书中,9名书画作者的作品入选《美术书法作品集》。(参见《2003年度利津县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一览表》第238页、第239页)
2003年度利津县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一览表
(续表)
(周玉峰许冬梅)
广播电视
【机构队伍】利津县广播电视局内设办公室、财务股、业务股;下设电视台(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总编室、新闻部、广告文艺部、制作播出部)、广播电台、有线电视管理站。年末局机关干部职工44人,其中副髙级专业技术人员2人,中级13人,初级27人。
【新闻宣传】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办精办活广播电视自办节目,电台、电视台的稿件数量、质量和制作播岀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做好常规报道。2003年,县电台播发新闻156组、1200条;电视台编播《利津新闻》210组、1800条,播出专题节目16个;科技电视台播出105期;文艺节目播出365期,播出电视剧50部、1100集。二是积极创新报道方式。围绕县委、县政府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推出专题、专栏、专访、系列报道、新闻专稿等多种宣传形式,重点宣传在软环境建设、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抗击“非典”、学习好支书王友成、全县工农业生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2003年,县电台在市台用稿1100条,总分名列全市第二;在省台发稿360条;在中央台发稿13条。电视台在市台发稿500多条,省台发稿80余条,中央台发稿4条。(参见《2003年利津电视台获市级以上表彰登记表》第240页、《2003年利津县广播电台获市级以上表彰登记表》第241页、第242页)
2003年利津电视台获市级以上表彰登记表
(续表)
2003年利津县广播电台获市级以上表彰登记表
(续表)
【有线电视】2003年,加大资金投入和实施力度,努力提高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一是对利津镇、明集乡、盐窝镇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改造,组织开展了两次农村有线电视安装突击活动,全年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2000户。二是城区有线电视稳步发展,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安装、搬迁2000多户,维修服务1600多次。承接完成了县凤凰小区、石化小区、公安局、中心医院住宅新区有线电视安装、搬迁工程,组织实施了从凤凰小区到黄家商贸城、颐德花园、大唐人家别墅区光缆线路铺设工程。三是根据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认真做好有线电视线路拆迁改造,先后完成了利二路、利三西路、津二路、津三路、津六路有线电视改造工程及滨海路省光缆干线迁移改造工程,从胜利大桥到县城的光缆附挂工程等,编制完成了县经济开发区有线电视网络专业规划方案。四是认真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依法行政,严厉打击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的不法行为,全年査处私拉乱接有线电视案件48起,保持了良好的传输运行秩序。全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和安全播出工作顺利通过市局检査验收,信号传输正常,覆盖率达到100%。
【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12万元,购买数字摄像机1台、数字录放机2台及其配套设备。二是投资6万元,购买新闻采访专用车1辆,编制了《利津新闻》片头。三是投资3.8万元,新上电视视频点播(VOD)。四是投资20万元,完成了利二路、利三西路有线电视线路改造,津三路、津六路有线电视线路跨越,津二路有线电视线路南延,滨海路省光缆干线迁移改造工程。五是投资4万元,更换了电视发射管,确保电视节目的安全正常播出。
(李金凯李明钟)
新华书店
销售。4月份,对中心门市部进行全面装修,经营面积扩大到600平方米,更换多功能书架,双通道监测仪器。5月,科学规划中心门市营业大厅布局,丰富图书数量,图书品种达8000余种,增设服务台与读者休息坐椅。二是坚持“读者至上、社会效益第一”的服务宗旨,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供读者之所需,树立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三是改进服务措施。开设“缺书登记”、“电脑査询”、“送书上门”、“礼品包装”、“方便存包”、“资料复印”、“代邮代运”便民服务,方便读者购书。
【机构队伍】县新华书店内设办公室、财务科、业务科、教材科、仓库办公室,下设县城中心门市部和陈庄门市部。年底在职干部职工25人,其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8人。
【概况】2003年,图书销售总额达745万元,实现利税58万元。经营范围涉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岀版物、文化用品等,陈列展销品种达8000种以上。
【业务管理】积极引导员工学管理、学技能、学知识,加强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团结拼搏,勤奋向上的良好氛围。注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不断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文化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七一”期间,组织职工学习郭心刚同志《怎样做个好员工》,号召全店员工以其中的11条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修养。四季度,组织职工分三批赴济南、烟台等地进行财会、文秘知识培训,实现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提高。
