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况】200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为重点,努力克服非典、涝灾等诸多不利影响,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保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38497万元,比上年增长16.5%,人均达到11628元;全县财政总收入17617万元,增长1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46万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67.79元和8272.79元,分别比去年增加348.40元和971.79元。全县引进已投产项目155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72103万元,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41103万元。(参见《2003年利津县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一览表》第32页、《2003年东营市5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对照表》第33页)
2003年利津县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一览表
2003年东营市5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对照表
【“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2003年度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和重点工程共有47项,涉及城建、水利、民政、教育、卫生、交通、劳动、林业、科技等方面,总投资40142万元,除县城电网改造工程(计划2004年底完成)外,其他项目全部完成。(一)城建工程:(1)津二路北段排水工程。枣园村北至永莘路,3月10日开工建设,投资30万元,共铺设直径800毫米的碎管排水管1000米,4月1日竣工。(2)津三路北段排水工程。三里河沟桥至永莘路,投资11。万元,共铺设直径1米的砼管2000米,3月20日开工建设,5月1日竣工。(3)夜市一条街改造工程。工程全长420米,投资38万元,主要完成路灯及彩虹桥安装、线路下埋、人行道改造及配套工程,4月15日完工。(4)凤凰广场配套项目及利一路、大桥路等城区绿化补栽工程。投资105万元,完成广场绿化、绿化喷灌、监视探头、廊桥下座椅、部分健身器材等配套项目建设,完成大桥路、利一路等城区道路绿化带苗木补栽,3月10日开工,5月30日完工。(5)津五路以东、地税局以北绿化工程。投资60万元,主要完成了房屋及障碍物拆迁、挖换土、灌木及乔木种植、三叶草种植等建设任务,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3月10日开工建设,5月底竣工。(6)津六路绿化工程。工程全长3240米,绿化宽度25米,绿化总面积15万平方米,完成工程投资520万元。工程于2002年12月10日开工建设,2003年5月30日完工。(7)经济适用房西南角绿化工程。工程投资110万元,绿化总面积1.2万平方米,完成土方7万方,铺设供水管线500余米,安装“凤鸣朝阳”雕塑1座,工程4月20日开工建设,7月30日完工。(8)利五路、利六路、利七路西延工程。三项工程总投资1345.7万元,全长3601米,完成了过路穿涵、倒虹吸、道路罩面等分项工程,安装路灯138盏。3月1日开工建设,7月10日竣工。(9)利二路改造工程。全长2.4公里,宽14米,工程投资950万元,一期工程完成房屋拆迁、管线下埋、过路穿涵等建设任务,7月底完工;二期工程完成人行道外侧铺装、道理两侧楼房装饰改造等任务,9月底完成。(10)津二路南延工程。工程全长415米,宽29米,工程投资211万元,主要完成了排水管线、路基土方、过桥穿涵、道路罩面及路灯安装等工程,4月1日开工建设,9月底全面竣工。(11)大桥路西延工程。工程全长196米,宽24米,投资92.6万元,完成路基土方、穿涵、道路罩面及路灯安装等工程,4月20日开工建设,9月底完工。(12)城区集中供暖工程。投资4500余万元,一期建设的县委、县政府、建设局、党校、润泽小区、法院、保险公司、国税局、水利局、农行、凤凰小区等11处热换机组全部完成,11月15日开始在城区集中供暖。(二)水利工程:(13)宫家灌区节水改扩建工程。工程总投资4699.4万元,衬砌渠道32公里,完成各类建筑物49座,动用大型机械310台,完成土方58万平方米,砌石24419立方米。砼及钢筋砼22805立方米,铺砂16800立方米,土工布33.72万平方米,保温板5844立方米,预制板123.6万块。4月18日开工,7月15日完工。(14)城区桥涵配套工程。配合宫家干渠衬砌改造工程建设,新建城北路桥、大桥路西接线桥、利一路桥、利二路桥、利三路桥、利五路桥、利六路桥、利七路桥。4月18日开工,7月15日完工。(15)利民桥工程。投资196万元,新建、重建和维修利民桥22座,其中新建桥梁5座,重建桥梁1座,维修桥梁16座,完成土方3万平方米,砼及钢筋砼1700立方米,砌石950立方米。4月25日开工,7月底竣工。(16)三里河沟衬砌工程。投资249万元,衬砌长度427米,砌石3500立方米,砼及钢筋砼1123立方米。4月初开工,6月24日竣工。(三)民政项目:(17)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全年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8处,新建房屋347间,修缮房屋41间,总投资483万元。3月份动工,8月4日完工。(18)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投资450万元,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建有房屋120间。2002年7月动工,2003年9月底竣工。(19)“星光计划”示范点工程。投资380万元,改建北园居委会、凤凰居委会680平方米,7月30日通过市民政局验收。(四)教育工程:(20)农村中小学“食宿”工程。涉及全县9个乡镇、25处学校、34个建设项目。投资2270万元,建设平房食堂20个、面积2470平方米,楼房食堂1个、面积900平方米,平房宿舍5个、面积1280平方米,楼房宿舍8个、面积18100平方米。工程3月份启动,10月底竣工并通过市级验收。(21)利津二中科技楼工程。工程投资1200万元,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主体六层,框架结构,集科技活动、实验电教、图书阅览等功能于一体,设有60个功能室。3月8日开工建设,11月20日竣工。(22)利津一中扩建工程。包括综合办公楼、北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总投资1358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8890平方米。工程4月开工,6月底竣工。(23)职教中心改建工程。投资450万元,购买县中心医院医疗区,改建为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办公室。3月开工,6月底竣工。(24)“校校通”工程。投资667.2万元,在教育局建设“教育信息中心”,实现了与全国、全省教育系统联网。