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垦利年鉴》2004》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218
颗粒名称: 气象
分类号: P4
页数: 2
页码: 361-362
摘要: 2003年,垦利县气象局现有干部职工13人,内设业务科、产业科,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6人。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的气象测报、预报、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科技产业等。
关键词: 气象 气象条件

内容

2003年,垦利县气象局现有干部职工13人,内设业务科、产业科,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6人。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的气象测报、预报、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科技产业等。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2002~2003年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气候特征】垦利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2度,极端最高气温35.7度,极端最低气温-11.8度。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秋季,表现为春旱、夏涝、秋涝。无霜期日数212天,年日照时数2411.9小时。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春季多东北风,秋季多西北风。
  【气象基础业务】基本气象业务是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农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
  【防雹增雨工作】2003年,有“三七”高炮10门,分别设在垦利镇、郝家镇、西宋乡(2门)、董集乡、永安镇、黄河口镇、胜坨镇的胜利工作区、宁海工作区、黄河口镇的建林工作区。2003年3月,又筹款购置了一套火箭增雨系统。每个炮点配备1名炮长和3名炮手,由垦利县气象局负责人员培训和作业指挥。2003年人工影响天气,为农业防灾、减灾作出了重要贡献。
  【气象科技产业】施放庆典气球、彩虹门;避雷设施安装、设计、审批与性能检测;楼房和高大建筑物工程验收;“121”自动答询,电视天气预报广告。
  【主要气象灾害】2003年4月26日5时30分至6时,受高空低槽影响,郝家镇、董集乡部分村庄遭受冰雹袭击。董集乡十八个村先后两次遭冰雹袭击,冰雹密度55至85个每平方米,如豆粒大小,受灾面积23416亩。其中,小麦受灾6326亩,减产5成,减少收成253万斤,直接损失151.8万元。棉花受灾17090亩。其中,播种面积7090亩。薄膜、种子、农药损失85万元。大棚8个,损失1.6万元,累计损失238.4万元。郝家镇大务、吴杨、樊家、北张等村也遭受两次不同程度的雹灾,冰雹密度50〜80个每平方米,如豆粒大小,受灾面积1500亩,重灾850亩,棉芽、薄膜受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6.6万元。两乡镇累计经济损失255万元。
  7月27-31日,受付高外围云系和北方南下冷空气影响,全县出现强雷雨天气,本站过程降水100.2毫米,全县有6个乡镇过程降水超过100毫米,西宋乡和胜坨镇胜利工作区过程降水超过160毫米,达到了大暴雨量级。受其影响全县7个乡镇全部受灾,面积达到98433亩,经济损失2077.23万元。其中,成灾面积53473亩,损失1672.23万元,绝收面积4000亩,损失405万元,受灾人口123546人。损坏房屋16间,损失6.56万元,倒塌大棚10个。
  10月10-12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全县出现大风暴雨天气过程,本站降雨量95.7毫米,各乡镇平均降雨量85.4毫米,风力达8至9级,阵风10级,出现了风暴潮,持续时间达48小时之久。在这次过程中棉花被水淹7.83万亩;玉米受灾250亩;水稻受灾6750亩,不同程度倒伏,被水淹泡;小麦15150亩被泡种,6000亩影响适时播种;800亩冬枣、2980亩瓜果、2900亩蔬菜受灾;31栋大棚被毁坏;其它农作物受灾12900亩、房屋倒塌261间、受灾人口约4.8万人,全县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3200万元。

知识出处

《垦利年鉴》2004

《《垦利年鉴》2004》

《垦利年鉴》(2004)较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了2003年垦利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展现了全县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业中的新成就、新创造、新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垦利年鉴》(2004)的出版将进一步坚定全县上下加快发展、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士气和斗志,促进垦利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更好地了解垦利、关注垦利、研究垦利、支持垦利提供了全面、系统、翔实的权威性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垦利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