【图书发行】一是抓紧中心门市建设,扩大营业场地,增加图书陈列品种,促进一般图书【教材征订与发行】组织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中、小学,发送2003年秋季与2004年春季学生用书征订单,把全县81所学校订数整理核对上报至省店教材部,保证教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认真履行“最大数量、最佳服务、精益求精”的服务承诺,教材发放均在各中小学开学前三天内全部发放完毕。对于需要调剂的教材,及时组织货源,用专人专车送书到校,圆满完成了全年教学用书的发行任务。
【送书下乡】一是加强流动供书队伍建设,拓展农村图书市场,深入开展“服务‘三农'农村图书大联展”活动。在门市大厅设置专架、专柜,提供参考书目,将种植、养殖、手工艺等类图书送到田间、地头,做到“送、扶、帮、建”有机结合,增强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奔小康的本领。二是深入乡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户联系征订图书,送书上门,把当地乡村的种植、养殖专业户登记入册,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图书,并向家境困难的农民无偿赠送图书,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赵英张宇晴)
体育【概况】2003年,利津县文体局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民健身活动、业余训练、各类竞赛、县体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展,全县文化体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局面。2003年,利津县文体局被山东省体育局授予“全民健身月”活动先进单位,被东营市文体局授予“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及 “全民健身月”活动优秀组织奖。
【全民健身活动】3月份,组织举办了庆“三•八”妇女节老年表演活动;4月份,举办了文体系统职工运动会;5月,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举办了工间操培训班;9月份,举办了庆“十一”青年职工健身运动会;10月份,为庆祝东营市建市20周年及“老人节”举办了太极拳、剑、双扇舞集体、个人表演赛、金秋老年人门球赛;11月份,配合“文体进社区”活动,组织老年表演队到“凤凰小区”进行了太极拳、剑、双扇舞、秧歌、腰鼓等9个项目的表演。协助县直部分单位举办了不同类型的体育比赛,全县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也自发地组织抗击非典体育健身活动;县直各单位之间也举办了一系列联谊运动会及比赛;广大群众充分利用广场、校园、庭院等活动场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
【职工体育】2003年,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和广大干部职工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意识明显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组织体育竞赛的次数和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不断增多。11月,举办利津县第三届“乒协杯”暨 “黄河口酒业杯”乒乓球比赛;12月份,举办了全县象棋比赛;部分单位主动组织较大规模的“杯赛”、“邀请赛”、“友谊赛”等,促进了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和社会办体育的进程,加深了兄弟单位之间的友好往来,推动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
【学校体育】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坚持“两课、两操、两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93%以上的适龄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每学校都设有1~2个体育项目的业余训练运动队,坚持常年训练,生员结构进一步优化。8月份,举办了利津县第一届消夏旱冰比赛;9月份,举办了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2月份;举办了中学生冬季越野长跑比赛。各学校一年一度的春季田径运动会、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篮球比赛、冬季越野长跑比赛搞得扎实活跃,并日趋规范化、制度化,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农村体育】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引导农民参与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生活。有些较富裕的村建起了篮球场和活动室,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了“体力劳动”即为“体育活动”的错误观念,很多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和强身健体的热潮中。篮球、象棋、乒乓球、跳绳、拔河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已成为农村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全县农村体育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老年体育】充分发挥县老年体协的作用,以凤凰广场、影院广场、城南水库、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为老年人健身活动阵地,以中老年舞、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拳、保健操、腰鼓、气功、门球、象棋、钓鱼等为主要活动项目,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老年体育活动。5月份,组队参加了东营市第三届老年人健身球、健身操比赛,获第三名;9月份,组织参加东营市第十八届“长寿杯”老年人门球赛,获第三名;参加了山东省2003年老年人象棋比赛,获团体第十名;参加了山东省第五届老年农民门球赛,获第二名;10月份,参加了东营市第四届“油地结合杯”门球赛,获第三名;参加了市第二届老年地掷球表演赛。各项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增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社会安定团结。