在3处高中、19处初中、8个乡镇中心小学建设学校信息中心和校园网,其他40处农村小学通过拨号方式上网,初步建成覆盖全县的教育信息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工程4月启动,7月底全面完成并通过市级验收。(五)卫生项目:(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投资759万元,全县除刁口乡以外8处乡镇的25.1万农业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哝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9%。6月份正式启动,截至年底,为农民减免门诊医药费用96.08万元,为陈庄镇54户参保农民发放大病补偿金17.77万元。(26)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投资345万元,建设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22处,改建25处,年底全部投入使用。(27)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投资300万元,改造危房3000平方米,年底全部竣工。(28)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和规范化产科建设。投资96万元,建设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和规范化产科8处。(29)急救车辆配备。投资180万元,购进救护车8辆,6月底投入使用。(30)二院病房楼建设。投资1000万元,建七层主体框架结构框架楼,病房床位200张,配备中心供氧、中央空调、卫生间、电视机、热水器等设施。2月开工建设,11月竣工。(六)公路建设:(31)双三路、新坝路、广虎路、明王路建设。工程全长36.5公里,总投资1220万元,3月27日开工建设,10月7日全部竣工通车。(32)王庄总干公路建设工程。公路西起盐窝镇新董村,东接辛河一级公路,全长14.3公里,总投资410万元。2002年11月5日动工,2003年8月竣工。(33)滨海路拓宽改造工程。投资8440.7万元,拓宽改造42.732公里,包括城区段3.76公里,庄科至陈庄段26.872公里,罗镇至孤岛段境内部分12.1公里。10月底竣工通车。(七)其他建设项目:(34)劳动力市场改造工程。投资78.5万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包括职业介绍洽谈大厅、保险基金收缴大厅、培训教室、办公场所、学员食宿等,集求职登记、交流洽谈、信息网络、技能培训于一体。8月完工,9月投入使用。(35)造纸林工程。投资994万元,完成造纸林种植11030亩,完成市分配任务的220.6%。(36)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建设项目。投资250万元,在利华益集团科技楼中建立900平方米孵化器1座,10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50万元,在天运科技公司院内建设24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800平方米的服务办公设施,形成精细化工、新材料孵化器,年底投产。(37)基层药品统一配送工程。投资141万元,实施全县基层药品统一配送,5月份启动,6月10日正式运作。(38)黄河堤防道路硬化工程。投资905万元,完成全长18.847公里的黄河堤防道路硬化工程。2月20日开工建设,7月25日竣工。(39)首集市场改造工程。总投资551.8万元,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北宋镇、利津镇、明集乡、盐窝镇、陈庄镇9月底完工,10月15日通过市级验收,汀罗镇11月15日通过市级验收。(40)刁口渔港建设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完成主体码头320米,供水管线5800米,供电设施4200米,进港路4000米,桥涵6座,主码头路灯200米。渔港工程9月28日全面峻工,10月16日剪彩通航。(41)利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投资800万元,开挖、整修各级沟、渠、路203条,长100.01公里,动土79万方,新建水工建筑物117座,修复6座;实施节水灌溉面积0.85万亩,埋设地下管道30.4公里,衬砌渠道节水0.65万亩,建U型渠道7.8公里,建30万方水库1座;发展绿色蔬菜基地0.5万亩,建蔬菜高温入棚43个,低温棚30个;发展优质林果基地0.2万亩,引进果菜新品种22个。(42)百姓平安工程。投资56万元,在城区、陈庄镇、盐窝镇、北宋镇建设警务室9个,建设总面积216平方米。年底全部投入使用。(43)城区电网改造工程。工程计划2004年底完成,总投资6400万元。年内完成投资1630万元,完成110KV输电线路城北至城西多回线路5.5千米,完成利一路、利二路、利三路、滨港路、城北路等线路的10KV配电建设改造工程,完成大桥西路、津六路西、利七路线路新架16.54千米,完成改造0.4KV配电设施用电单位22个/22个台区、1500多户。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7070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农业83321万元,增长7.0%;林业1609万元,增长47.7%;畜牧业39163万元,增长19.1%;渔业30109万元,增长9.9%。粮经作物种植面积之比由上年的52.1:47.9调整到41.5:58.5。主要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新上利富得双抱菇加工、振利大豆蛋白分离、津达肉联食品加工等一批项目,实施鲁北畜产品大市场和北岭蔬菜批发市场扩建工程。种植业内部结构日趋优化,全县特色高效农业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仅棉花一项,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000多元。开工建设了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标准化海参养殖场,实施了利津现代农业示范区配套工程,农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围绕可持续发展,大搞以造林、治水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林地面积达到23.4万亩。实施了以“上农下渔”为重点的荒碱地开发,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林业生产快速发展。造林面积2687公顷,比上年增长63.3%;其中,用材林2069公顷,经济林565公顷,防护林53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2.7%。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农村用电量5093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8.4%。化肥施用量(折纯)34087吨,下降0.1%。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3万亩。农村通电话户数达到46077户,比上年增长2305户,占乡村总户数的61.3%,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32.7万千瓦,增长1.2%。