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林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933
颗粒名称: 孤岛林场
分类号: S757.4
页数: 2
页码: 66-67
摘要: 2004年,垦利县孤岛林场在县委、县政府和保护区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加快建设、管理与发展的步伐,提高管理和科研水平,有效地保护了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自然保护区新生湿地系统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呈现了朝气蓬勃,繁荣向上的新气象。
关键词: 林场 孤岛林场

内容

【概况】2004年,垦利县孤岛林场在县委、县政府和保护区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加快建设、管理与发展的步伐,提高管理和科研水平,有效地保护了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自然保护区新生湿地系统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呈现了朝气蓬勃,繁荣向上的新气象。
  【实现17年林场无火灾】2004年,由于降雨量较往年充沛,草势茂盛,直接增加了防火工作难度和压力,给防火工作构成了极大威胁,另外由于旅游业和造纸林开发,导致旅游人员、农业生产人员急剧增多,加大了管理难度。林场认真履行职责,层层签定责任状,收缴了防火抵压金,与林区住户和周边施工单位签定防火协议,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森林火灾,减少了森林资源损失,维护了生态安全,为建设“生态市”和“平安垦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与林区住户、土地承包大户、周边施工单位(特别是油田生产单位)签定防火协议,收缴防火抵压金,使其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形成了全社会森林防火的意识。二是对林区进行了路域、沟渠绿化。沿顺河路用挖掘机清理防火隔离带33公里,清理防火沟7公里,路边、沟边植树绿化,美化了环境,减少了火灾发生。三是建立林火微波监控项目。实施微波监控后不仅能及时监控到辖区内的明火、潜火、烟和进入林区人员的活动,而且能对各种火险、火情、气象等因素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对进入林区的人员车辆及其它不安全隐患随时发出警报,预防火灾的发生。
  【造林绿化】2004年,抓住东营市造纸林工程基地建设,给垦利县孤岛林场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把发展林业,造林绿化作为工作的重点,继续推行“以林为主、农林结合、以农养林、多种经营、发展林业”的经营方针,在2003年营造速生林9000多亩的基础上,2004年又完成了1.3万多亩;加大封滩育林力度,在人工河以东完成了2万亩的怪柳林封育,二次掀起植树造林高潮。坚持高标准绿化,整个林业生产从粗放型消灭荒滩转到集约型的高标准绿化生产。随着林业的发展,林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风沙基本绝迹,土壤次生盐溃化得到了有效扼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为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项目建设】 两万亩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已经完成,这将有效的恢复鱼类、芦苇等水生动植物资源,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成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一大景区,是一个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建成新的检查站办公楼,不仅方便防火工作,同时也改善了办公条件。自然保护区大门及鸟类驯养救护中心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该项目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标志性工程。现在,鸟笼已经建成,正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貌进行环境改造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建成后将进行鸟类驯养和供游人参观。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新模式。垦利县孤岛林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现有宜林地13万亩;柽柳盖度在1。一20%的宜林地有7.8万亩;有广阔的浅海滩涂和丰富的海水鱼、虾、蟹、贝类等资源;广袤的野生柽柳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垦利县孤岛林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一大优势。为了保护这些资源,对现有土地利用微导等先进仪器详细进行摸底清查,并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分类定价,对违法开垦土地的行为进行打击,确保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禽流感防治】2004年,垦利县孤岛林场高度重视禽流感防治工作,对保护区内及保护区边界5公里范围内住户、流动人口进行逐户排查,对其养殖的鸡、鸭、鹅、鸽子等禽类作详细统计,并进行了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了防治禽流感的重要性。组织力量,开展保护候鸟专项行动。强化对主要候鸟迁飞停歇地的看护,打击盗猎、滥捕野生鸟类的行为,阻断野生鸟类向人类传播的途径。购置部分防治禽流感的隔离衣和消毒药品,对办公区域和防治重点部位定期进行消毒、对外来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并消毒;购买防疫药品,全部进行了免疫注射。

知识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垦利区2016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全貌,反映了垦利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