【县体校教学与训练】县体校进一步优化以县体校为龙头的训练网络建设,突岀篮球、田径两个重点项目,强化训练措施,使之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发展。7月份,县体校9名学生顺利考入山东体育学院五年制大专班,1名初二学生考入山东体育学院中专班,8月份,县体校选拔了100多名学生参加了试训,录取了34名品学兼优、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圆满完成了县体校2003年的招生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配合老龄办“组织建设年”活动,积极在乡镇组建“二室一场”。在北宋镇、明集乡各新建门球场1个,目前全县9个乡镇均建起了活动室、阅览室,7个乡镇建了门球场,陈庄镇郭屋村建立了门球场。
多方筹集资金购置了部分办公设施及教学、训练器材,改善办公、教学及训练条件,为各项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竞赛】3月中旬至4月中旬,承担了训练参加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的东营市代表队的任务,取得了金牌数第六名的好成绩。9月份,承办了东营市第十八届“长寿杯”老年人门球赛;承办了山东省第五届“凤凰制药杯”老年农民门球赛;组团参加了山东省“希望杯”田径比赛,获400米跳栏第二名,综合素质第二名;组团代表东营市参加了全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参加中国式摔跤、自行车和象棋比赛三个项目的竞争,其中象棋获团体总分第三名,个人第七名,自行车获个人10公里记分赛第八名;10月份,组团参加了山东省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获得1个单项第八名;组团参加了东营市第七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金牌18枚,总分第一名,有8人13项刷新市同龄组最高记录。12月份参加了市中学生冬季越野比赛,获高中组第二名、初中组第二、三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组第三名和三个组别的个人第一名。(参见(2003年利津县参加省体育比赛情况一览表》第245页、第246页、《2003年利津县参加市体育比赛情况一览表》第246页、《2003年利津县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活动一览表》第246页、《历年高、初中学生田径比赛最高纪录一览表》第248页)
2003年利津县参加省体育比赛情况一览表
2003年利津县参加市体育比赛情况一览表
2003年利津县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活动一览表
(续表)
利津县中学生田径比赛最高记录一览表
(截至2003年12月)
表1:高中男子组
利津县中学生田径比赛最高记录一览表
(截至2003年12月)
表2:高中女子组
(续表)
利津县中学生田径比赛最高记录一览表 (截至2003年12月)
表3:初中男子组
利津县中学生田径比赛最高记录一览表 (截至2003年12月)
表4:初中女子组
(周玉峰裴日翠)
卫生
【机构队伍】县卫生局内设办公室、业务股、财务审计股、“非典”防治办公室、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全县卫生事业机构11个,其中,县中心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县卫生防疫站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利津镇、北宋、明集、盐窝、虎滩、北岭、陈庄、汀罗8个乡镇卫生院为股级事业单位。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干部职工928人,专业技术人员87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8人,中级职称的172人,初级职称的664人。
【概况】2003年,全县医疗系统实现业务收入4458万元,完成门诊量42万人次,设病床660张,住院病人3.1万人次,固定资产总值13618万元。全县已有24.4万农业人口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人口覆盖率达99%。全县农村卫生室488处,其中甲级卫生室19处,村级集体办的285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联办的48处,个体办的136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47处,乡村医生共548人。全县4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群众就医方便,全部安装了电话,并实现24小时值班制。全县配备的8辆救护车全部纳入县120急救网络,确保了全县绿色生命通道畅通。
【新型合作医疗】年初,县政府出台了《利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暂行管理办法》,县、乡、镇合作医疗办公室均设立基金专用帐户;县财政局、卫生局联合下发《利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使用暂行规定》,严格执行奖金使用报告制度,督査考核和定期公示制度,做到专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对全县58处定点医疗机构,双向和逐级转诊制度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截至年底,全县有24.4万农业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农业人口覆盖率达99%。全县共筹集资金742.3万元,其中农民个人交纳251万元,县财政落实专项补助资金125万元。各乡镇为参保农民减免门诊费用213.8万元,对全县1122户大病补偿户减免医药费用371.1万元,其中万元以上大病户23人,5000元以上大病户162人,5000元以下937人,其中最高补偿额23797元。