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加大投入为重要支撑,启动内力、借助外力、凝聚合力,“三力”并举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全县完成工业性固定资产投入11.5亿元,同比增长57.3%。利华益集团、凤凰制药、雅美纺织等一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利华益集团上缴税金5713万元,占到了全县全部税收的40.9%。特别是通过强强联合,利华益集团、雅美纺织公司、供电公司以股份制形式,总投资30亿元兴建了山东三阳纺织有限公司,三年内建成集棉花加工、纺织、印染、服装和进出口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纺织集团,一期工程投资3.5亿元,12月份投产。供电公司、沾化电厂投资2.8亿元新上了力能热电项目。正和化工公司、利富得食品公司投资2.24亿元新上了阳光纺织项目。不断深化企业改革,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613家,注册资金15.1亿元。56家规模以上(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8279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160万元,增长0.2%;集体工业增加值526万元,下降72.5%;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26594万元,增长38.3%。轻工业增加值59036万元,增长4.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9243万元,增长96.0%。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64:36变化为46:54。大中型工业实现增加值83685万元,增长83.2%。按行业分,石油加工业实现增加值55396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2%,比上年增长76.4%;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052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2%,比上年增长16.5%。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6456万元,比上年增长46.5%;实现利润24329万元,实现利税3880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9%和43.6%。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重由上年的30.7%下降到29.2%,流动资产周转率由上年的3.8次增加到4.7次,周转速度加快了0.9次。
【国内外贸易平稳运行】消费品市场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供求出现小幅波动,全年基本维持了运行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年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4378万元,较上年增长12.5%。其中,县的零售额为24075万元,增长13.9%;县以下农村零售额达到60303万元,增长12.0%,城乡市场相差1.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型经营业态不断涌现。全年实现零售额53808万元,同比增长11.1%,市场份额达63.8%。餐饮企业改善经营模式,零售额快速增长,全年实现零售额23441万元,增长23.8%,增幅继续居各行业之首,市场份额达27.8%。各种经济类型零售额呈不同的发展态势。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48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9%;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71279万元,增长10.1%;其他经济类型零售额8263万元,增长3.5%。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加快。2003年实现外贸进岀口总额5027万美元,同比增长84.6%。其中,岀口4214万美元,增氏79.5%。实际利用外资1565万美元,增长120.4%。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实施了利二路景观改造和利五、利六、利七路西延等十大市政工程,县城规模快速膨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是历年来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明显的一年。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镇发展步伐加快,全面完成了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实施了6处乡镇首集市场改造。城乡公路建设改造力度加大,建设了双三路、新蒋路等5条县乡公路,东滨路(原滨港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组建了利津县城域网,建成了全县统一的网络交换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二期改造工程,实施了县城及乡镇通信管道、电缆扩容及改造工程,电力保障和综合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491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90万立方米;城市园林绿地面积261公顷,其中城市公共绿地面积85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2公顷;城市道路长度33公里,面积5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20302万元,比上年增长64.6%。其中,全县投资5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236个,共完成投资20398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7%。城区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33479万元,比上年增长103.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9539万元,比上年增长139.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9400万元,比上年增长61.0%;房地产投资完成3390万元。农村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504万元。其中,农村50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46984万元,比上年增长220.1%。