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963
颗粒名称: 工商管理
分类号: F20
页数: 5
页码: 184-188
摘要: 检查农资经营业户162户,抽查各类农资商品862个品种,查处农资违法经营户23户,查获劣质化肥16吨。
关键词: 经济管理 工商管理

内容

【概述】2004年,垦利县工商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工商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创新为先导,以规范为主线,以效能监察为总抓手,突出服务经济发展、市场监管执法和干部队伍建设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扎实苦干,实现了全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全年累计注册登记私营企业769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320户。国有集体企业发展到434户。其中,法人企业164户。加大对市场的专项整治力度,先后对节假日市场、农资市场、成品油市场、集贸市场等进行了全方位整治。全县工商系统共出动检查人员900余人次,检查各类商品经营户850户、47个市场以及20多个加油站、点,立案查处制假售假案件4起,捣毁各类制假售假窝点4个,依法取缔违法经营的“黑网吧”4户,规范小轿车经营单位4家。查扣假冒白酒1200箱、假冒青岛啤酒270箱、劣质及过期奶粉419袋、劣质饮料70余箱、网吧经营用计算机25台及互联网接入设备一宗。检查农资经营业户162户,抽查各类农资商品862个品种,查处农资违法经营户23户,查获劣质化肥16吨。乡镇首集市场改造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总硬化面积63004平方米,总投资336万元。全面组织实施了肉菜粮检测工程,年内抽检各类农副产品1200个批次39400类商品,对检测不合格的48种商品责令退市。强化合同管理,对全县1345家企业进行信用分类管理,推荐和评选了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7家,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40家。充分利用合同监管职能帮助企业建章立制,融通资金,规范签约行为,全年共办理抵押物登记26件,抵押物价值8.9亿元,主债权金额5亿元。帮扶全县36家龙头企业免费为农民供种,与2.8万户农民签订定单,合同资金额10多亿元。调解合同纠纷18件,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积极帮助企业通过商标战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年内新注册商标29件,有2件商标评为省著名商标。全年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452起,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8万余元。全年共受理各类维权投诉案件49起。其中,代理参与诉讼的25件,非诉讼调解24件,为会员挽回经济损失260多万元。先后投资235万元,对计划投资建设的黄河口工商所、永安工商所、胜坨工商所进行了建设改造。
  【市场建设与管理】2004年,首集市场改造二期工程是市、县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根据市、县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各有关单位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狠抓落实,于8月13日工程全面完成。全县总硬化面积63004平方米,投资达336万元。黄河口镇市场改造面积为20000平方米,完成地面硬化20000平方米,总投资113.83万元。郝家镇市场改造面积为14000平方米,完成地面硬化16000平方米,总投资116.60万元。董集乡市场选址在600米商贸城以南,市场改造面积为14000平方米,完成地面硬化14004平方米,总投资128万元。西宋乡市场改造面积为12000平方米,完成地面硬化15000平方米,总投资95万元。
  2004年,在市场管理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市场规范化管理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工商局的要求,重点抓各首集及天天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根据全县市场运营状况,对农贸市场卫生、占道经营、乱摆乱放重点区域实行了责任分工制度,对各类市场经营摊位实行划行归市,指定专人对卫生死角及占道经营区域加强管理。同时充分发挥经营户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作用,组成了由市场管理人员任队长的市场卫生、摊位管理值勤队,实施分摊位、分区域管理,及时督促卫生清洁员清扫市场垃圾,做到农贸市场垃圾日产日消,制定卫生管理制度,保证了良好的环境卫生。针对集市市场占道经营情况,采取联合执法的办法,对集贸市场进行统•执法管理,对占道经营区域进行重点整治,对拒绝管理的经营者采取措施依法处理。工商所负责大集日常管理,主要是解决集贸市场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确保了道路畅通,共清理乱摆乱放摊位510个。二是积极开展食品市场的监管工作。将社会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质量问题列为查处的重点。重点检查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相关的生县长陈泽浦(前左一)陪同市长刘国信(右二)到垦利检查“肉菜粮放心工程”活资料,重点打击无照经营行为和制假售假行为。全年共组织3次大规模的市场检查活动,出动执法车辆148余车次,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各类大小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食品批发(零售)店、农村小摊点等食品经营单位1952家(户),查扣劣质奶粉419袋(箱)、劣质奶饮料70余箱,假冒白酒1200箱,假冒青岛啤酒270箱,涉案物资总货值达4万余元。三是深入开展禽流感防治工作。深入全县乡镇集市,向广大经营者宣传禽流感的疫情情况,阐明禽流感疫情的危害,要求经营禽类及其肉制品经营业户,严把家禽上市关,对出现异样的家禽坚决不采购、不销售,并及时向工商部门上报情况。充分发挥12315举报热线电话的作用,广泛发动群众,举报违法销售病死家禽的行为。组织力量对全县各类市场内从事经销、宰杀各种禽类及其制品的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共检查禽类及其制品经营单位26家,检查防治禽流感用品经营单位3家,查处非法经营单位1家。四是加强粮、棉市场的管理。做到领导、认识、责任、监管、制度五到位。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督相结合,以维护棉农合法权益为核心。对棉花市场中违法违规现象进行立案查处,查处棉花违法案件26件。五是对违法捕猎和经营野生动物市场进行专项治理。对未领取营业执照或超越经营范围从事和经营野生动物的进行整治,对违法捕猎和经营野生动物销售的个人进行严厉查处,检查各类市场47处,检查饲养等企业1家,查处利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及广告中有“野味”字样的企业13家。六是深入开展“红盾打假护农”专项行动。