【社区卫生服务】一是投资561万元,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2处,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5处,4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严格按照全市统一的建设标准实施。二是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髙、业务素质强、擅长农村卫生工作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理论知识的培训。三是多方筹集资金,配备了齐全的诊疗设备。四是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实行挂牌上岗,4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安装了服务电话,方便了群众就医。五是投资120万元,配备了8辆救护车,6月份全部配备到位并投入使用。
【防治“非典”工作】2003年4月,面对严峻的“非典”疫情,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发扬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全系统近半数人员提交了请战书,近400人加入到卫生检查站,发热门诊等防治第一线,为夺取抗击“非典”阶段性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以卫生检查站为屏障,坚决阻止病源流入。各检査站卫生人员昼夜奋战,严把人员流入关,对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17个省市近18万人进行体温测试,对外地进入东营市的5万多车辆进行现场消毒,劝回车辆916辆,劝回人员2475人,有效控制疫情输入。二是加强防疫控制体系建设,搞好人员排查。到村入户发放明白纸7万余份,加强“非典”知识和卫生常识普及教育。县、乡、村各级普遍设立疫情报告员,防治监督员和流入人员管理员,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登记在册的300余名疫区外来人员和外地归来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中部分人员实施隔离观察。卫生防疫部门抽调108名专业人员,成立了10支流行病学调查队,分成17个调查组,以居住地和村为单位对县内人员进行拉网式检査。三是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髙防控能力。全系统共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医用污水,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及发热门诊,配备X光机,专用救护车等医疗设备和防护设施,加强防治物资储备。举办“非典”防治培训班,对各级医疗机构业务人员进行培训1500人次。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县卫生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县卫生防疫站、县中心医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系统1人被省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4人荣立“二等功”;24人荣立“三等功”;43人被县委、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爱国卫生】一是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彻底清理街道两侧建筑物外的垃圾污物;清理沿街的线杆、广告标语及市政环卫设施上的乱贴乱画等污物;对城区多处重点垃圾死角明确分工治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全年共组织卫生治理活动9次,参加活动人员1.5万余人,出动各种机械120多台,治理垃圾死角210多处,清运垃圾180余吨。二是掀起冬、春灭鼠高潮。共发溴敌隆400公斤,拌毒饵40000公斤,在县城驻地发放灭鼠毒饵16000余袋。三是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査和消毒。对外地进入我市的5万多车辆进行了现场消毒,有效控制了“非典”疫情输入。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査和岗前培训,促进了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四是全面建设高标准农村“小康型”饮水工程。一年来共建设农村“小康型”饮水工程241处,开挖坑塘65处,建成统一标志的管理房169处,安装水泵169台,压力罐169个,埋设管线160余万米,工程完成总土方65立方米,完成总投资1219万元,乡村自筹资金724万元,全县509个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农村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全面得到解决。五是农村改厕成效明显。全年新建卫生厕所2.8161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42%,其中,双翁漏斗式厕所0.032万座、水冲式厕所0.0834万座、其他卫生厕所2.7007万座。
【无偿献血】各单位积极组织,努力做好义务献血工作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干部职工义务献血的自觉性。全年共组织献血17次,组织献血人员1700名,献血量达34万毫升,圆满完成市下达的献血任务。
【医疗公开】一是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县中心医院、县二院分别实行“住院一日清单制”,病人每天的费用于次日早上查房前公布在各病区走廊内,供病人监督査询。与相配套,医院公开药品价格,公开收费项目及标准,杜绝了职工搭车开药的不良现象。二是实行“病人选医生”制度。县中心医院、县二院先后实行了病人选医生工作,给病人选择权,提高和增强医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素质。
【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年内对3185名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预防性健康检査,从业人员体检率达到85%以上,查出“五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从业人员54人,“五病”调离率为100%;对384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和卫生许可证验发,检验食品832份,合格729份,合格率为87.62%,报告食物中毒一起,调查终结率和原因查明率均为100%;对全县19087名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査体,查体率达到90%。
