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305
颗粒名称: 劳动和社会保障
分类号: C913
页数: 3
页码: 373-375
摘要: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内设办公室、社会保障股(加挂劳动工资股牌)、劳动争议处理股、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伤保险6个股室;下设劳动就业办公室、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处、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事业处5个事业单位。年底干部职工51人,其中局机关15人,下属单位干部职工36人。
关键词: 劳动 社会保障

内容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内设办公室、社会保障股(加挂劳动工资股牌)、劳动争议处理股、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伤保险6个股室;下设劳动就业办公室、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处、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事业处5个事业单位。年底干部职工51人,其中局机关15人,下属单位干部职工36人。
  【巩固“两个确保”】把“两个确保”工作作为机关头等大事来抓,将破产终结企业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职工全部纳入失业保障范围,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2004年,为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170万元,年底前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职工人数为574人,累计领取人数已达4496人;为离退休职工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为全县1435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1240万元,为1466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725万元,发放率均达100%。
  【职业技能培训】为全面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促进全县劳动就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县劳动局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劳动就业工作的着力点,认真实施《全县职业培训五年规划及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主要依托劳动力市场开展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借助县职业教育中心培训新生劳动力,督促招工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指导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指导和转移培训。2004年以来,组织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参加全县业务培训班2次和全市培训班1次,参训人员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22日至7月2日,会同各乡镇政府连续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8期,劳动保障部门安排人员授课, 主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指导、劳动法规辅导和劳务输出动员,乡镇政府组织本乡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部分有意外出务工群众参加了培训,培训人员1500余人。全年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共培训失业职工城镇失业人员16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433人。
  【劳动就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工作,定期召开全县劳动就业联席会议,就劳动就业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要求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统筹城乡就业,在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同时,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004年以来,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所的作用,不断增强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服务功能,通过组织县内企业招工,开展县外劳务输出,鼓励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多形式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1120人,其中,转移新增劳动力2597A,劳动部门直接组织县外劳务输出586人。同时,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协调建设、民政等部门,采取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办法,安置“4050”(指年龄在40-50岁之间)下岗职工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落实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扶持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开展技能培训,联系县内外企业, 安排有技术专长的下岗职工再上岗。全年共安置下岗职工1320人,其他城镇下岗人员10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8%,始终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针对县内企业招工困难的问题,在外引劳动力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先后与徐州、聊城、荷泽以及山西省的平定、盂县、河南省滑县等地进行了联系洽谈,以优惠政策招才引智。在徐州为利富德招进了48名劳务工。
  【社会保险】2004年,县劳动局扩大社会保险征缴面,促进劳动保障工作健康开展。逐步把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及城镇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养老保险征缴面。工作中三措并举,抓宣传,抓重点,抓执法。通过新闻媒体、会议文件、进厂入户宣讲等方式,广泛开展社会保险宣传工作,引导各类企业和从业人员积极参加社会保险;采取“重点突破,由易到难”的工作方法,在搞好调查的基础上,选定部分重点企业和业户,实施重点突破,带动其他;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检査,对拒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保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和单位,纳入劳动监察程序,依法责令整改。各项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开展,全年共收缴企业养老保险费1810万元,新扩面731人;收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2663万元,参保范围达到100%;收缴失业保险费188万元,新扩面1100人;收缴农村养老保险费40万元,基金滚存达670万元;收缴医疗保险费890万元,全面完成了各项保险扩面征缴任务。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积极推行工伤保险工作,通过积极努力,全县工伤保险工作于12月份正式启动,并完成了部分企业的参保登记工作。
  【劳动执法监察】一是进一步扩大劳动监督监察范围,把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招商引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全部纳入检查范围。二是开展劳动保护专项检査。先后两次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专项检查、劳动力市场专项整顿、维护未成年工和童工合法权益专项检査、职业技能鉴定专项检查、部分纺织企业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用人私招乱招、不办招聘手续、不签劳动合同、违法带资、拖欠工资、不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努力解决好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问题,重点解决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必须对工资支付作出明确规定。联合县建设局开展专项检查,对违反工资支付规定,恶意拖欠职工工资的依法査处。与县信访局等单位配合,对岀现拖欠问题的,及时介入,及时处理,全年共办案45起,追回工资75万元,案件处结率达100%,维护了全县稳定的大局。四是认真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和信访工作,及时公正地处结劳动争议和投诉举报案件,共处结劳动争议案件26起,涉及职工26人,为企业职工讨回经济赔偿81万元,按期结案率达到了100%。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会、企业家协会三方协调劳动关系会议制度,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矛盾纠纷,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仲裁】及时公正地处结劳动争议和投诉举报案件,全年共处结劳动争议案件26起,涉及职工26人,为企业职工讨回经济赔偿81万元,按期结案率达到了100%。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因工死亡的突发事件6起,依法为死者亲属协调处理死亡补偿金80多万元,及时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5

《利津年鉴2005》

《利津年鉴》(2005年卷),记述利津县辖区内2004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为方便实用,部分资料适当上溯或下延。

阅读

相关地名

利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