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队伍】县妇联内设组宣部、儿童部、权益部、办公室。有专职妇女干部4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科员1人。全县有9个乡镇妇联,1个县直机关妇联,43个县直妇委会,2个市场妇委会,510个村妇代会。乡镇妇联配有专职妇女干部10人。
[概况】2004年,全县妇女儿童工作者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妇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本着为党政分忧,为妇女解愁,为稳定岀力,为发展立功的原则,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被省妇联、省绿化委评为省级“三八绿色工程”先进集体。
【妇女组织建设】开展“农村妇女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制定下发了《农村妇女组织工作建设年实施意见》,修改完善了《2004年度乡镇妇联工作量化指标及考核办法》,为全县妇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加强城镇妇女组织建设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妇建工作,调整充实了县直妇委会3个;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妇女组织建设,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建立妇女组织21个,妇女工作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打造’学习型’团队、争做'学习型’妇女干部活动”,举行了“我爱东营,我爱妇联”读书演讲比赛,形成了讲学习,讲实践,团结奋进,充满激情的“学习型”组织。3月,利津县妇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李月英主席代表利津县妇联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作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妇女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新利津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利津县妇联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
【儿童工作】继续开展“救助孤贫儿童,争做热心妈妈”活动。向社会发出了“人人献岀一份爱,培育春蕾展异彩”的倡议书,全年有近60名贫困儿童通过春蕾计划得到了救
助。表彰了部分优秀春蕾女童,并进行了书面交流。积极组织“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实施,不断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办了“素质教育报告会”,聘请石油大学李逸龙教授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素质教育问题做了报告,200多名家长参加了报告会,并进行了现场咨询。县妇联联合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少年儿童创新设计作品大赛”,参加了“全市小公民道德建设成果展”。联合县电视台、县教育局开办“与孩子一同成长”栏目,与2004年全县文理状元和部分高考学生对话交流。乡镇妇联开展一系列活动,推进妇联工作。刁口乡妇联联合学校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开展“整顿校风校纪,加强文明建设”、“净化校园,美化心灵”等专项教育活动和“讲文明、树新风”百日创优活动。多种形式的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维权工作】一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平安东营”活动建设,在全县开展“建设平安利津”法制宣传活动。县乡妇联进村入户,宣传法律知识,送法上门。通过举办法制培训班,讲解大量法制案例等形式,强调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重要意义,并利用案件陪审、法律援助等方式帮助妇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全年县乡妇联共接待妇女群众来信来访14人次,处结率达到100%。县妇联与京华医院协调,组织县乡妇女1000余名进行了义务健康查体,为妇女做好事,受到了广大妇女群众的好评。部分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刁口乡针对当地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联系医务工作者到海铺等偏远地带进行了义务健康査体,同时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
【“双学双比”活动】一是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增收项目。结合“村庄绿化工程”,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种植速生杨、冬枣等经济树种。县乡妇联切实把好选址、进苗、种植、养护四关,加强督导力度,以村庄、街道、庭院等绿化为重点,推广种植速生杨、白蜡、冬枣等各类树木79175株,23个村全部超额完成任务。二是狠抓培训,增强致富能力。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女子农函校、农函班作用,进一步健全科技培训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每次培训前,县乡妇联都深入农户进行走访,了解他们所需要技术及信息,确定培训内容,并在每次培训后走访调査农户对培训内容满意程度,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下一次培训的参考。2004年,县乡妇联举办各类科技培训56期,培训妇女74426人次,举办棉花种植技术等培训班3期。各级培训班的举办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妇女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三是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截至年底,全县累计建立“三八”科技示范基地17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刁口乡新建“三八”刺参养殖示范基地,义务为周围渔民提供示范、培训服务,带动了全乡20余名妇女从事刺参养殖业,直接经济效益达数万元。
【“巾帼建功”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岗位明星”争创活动,统一制定了巾帼文明队管理办法和活动任务目标,使巾帼文明队活动有章可循。将“巾帼建功”活动扩展到党政机关、科教文卫、各大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社区,对省市县各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和新争创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在全县巾帼文明示范岗中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组织开展了“岗位练兵”知识竞赛,下发知识竞赛题500余份。在“三八”节期间表彰巾帼文明示范岗8个,岗位明星7名。组织并参与了全县“环保”知识竞赛,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通过巾帼文明示范岗争创活动的广泛开展,有力地调动了城镇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三八”妇女节期间,县妇联举办了庆“三八”庆祝表彰大会,全县科级女干部、乡镇妇联主席、县直妇委会主任、女工委主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家属、各类先进典型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县委书记郭丰璞到会对全县妇女提岀希望和要求。会上对评选出的50户“五好文明家庭”、50个红旗妇代会进行了表彰。各乡镇妇联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纪念活动。消夏晚会期间,县妇联积极组织广大妇女在凤凰广场学练建身操,引导她们崇尚科学文明的健康方式,有效的烘托了晚会气氛。“八一”建军节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号召广大军人家属争做军人好母亲、好妻子。活动期间,评出军人好母亲7名,军人好妻子4名。
【“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制定下发《利津县妇联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县开展“三个一”活动,向参与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的每一户村民下发了“净化居室、美化庭院”活动标准,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行动起来,美化生活、生产环境。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实行“三榜定星”,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挂牌,及时摘星。召开小康文明村建设“三个一”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通报情况,提出要求。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县参与创建活动的25个村,80%的户达到十星级文明户标准。各乡镇妇联也以市县小康文明村做为重点加强基地和阵地建设,培养自己的典型。
【信息宣传工作】2004年,全县对外宣传录用稿件77篇,其中,中央电视台播出巾帼人物1个,中国妇女网录用信息2篇,《中国妇运》录用信息1篇,山东卫视、山东农科频道播出巾帼人物1个,山东齐鲁频道播出选送儿童节目一个,《山东妇女》录用信息2篇,市广播电台播岀新闻16条,《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录用49篇。
【城镇妇女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与劳动、人事等部门协作,大力推进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工程。5月10~22日和5月31日至6月4日,县妇联先后举办市场营销、网络知识培训班2期,并举行了就业洽谈会,联系有关用人单位与学员进行双向选择。全年安置学员70余名,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有序转移。二是联合县劳动局为下岗妇女举办下岗失业妇女技能培训班,为再就业打下技术基础。三是注重做好已就业和已实现非农转移人员的随访工作,及时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2004年共实现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2260名,下岗女职工再就业60名。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4月份,组织乡镇妇联主席,县直有关部门妇委会主任、女民营企业家、女个体大户近30余人参观考察南方民营经济发展经验和小工艺品制作流程;8月份,带领部分村妇代会主任20余人到潍坊市坊子区进行了家庭式纺织产业参观学习,努力为城乡妇女打造“三创”平台。8月份,在刁口乡召开了“全县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经验交流会”,各乡镇就各自在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张燕燕薛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