【卫生科研成果】全年取得科研成果14个奖项,经东营市科委鉴定,获市级科研1等奖4人,2等奖的2人,3等奖的6人,新型专利1人,科学技术奖1人。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26篇。(参见《利津县卫生技术人员2003年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表》第252页、第253页)
利津县卫生技术人员2003年在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表
(毕月明李建国)
【卫生防疫】2003年,全县卫生防疫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以疫情监督和“非典”、霍乱、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加强领导、主动监测,有效地防止了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全县完成预防接种81804人次,其中:基础免疫44974人次,接种率99.26%,加强免疫36830人次,接种率97.98%0非典防治及时成立“非典”防治领导小组,设消杀组、疫情管理组、技术指导组、检验监测组、后勤保障组和医疗救治组等6个专业小组,出台了应急预案、调査处理方案、疫区流入人员管理、流行病学调査等系列配套文件,保证了防治工作的稳步推进。组织10个消杀分队,对109个县直部门单位、106家饮食单位和34家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消毒空间200余万立方米。对入住利津县的190名疫区外来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居住场所消毒,对416名外地归来人员进行了消毒、体检、随访调查和隔离观察。筹资38万元,购置了必要的防护物资、消毒制剂、药品器械、检验设备等,保证了全县防治工作的需要。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工作以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为目标,以疫情监测和霍乱、麻疹、布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主动监测,传染病发病率稳中有降。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6例,总发病率92.04/10万,比去年下降了26.54%,其中菌痢17例,比去年下降了52.78%;流行性出血热4例,比去年下降了77.78%;斑疹伤寒4例,比去年下降了33.33%;肺结核195例,比去年上升了43.38%;病毒性肝炎46例,比去年下降了2.13%。AFP主动监测60次,麻疹主动监测360次,AFP报告及时率达到100%。
计划免疫全年冷链运转33次。基础免疫:卡介苗3220人次,接种率100%,脊灰疫苗8792人次,接种率99.97%,百白破8978人次,接种率99.97%,麻疹疫苗2966人,接种率99.97%,乙肝疫苗8759人次,接种率99.98%,风疹疫苗2975人次,接种率100%;加强免疫:脊灰疫苗3660人次,接种率97.55%,麻疹疫苗2626人,接种率97.27%,百白破三联3907人,接种率95.69%,白破二联3398人次,接种率95.61%,乙脑疫苗17974人次,流脑疫苗接种24069人次。(参见《2003年利津县计划免疫总表》第255页)卫生监督执法和取业病防治全年共对3185名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预防性健康检査,从业人员体检率达到85%以上,查出“五病”从业人员54人,“五病”调离率为100%。对384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和卫生许可证验发;健康相关产品检验832份,合格729份,合格率为87.62%;餐具消毒效果监测652件,合格496件,合格率为76.08%。报告食物中毒一起,调査终结率和原因査明率均为100%。学校卫生工作以学生常见病防治为重点,对全县19087名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查体,查体率达到90%,在全县各学校开展学生结核病普查,年底完成结核菌素试验(PPD)13482人,其中阳性191人,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健康档案,为创建农村学校卫生示范县打下了良好基础。对存在有毒有害作业企业的1469名岗前、岗间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
结核病普查普治全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1326人,痰检率35%,确诊肺结核病人226人,其中新发涂阳病人68人,新发涂阴133人,复治涂阳25人,免费治疗病人172人,对上述病人进行了规范治疗和及时督导,初治涂阳阴转率为98%,复治涂阳阴转率为95%。6月份,全市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在明集乡进行试点,共接诊可疑病人538人,摄片220张,痰涂片226张,胸透523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3人,其中新发涂阳2人,涂阴病人67人,实现了高发现率的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一是40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历经两年的建设已竣工交付使用,30户家庭入住新居,所有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二是对办公楼进行了粉刷、装修,改善了办公环境;三是仪器设备得到完善,新增酶标仪、全自动洗板机、基因扩增仪、心电图机等大型仪器设备4台件,购置微机8台,并实现联网管理。经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改善了办公和生活条件,提高了我站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投资10万元建成高标准艾滋病初筛试验室一个,11月份首批通过省级验收。
2003年利津县计划免疫表
(宋吉营曹福龙)