分行业看,城区制造业投资共完成78541万元,比上年增长322.3%,其中,纺织行业投资完成47373万元,比上年增长412.1%。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五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1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812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实现利润1269万元,增长24.7%。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是科教兴县战略深入实施,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组织实施各类科研项目12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全年申请专利40件;发展民营科技企业3家,成立企业专利工作机构2家。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产学研结合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向纵深发展。二是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远距离学生食宿工程、“校校通”工程和县一中、职教中心扩建及县二中科技楼建设工程,顺利通过了省政府“两基”复评和“普实”验收,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2所,在校生22419人。三是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年协办、承办大型文化活动26场次,展览6次。其中大型文艺活动8次。公共图书馆藏书7万册。四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县二院病房楼及配套工程,实施药品统一配送。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10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77人,其中执业医师227人,执业助理医师138人,注册护师211人。全县拥有医疗床位779张。五是交通邮电稳步发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7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7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56万人,货运量684万吨。全年邮政业务总量726万元,增长17.3%。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9048户,移动电话用户5700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9.9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546户。六是气象服务有新发展。新建成地面自动遥测气象站,预报时效增加到3-5天,全年共组织人工防雹增雨作业18次,达到了防区无雹灾和抗旱增雨的成效。七是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油地结合领域不断拓宽,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工作扎实开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黄河河务、档案、侨务、史志、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72.79元,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岀6040.32元,增长29.3%。其中食品支出1584.01元,增长19.0%;衣着支出772.89元,增长6.0%;交通和通讯支出662.63元,增长53.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岀971.38元,下降5.8%;居住支出383.98元,增长115.5%;医疗保健支出490.02元,增长48.1%。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6.7平方米,增长19.2%。农民收入持续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7.79元,比去年增加348.40元,增幅高达1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9.76元,同比增长1.0%。其中:食品消费支出853.83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衣着消费支岀143.49元,下降5.3%;居住消费支出350.60元,增长1.4%;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111.41元,增长4.0%;文教娱乐消费支出437.60元,增长15.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38.06元,增长4.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电74台、电冰箱21台、洗衣机41台、摩托车49辆、空调机5台、固定电话85部、移动电话34部、影碟机15台、照相机8台。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5.63平方米,增长4.1%。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城乡居民保障对象达3328人,发放低保金185万元。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70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额1378万元,享受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270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01人,支付养老金2496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791人,基金累计结余666万元,为136人发放了保险。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310人,年末享受失业保险人数206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759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120人,基金收入722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396万元。单位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单位从业人员达到14705人,同比增长7.5%。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达到11496元。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869元,增长1.8%。
