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955
颗粒名称: 司法行政
分类号: D916.1
页数: 3
页码: 162-164
摘要: 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十送十创奔小康”活动先进单位,总结培植的创建零案村12345工作法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奖,被东营市司法局荣记集体三等功。
关键词: 司法 行政

内容

【概况】2004年,垦利县司法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平安垦利” 为中心,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
  司法人员到集市进行法律宣传规范、促公正,抓诚信、促发展,抓队伍、树形象,紧紧围绕全县的工作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水平,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为建设“平安垦利”和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十送十创奔小康”活动先进单位,总结培植的创建零案村12345工作法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奖,被东营市司法局荣记集体三等功。
  【普法工作】2004年,制定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由县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到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单位,指导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制定“送法律,创遵纪守法零案村”年度工作计划和“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实施方案,促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制定《关于开展建设“平安垦利”集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发放到各乡镇、办事处、县直部门、单位,把3月定为建设“平安垦利”法制宣传集中宣传月。3月5日,组织县直各部门、单位30余个在人民保险公司以北、集贸市场口以南,利河路两侧设立宣传站(点),集中宣传各专业法。活动中,县直25个部门单位在办公楼前、主要街道路口制挂了宣传横幅,出动宣传车30余车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各乡镇也结合各自的实际,在3月5日前后,利用各种形式在集贸市场等人员集中地段进行了宣传。6月,组织土地、教育、林业等部门及律师到永安镇、董集乡进村入户和大集进行法律宣传,为村民解答法律咨询。12月4曰,开展了大规模的“法制宣传曰”活动。
  为提高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县财政局联合举办了《政府采购法》知识竞赛;与县人事局、县政府法制办联合组织“国税怀”《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6月25曰,组织各部门单位的200余名普法骨干在垦利宾馆中心考场进行了《行政许可法》知识考试,各单位设分考场组织其他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考试。
  结合“平安垦利”、“小康文明村”活动的开展,4月21〜23日,组织县局业务股室负责人、乡镇司法所人员到全县确定的18个创建“小康文明”重点调度村进行“送法下乡”,在村两委大院门口挂法律援助工作点的牌子,并将法律援助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等内容制成展板,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便于弱势群体寻求法律援助。帮助指导村委建立普法、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村民学法用法档案,促进农村的法制化、民主化建设进程。
  为迎接省市的普法验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组织整理普法档案80多卷,推广依法治理典型20多个,组织全县普法典型材料20余份,并用简报的形式在全县推广。
  【公证工作】2004年,进一步加大公证改革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办证责任制和错证追究制,定期对公证质量进行评查和自查。在全市组织的公证卷宗检查中,公证卷宗合格率达100%。保全证据、现场监督和合同(协议)公证全部实行了要素式公证书格式,保证了公证质量。连续为县里的几个大型项目拆迁进行各种公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内公证处办理经济、民事合同公证560件,涉及金额3200万元,接待来访1400余人次,避免挽回经济损失450余万元。
  【律师管理】2004年,在全县律师队伍中开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通过学习动员、自查自纠、集中查处、建章立制、整改验收五个阶段,使律师诚信执业、服务为民的观念得到强化,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平安垦利”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积极组织开展信用律师所创建活动,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律服务,依法办案、文明服务,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建立法律顾问点11家。其中,为政府担任法律顾问6家。代理经济、民事案件22件,刑事辩护案件1件,代写法律文书2684份,办理非诉讼法律案件7件,解答法律咨询5504人次,索回赔欠款12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265万元,业务收费9.43万元。
  【法律援助】自县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以来,各种现代化办公设施配备齐全,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工作规范,高效运转。2004年,在全县确定的18个创建“小康文明”重点调度村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点,在村两委大院门口挂上了法律援助工作点的牌子,并将法律援助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等内容制成展板,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便于弱势群体寻求法律援助。同时组织法律援助中心律师按时参加“五长”联合接访和县级领导接访,积极参加信访案件的处理,为党委、政府依法处理信访案件当好参谋助手。一年来,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法律援助申请46件。其中,民事案件40起,刑事案件6起,全部处理结案。
  【基层基础工作】2004年,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举办司法调解员培训班一是健全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加强规范化调委会建设,健全调解组织网络。认真做好开发区、社区管委会的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在较大的非公有制组织中建立民调组织,深入乡镇、村庄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调解组织“四统一”(调解员证、调委会标牌、调解徽标、调委会印章)和“四落实”(组织、工作、制度、报酬)比例,为全县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各级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7件,调处成功率达96%以上。二是加强调解员的培训。由县局负责对各乡镇、管委会调解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各乡镇司法所、开发区调委会、社区调委会负责对本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提高了调解质量。三是完善调解制度。指导各级调解组织建立完善学习、排查、调处、回访、反馈、备案等工作制度,实行村(居)每周、乡镇每半月、县每月进行一次矛盾排查制度,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季节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会战,使各种矛盾纠纷和信访苗头早预防、早发现、早调处、不激化。四是落实帮教措施。对2004年返乡的69名刑释解教人员逐一建立了帮教档案,安排帮教责任人,帮教责任人不定期到帮教对象家中走访,司法所人员至少每半月到帮教对象家中座谈一次,一个月向县局汇报一次刑释解教人员动态及思想状况,做到了接好茬,看的住,管起来,预防了重新犯罪的发生。五是认真开展优秀人民调解员争创活动。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及时向各乡镇、红光办人民调解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表彰农村优秀人民调解员的通知,从优秀人民调解员资格审核、典型材料的把关、奖品证书的购置、领导讲话的起草、会场的布置等各个环节,精心筹备,周密安排。12月3日,召开了全县农村百名优秀人民调解员表彰大会,得到了市司法局、县领导的肯定。
  【“148”法律服务】2004年,县司法局调整了“12348”法律服务专线领导小组,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接到法律咨询电话136个,接待来访230人次,当场解答法律咨询290次,分流到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76个,充分发挥了便民、利民、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知识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垦利区2016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全貌,反映了垦利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