成立专门的农资市场稽查队,采取科室所配合、上下联动的执法模式,对全县的农资经营户进行了“拉网式”清理检查。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62家,抽查各类农资商品862个品种,查获劣质化肥16吨,立案查处各类农资违法经营行为23起。七是做好农产品监测工作。肉、菜、粮放心工程是2004年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根据上级的安排,成立了肉菜粮放心工程领导小组、肉菜粮检测站,保证了人员、资金、设备、车辆四到位。在局机关办公楼建立了面积为20余平方米的化验室,配齐了南京产的绿星农药残留检测设备。有16人次参加市局组织的肉菜粮放心工程检测培训,各基层所配备农药残留、面粉吊白快,猪肉注水速测设备。确定兴隆农贸市场和双河大集为全县肉、菜、粮放心工程试点市场,各工商所确定乡镇首集和天天市场为此项工程开展的着重点。每天对零售市场进行30个批次的农产品检测。年内共抽查各类农副产品1200个批次计39400类商品,对检测发现不合格的48种商品责令退市。通过检测,水发货甲醛超标现象得到了有效遏止,检测结果表明,水发货甲醛含量超标检测的合格率为100%。
  【企业登记管理】2004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320户,注册资金13280万元,从业人员13680人,同比增长0.3%、34.3%和57.5%;私营企业发展到769户,注册资金93677万元,从业人员12130人,同比增长25.2%、60.7%和34.9%。其中,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元的大型私营企业14家,注册资金超过500万元的39家,注册资金超过100万元的205家。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44548万元、销售收入88706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481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2.8%、92.1%和90.6%。国有集体企业发展到434户,注册资本128016.67万元。其中,法人企业164户。全年接受客户咨询服务1500人次。
  【打假专项活动)2004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安排,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下打假专项活动:一是根据县府的统一安排,4月底,开展了食品、药品、农资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个体、企业、市场经营者2000余户进行了检查。查扣各类黑名单奶粉318袋,查扣各类过期奶粉111袋,各类假劣饮料70余箱,货物总值达4000余元。对1200余箱白酒实施了封存措施,查扣白酒70余箱,查扣啤酒270箱,涉案总货值达5万余元。检查各类农资经营户20余家,对其中的3家经营不合格复合肥的经营户进行立案查处,查扣各类复合肥20余吨,对6家经营台帐不健全的经营户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书。二是认真开展以夏秋时令食品整治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查扣各类不合格食品、饮料30袋(瓶),查扣各类不合格奶制品500余袋(箱),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0份,货物总值达5000余元。三是开展打假保双节活动。检查经营户800余户,取缔无照经营5户,对25户下达了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查扣假冒白酒195箱,酒类包装箱29捆,制假瓶盖1万余个,其它各类“三无”饮料5箱、不合格月饼16盒、变质月饼35公斤,过期食品一大宗。与公安部门联合查处了一起无照加工月饼、蛋糕的黑窝点。当场查获劣质月饼1000公斤。四是对全县销售假劣植物生长剂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先后对55家农药经营户进行了地毯式检查,查封假劣植物生长剂18箱(每箱12瓶),过期“飞铃”牌乙烯利2瓶。
  【经济合同管理】2004年,共办理抵押物登记26件,抵押物价值8.9亿元,主债权金额5亿元;帮扶全县36家龙头企业免费为农民供种,与2.8万户农民签定了定单,合同资金额10多亿元;培训企业负责人120人次,出动宣传车两部,散发宣传材料15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6500余人次;立案查处合同违法违章案件18件,调解合同纠纷18件,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开展了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及公用企业专项检查活动,共检查企业75家,检查合同份数3630份,合同金额18900万元;对全县1345家企业进行了信用分类管理。
  2004年垦利县“守合同、
  重信用”企业名单
  省级(7个)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垦利县新型电力器材厂
  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营市东辰集团有限公司
  胜利油田钻井五公司劳动服务公司
  东营市腾达建安有限责任公司
  钻井农副业公司东方合金铸造厂
  市级(40个)
  东营市中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胜利电器厂
  山东省垦利县化肥厂
  东营市环宇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胜利油田垦东实业有限公司垦利县远大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胜利油田集兴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分公司
  垦利县电业局
  东营市联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东营市德邦皮革有限公司
  东营市角洲石油助剂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明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东营垦利曦光化塑有限公司
  垦利县水利工程公司
  东营市万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东营市垦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烟草有限公司垦利分公司
  东营市海鹤肉制品有限公司
  东营市天霸化工有限公司
  东营市一棵树酒水有限责任
  公司
  东营市振东轮胎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县海龙家具厂
  山东垦利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县利龙建筑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东营市挪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县通达化工有限公司
  垦利县永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东营市黄河王酒业有限公司