【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综合服务】利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综合服务站于2000年10月由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县妇幼保健站合并组建而成,内设妇产科、婚前保健科、科技科、药管科、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B超室、悄悄话室、宣教室、手术室、放射室等18个科室,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设备有美国百胜B超、美国开曼血球计数仪、雷杜酶标仪、生化分析仪、波姆光治疗机等先进仪器设备,开展产科分娩、剖宫产术、妇科肿瘤切除术等一系列手术。2003年底工作人员35人,其中技术人员31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14人。
避孕节育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理》,知情选择全部开放。年内检查乡镇使用药具情况3次,掌握和了解群众对知情选择的认真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宣传教育,中长期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3.4%。
出生缺陷干预从婚前保健开始,通过婚前査体、孕前优生四项检测、孕期监护、产后新生儿“两病”筛査等服务,层层筛选,有效地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降低了出生缺陷。1~11月份,通过监护发现畸形儿16例,全部终止妊娠,全县出生缺陷发生率25%。
生殖道感染预防4月,对全县妇女发病情况进行抽査,涉及10个村,普査2060人,其中査出妇科病患者923人,患病率44.8%。5月,联合社区管委会,为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下岗女工进行免费查体,县直部门女工査体3200余人,下岗女工查体1700余人。
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初审成立“利津县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初审技术小组”,对全县上报的27名病残儿进行医学鉴定,23名符合标准。
产科质量管理年内赴乡镇检查指导工作6次,及时掌握产科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11月,8处乡镇卫生院妇产科通过市卫生局验收。年内,全县孕产妇死亡1人,死亡率40%。;婴儿死亡16人,死亡率6.9%。
避孕药具管理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理》,联合药检所对全县药店、诊所的避孕药具进行专项检査2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没收药具药品100余盒, 有效地维护了全县药品市场秩序。
站内管理年初,对站内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了工作纪律及医德、医风管理制度;成立质量检査小组,定期检査干部职工服务质量;实行收费标准及药品价格社会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投资30万元,购进流动服务车、母婴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空气消毒机等设备,提高服务水平;全年接诊病人、接收住院病人、健康查体人数共计5000余人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左明王江)
【重点医院介绍】
利津县中心医院利津县中心医院是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是全县的医疗、保健、康复、教研和技术指导中心。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6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39人,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9人,中级75人,拥有东软螺旋CT、数字化胃肠、CR、大型X光机、彩超、经颅多普勒、大生化分析仪、钻-60治疗机等大中型医疗设备30台件。先后开展了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肺叶切除、颅内肿瘤摘除、全髋关节置换、CT定位钻孔治疗颅内血肿等新技术、新项目70多项;先后有15项科研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有三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出版医学专著8部,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医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位于陈庄镇政府驻地,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县属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31349平方米;现有职工60人,卫生技术人员占91%,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1人,中级38人。开设病床120张,设职能科室10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6个,辅助科室3个。拥有美国GE螺旋全身 CT、磁酶免、荧光定量PCR检测仪、美国GE10GIQ400彩超、日本东芝全遥控X光机、日本东亚F82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日本欧林巴斯XQ40胃镜、美国惠普心电监护除颤仪、经颅多普勒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颅内血肿清除术、脑肿瘤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肺叶切除术、乳癌根治术、宫颈癌根治术等大中型手术。内科开展了食道调博治疗心律失常、心血管病的溶栓治疗、脑室引流治疗脑溢血等新技术。1998年1月,新建急救中心,开通绿色生命通道,设5652120、999急救电话,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配备专用救护车,随叫随到。该院先后通过卫生部“二甲”及爱婴医院评审,获山东省卫生厅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