【维护社会稳定压倒一切】一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年初,全县各级调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利津县关于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的预案》,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进行了明确分工;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信息排查网络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和重大事件; 实行责任制,对重点人员以及可能诱发大规模集体上访的矛盾纠纷案件,落实三级包案责任制,确保重点案件的调处化解。二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以实施信访工作“网底工程”总揽全局,认真落实各项信访工作制度促进信访工作的重心下移和责任下移。对初信初访实行“一案四处”和“四书”(《信访责任书》、《信访工作双向承诺书》、《信访结案报告书》、《上访答复意见》)制度,进一步提高初信初访的一次性结服率;实行信访排査制度,避免“有形访”的形成,变被动接访为积极预防;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处理信访问题、乡镇驻地集日联合接访和“五长”联合接访制度;实行下乡镇“预约接访”制度。三是开展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县“610”办公室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继续坚持“团结、教育、挽救大多数,打击极少数”和“深挖打击、教育转化、宣传揭批”三结合的工作方针,以“四个纳入”为总抓手,以落实责任制为重点,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教育转化攻坚和深挖打击的力度,全县处“法”斗争形势持续保持良好态势,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深入持久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全县政法各部门通力合作,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先后组织部署“春季严打斗争”、严打整治“夏季攻势”、“三打三防三整治”冬季严打会战和百名民警大巡逻活动等专项行动,有效地遏制了违法犯罪的发生,全县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五是继续坚持“油区治安重重之重”的方针。年初,印发《关于开展油区治安暨安全隐患集中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对非法“三小一点”和私接乱拉油田水电气现象及影响油区安全生产的部门和区域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重点整治。自5月初开始,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管线打眼盗油、破坏井口和单井管线盗油,盗窃油田水、电、气,破坏盗窃油田电力设施,非法收购、炼制、倒卖原油、非法“三小一点”等违法行为和问题进行治理,取缔收油点6处,窃气点9处,捣毁窃气塑料管线近万米。六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开展“治安防范年”和创建“零案社区、单位、村庄”活动,制定印发具体的创建规划、实施方案、考评标准和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了安全、文明的生产秩序。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信用利津”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信用利津”建设。3~5月份,先后在全县开展了“道德教育月”、投资软环境和“信用利津”集中整治活动,加大对干部信用知识学习的督査力度,举行软环境和信用知识考试,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活动,在全县上下营造 “讲文明、重诚信、谋发展”的浓厚氛围,组织全县各级文明单位干部群众参加全省“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大讨论知识竞赛。二是创造性地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结对文明共建”活动,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组织召开全县实施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以结对文明共建为重点,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协调推进,实现城乡文明的互动“双赢”;开展文明诚信一条街创建活动。出台《县委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文明诚信一条街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方案,建设工作全面展开。三是以窗口服务行业及执法执纪部门为主要对象,以政府提速、软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深化全岗位全行业规范化服务。枳极引导开展文明经营区、文明贸易市场及“‘五好’党员门店”创建活动。四是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创建。结合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大力宣传落实《利津居民道德规范》、《利津居民十不守则》,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争做文明新事、争当文明市民。五是好支书王友成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利津镇崔林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友成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在省、市各大媒体及《人民日报》、《乡镇论坛》等国家媒体刊播。编辑出版了《好支书王友成》一书,在县区及市直部分部门单位举办了“王友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市“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教育活动中将“王友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取得了良好效果。制作了王友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VCD光盘,发放到全市各基层党组织,为全市树起了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实践 “三个代表”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