  东营万得福植物蛋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通信公司垦利分公司
  东营东辰建筑安装有限责任
  公司
  东营华诚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东营市长明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县社会福利厂
  东营市垦利县坨东实业有限公司
  山东天轮钢丝股份有限公司
  垦利县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鑫瀚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垦利汽车工业贸易公司
  东营市新博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商标广告管理】2004年,开展对医疗广告的清理整顿,撤换不合格医疗广告7条,规范了医疗广告市场秩序。狠抓户外广告的登记备案工作,共对70件户外广告进行登记备案。对全县的广告经营单位进行年检,实检企业17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6家,广告兼营单位2家,广告经营个体户9家,年检率达到100%。加大对媒体广告的监测力度,共对7000余条媒体广告进行监测,违法广告得到了有效扼制,较好地维护了广告市场秩序。
  2004年,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山东省著名商标。分别推荐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垦利酒厂、东营市挪亚实业有限公司、东营市海鹤工贸有限公司参加山东省著名商标的评定,东营市挪亚实业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著名商标的再认定,山东省垦利县酒厂的“碧海缘”商标被评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为保护商标专用权,制止商标侵权行为,加大对知名商品的保护力度,制订《垦利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实施方案》,查处万元以上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案件2件,没收侵权物品一大宗。年内新注册商标41件,变更2件。加大商标广告执法办案力度。全年共办理商标广告案件77件。
  2004年垦利县省著名商标
  “挪亚”商标---东营市挪
  亚实业有限公司
  “碧海缘”商标——山东垦
  利酒厂
  “万全”商标——中国万达
  股份有限公司
  【消协工作】2004年,垦利县消费者协会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中消协提出的“诚信维权”年主题,受理消费者投诉案152起,接待咨询880人次,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6万元。在新闻媒体发布消费警示7条,组织企业参加省局等部门组织的2004年名优产品博览会。
  6月16日,省消协、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8单位联合开展山东省第五届消费者满意单位评选活动。由符合其10项条件的企业自愿报名参评。经过审核、考评、考核、评审、公示等评选程序,最终垦利县有5家企业荣获山东省第五届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10月29日,在济南山东会堂隆重召开表彰大会,由省领导为获得荣誉称号的单位颁发“山东省第五届消费者满意单位“牌匾和证书,并在大众日报等有关媒体进行了公告宣传。
  2004年垦利县省消费者满意单位:
  山东垦利酒厂
  山东省通信公司垦利分公司
  中国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营万德福植物蛋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张泮明)
  国有资产管理
  【概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管理职能相应发生了变化。1992年7月,经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归财政局管理(副科级)。2002年3月,经垦利县党政机构改革,县国有资产管理局改为县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为县财政局的内设机构。2004年,根据上级意见,在局内部机构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与经济建设股合并,国有资产管理业务划归经济建设股。在日常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始终以维护全民利益为己任,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监督、资产评估处置等职能,切实管好用好全县国有资产,充分发挥资产效用,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
  【资产评估管理】2004年,按照《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重大经济事项,在收到有关单位的核准申请和中介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就资产评估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核,严格限时办结,及时下达核准文件。抽调有关人员,认真做好县广播电视局、化肥厂、原高盖镇等部门的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的核准、备案抽查等工作,对国有资产进行了产权界定,并下发了核准文。
  【资产处置管理、公物拍卖市场管理】鲁政办字[2004]58号文件中,指定东营市辖区内的山东东营黄河口拍卖有限公司、东营鑫泉拍卖有限公司、东营滨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3家为东营市的公物拍卖公司。2004年,县国资办严格按《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购置及处置程序的通知》(垦财国〔2003〕2号)、《关于县直行政事业单位机动车处置程序的通知》(东财国〔2003〕3号)文件要求,切实加强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公物处置管理,坚持到指定的拍卖行进行公开拍卖,并做好拍卖会现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拍卖信息定期反馈制度,及时通报拍卖资产信息。一年来,公开拍卖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及公、检、法罚没的无主车59辆,成交价197万元,比保留价159万元增值38万元,实现了公务用车处置的公开、公平、公正,保证了国有资产增值。

知识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垦利区2016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全貌,反映了垦利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机构

垦利县工商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