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流自然保护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931
颗粒名称: 大汶流自然保护区
分类号: S759.9
页数: 4
页码: 61-64
摘要: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位于东营市垦利县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南岸,濒邻渤海,地理坐标是N37°。
关键词: 大汶流 自然保护区

内容

【概况】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位于东营市垦利县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南岸,濒邻渤海,地理坐标是N37°34'〜38°12' ,E118°32'〜119°16'之间。总面积5.5万公顷,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形成的。该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繁殖地、越冬地和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中间地带的重要环节。自然保护区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1.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19.1℃。年均无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为592mm。
  【资源】自然保护区是海陆能量与物质交换的集中地,海、河相融形成大面积的浅海滩涂,人为干扰和环境污染少,淡水注入量大,有机质多,营养丰富,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繁茂,是鱼、虾、蟹、贝类生息繁衍的天然场所。具备了鸟类丰富的食物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形成区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该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丹顶鹤越冬的最北界,也是世界稀有鸟类黑嘴鸥的重要繁殖地。经湿地国际亚太组织的国际专家和国内专家连续3年的调查测算,每年途径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的鸽鹉类水鸟达110余万只,其中超过迁徙路线上同一种鸟类总量1%的就有15种之多,远远超过《湿地国际公约》确定具有重要国际意义的湿地标准。
  野生动物资源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据调查野生动物为1542种。陆生脊柱动物303种,其中兽类20种,鸟类28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鹤、黑鹳、白鹳、大鸨、金雕、白尾海雕、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9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大天鹅、鸳鸯、红隼、白枕鹤、小杓鹬等43种,并有数以千计的雁鸭类和数以万计的珩鹬类。爬行类9种,两栖类6种;陆生无脊椎动物583种;陆生性水生动物223种;海洋性水生动物共有418种。在《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所列保护鸟类84种中,自然保护区内有53种;在《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所列保护鸟类227种中,自然保护区内有160种。
  植物资源保护区属暖温带落叶林区。共有各类植物393种,其中种子植物56科、180属、273种,蕨类植物3科、3属、4种,浮游植物11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在保护区内有广泛分布。面积达0.8万公顷。并分布有面积广大的芦苇荡、天然柳林和柽柳林。
  土地资源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直接受黄河泥沙的作用,黄河河口以每年2~3公里的速度向海推进,年均造陆32.4平方公里。造就了大面积富饶的土地资源。天然草场面积达20万亩,天然柽柳林面积1。万亩,天然柳林面积5万亩。还有面积广大的湿地资源。地貌类型主要有微斜平地、浅平洼地及滩涂,海拔一般在3~6米。土壤成土年龄短,分为潮土和盐土两大类,含盐量约为2~3‰。ph值弱碱性。
  林业资源大汶流管理站现有林业用地14000公顷,全部为生态公益林用地,其中有林地261.4公顷,未成造36.0公顷,盖度大于30%以上的天然柽柳林3595.0公顷;宜林地10000公顷,柽柳盖度在10~20%的宜林地有6000公顷,占宜林地的60%。根据《山东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实施方案》,大汶流管理站8660.3公顷林地全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优
  湿地鸟类
  天然柽柳林
  势树种为天然柳林和天然柽柳林,划分确定的依据为自然保护区。
  旅游资源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以“奇”“特”“旷”“野”“新”为主要美学特征的自然景观。黄河入海口、珍稀的鸟类、广袤的草原等自然景观形成了自然保护区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保护区主要功能】自然保护区是一项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社会公德事业。它的主要功能有:生态系统天然的“本底”黄河三角洲新生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客观的评价准则,对探讨某些生态系统今后合理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原始的参照。
  物种基因库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区的建立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鸟类。它无疑是物种多样性的天然储存库和基因库。
  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保护区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进行各种有关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实验室。
  进行宣传教育的博物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真实性、可比性和较强的说服力,成为对群众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
  发展旅游的理想场所保护
  区独特森林景观、野生动物景观、水景、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对游人有较大的吸引力,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促进了保护区旅游业的开展。
  维持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营管理区划】核心区属绝对保护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使其保持自然状态,按照自然规律演替。核心区面积2.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1%。
  缓冲区由于该自然保护区面积大,预测随着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旅游为的发展,核心区会受到外界人为的影响和干扰,因此
  保护区树林
  保护区风景
  在核心区和实验区交界划定了缓冲区。可在缓冲区内进行非破坏性科学研究、标本采集和从事教学活动,但不得开展旅游。缓冲区面积0.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1%。
  实验区把缓冲区的外围划作实验区。其功能是有计划地开展科研、教学、参观、考察、多种经营和旅游等活动,与核心区做对比试验。试验区面积2.1万公顷, 占总面积的38%。
  自然保护区不论作为珍稀鸟类停歇地、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还是作为典型独特的原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保护价值和生态意义。
  (李建文)

知识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垦利区2016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全貌,反映了垦利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