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垦利年鉴》2004》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056
颗粒名称: 建置区划
分类号: K901.9
页数: 1
页码: 47
摘要: 垦利域地,由西汉以后黄河淤积退海而成。县域西部,元末明初已有居户,大部分村落建于明、清两代。县域东部,20世纪初始有人烟,大部分村落形成于30年代,有的村庄则在40年代解放后始成。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建置区划

内容

【历史概况】垦利域地,由西汉以后黄河淤积退海而成。县域西部,元末明初已有居户,大部分村落建于明、清两代。县域东部,20世纪初始有人烟,大部分村落形成于30年代,有的村庄则在40年代解放后始成。
  1941年9月,垦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为建置之始。1943年,垦区正式称垦利县,此名因县域曾被称作垦区和利津洼而得。之后,行政区划变动频繁。
  【区域位置】垦利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最下游入海口处。其位置为东经118°15'00”~119T5'54",北纬37°24'37”~38°10'00"。县域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长55.5公里,东西宽96.2公里。东濒渤海,西北与利津县隔黄河相望,南接东营市东营区,东北部与东营市河口区毗邻。县属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2003年,垦利县辖垦利镇、胜坨镇、郝家镇、永安镇、黄河口镇5个镇,董集乡、西宋乡2个乡,垦东、红光渔业2个办事处。有332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民委员会。

知识出处

《垦利年鉴》2004

《《垦利年鉴》2004》

《垦利年鉴》(2004)较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了2003年垦利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展现了全县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业中的新成就、新创造、新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垦利年鉴》(2004)的出版将进一步坚定全县上下加快发展、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士气和斗志,促进垦利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更好地了解垦利、关注垦利、研究垦利、支持垦利提供了全面、系统、翔实的权威性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垦利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