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972
颗粒名称: 食品药品监督
分类号: F763
页数: 3
页码: 207-209
摘要: 主要负责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情况进行行政监管以及对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对重大事件的处理
关键词: 食品 药品 监督

内容

【概况】 垦利县药监局成立于2004年2月8日,11月29日职能调整后更名为垦利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有工作人员10人,下设办公室、业务室、稽查队、药检所四个职能科室。主要负责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情况进行行政监管以及对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对重大事件的处理,承担县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目前,全县涉药单位450家。其中,医院15家(油田3家)、诊所、村卫生室372家、企事业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63家。
  【药品监管工作】建立基层药品监管网络和联席会议制度为强化药品市场的监管,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2004年3月5日,在全市率先成立垦利县药品监管协管网络,各乡镇、办事处和社区管委会组建起协管站,聘请站长、副站长各1人,站长由分管药监工作的乡(镇)办事处领导担任,副站长由乡镇卫生院院长担任,各乡镇工作区设义务协管员,协管员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担任。同时明确了站长、副站长、协管员的职责和义务,公开了举报电话。共建协管站10个,聘请站长、副站长、协管员54人。同时为了加强对药品监管的监督和协调工作,聘请县人大、县政协、纪委3名领导为工作顾问。与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工商局、县物价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7部门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促进药品监管工作。
  开展各类药品(医疗器械)监督检查2004年,局党组深刻认识到药品的特殊性和假劣药品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性,加大药品监管力度。一是在元旦、春节、五一黄金周期间,开展全县药品市场整顿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监督检查方案,召开涉药单位会议,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与卫生、质检、工商等有关部门配合组成联合执法组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特别是对人口密集的学校、城镇、旅游沿线涉药单位进行检查。二是按照市局工作重点和十项检查内容,重点对农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店、乡镇卫生院的药品购进渠道、购进记录、购进证照和发票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抓好治理,本着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引导和规范。三是开展保健品店、眼镜店非法经营医疗器械、隐形眼镜、护理液的专项检查,对违法经营者进行取缔、没收、罚款、限期整改等行政处罚。四是开展毒麻药品、精神药品专项检查。五是开展集体打击制造邮售假劣药品活动。与邮政、公安联合出台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分别到7个乡镇召开协管员会议,张贴通告,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共计出动执法人员963人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96家,药品经营企业21家,药品生产企业1家,保健品店、眼镜店30家,取缔无证经营药品业户(保健品店、眼镜店超范围经营)10家,立案8起,结案8起,罚款8550元,没收药械132个品种,货值1.3万元,封存非法渠道购进的药品2320余元,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46份。
  提升药品仓储水平,完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毁型工作2004年,为确保药械质量、变事后处罚为事前帮促,帮助涉药单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出台《垦利县医疗机构药械管理指导意见》和《垦利县医疗机构药械工作评价标准》。4月14日,组织乡镇卫生院长外出参观学习。5月12日,召开各院院长会议,制订药品仓储设施标准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购进销毁制度和办法。7月7日,垦利县药品管理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管现场会在黄河口中心卫生院召开,县领导及市局领导亲临会议进行指导,各医院院长及药剂科主任到县医院、县二院、黄河口中心卫生院观摩学习药品采购、验收入库、仓储设施改造与药品储藏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的经验,会议达到了学习先进,鞭策后者,提高整体水平,把事后处罚变为事前帮促的目的。
  药品法律法规的培训宣传工作一是做好辖区内涉药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编印《垦利县药品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教材》,出台关于加强涉药人员继续教育的文件,利用10天时间共17个场次对全县涉药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通过学习使他们掌握了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增强了依法经营、合法经营的法律意识,提高了自觉抵制假劣药品和不合理购进药品渠道的能力。举办大型宣传活动5次,发放明白纸15000份,对《药品管理法》、《药品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法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开展义务咨询普及药品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安全用药意识。二是认真做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建设和人员培训,两次对各监测站站长及有关人员进行培训,请专家授课,讲解 ADR监测工作的报卡填写和特殊药品的管理。三是积极撰写稿件,共发表文章45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29篇,其中中国医
  药报3篇,人民日报1篇,省级刊物6篇,市级刊物19篇),在县府办《参阅件》上以《狠抓机制创新,规范市场管理,全县药品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题进行了介绍。
  建立了ADR监测网络2004年5月12日,召开院站长会议,公布了监测站负责人,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学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程序和监测管理办法,成立了垦利县ADR总站,下设15个ADR监测站,下达不良反应检测指标,并统一制作监测站牌子,各医疗单位按时上报不良反应报告卡。目前,通过监测上报不良反应监测38份。结合10项检查,对分配的抽验任务按规定进行抽样,共抽样88份,超额完成了抽样任务。
  认证工作2004年,药品批发零售企业GSP认证时间紧、任务重,药监局制定有关措施,在自愿基础上严格监督,积极帮促。全县1个批发企业及连锁零售店,8个单体零售药店已通过省局GSP认证,认证率100%。结合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在涉药单位积极开展争创文明药店(房)活动,全县的6家零售药店被市文明委表彰为“文明城信药店",有2家医院被评为“文明诚信药房”。全县医药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市场监管有了明显的改善,药品质量得到保障。
  在个体医疗机构中建立自律组织,2004年,针对全县个体诊所面广量大,信息不畅、沟通不便,监管和帮促困难的实际,在个体医疗机构中建立了药事管理组织,成立了7个自律协会,每个协会推选1名威信较高、组织能力强的人为召集人,定期或不定期召集会议,传达国家药监方面有关方针政策,召集区域内有关人员自觉学习法律法规和药监局的要求,并开展了“自觉从合法渠道进药,抵制假药劣药”的大型签名活动。通过建立自律机制,增强了自律意识。
  进一步规范个体诊所用药目录备案2004年,按有关规定,个体诊所必须按规定使用药品,才能避免滥用、不合理使用药品的行为。年初,与卫生局联合下发了《个人设置的门诊部、诊所用药目录备案》文件,规定全县个体门诊部、诊所自8月1曰起使用的药品都要在用药目录备案表范围内。
  【机关管理】2004年,以开展“创五型机关,树药监形象”和“机关规范化管理及作风建设”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机关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在认真学习市局和县委、县政府有关管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药监局实际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执法规范化等制度40多项。设立监督台,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开辟政务公开栏,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廉政建设情况、工作进展情况、车辆耗油量等及时公开,提高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在市局组织的“创五型机关,树药监形象”演讲比赛中,取得比赛最高奖项“组织奖”。
  【搞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督】2004年11月29曰,垦利县药监局更名为垦利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增加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的综合协调监管职能。职能调整后,积极探索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综合监管的方法,切实履行好综合监督、组织协调、重大事件处理的职能。一是成立县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拟定协调委员会职责、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职责、成员部门职责、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二是召开协调委员会第1次会议,对元旦、春节期间的食品药品市场集中整治进行了部署。三是对局中层科室的职能进行调整,成立了食品综合协调监察股,做到食品安全工作有领导分工,有办事机构,有规章制度,有落实措施。

知识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垦利区2016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全貌,反映了垦利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