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垦利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875
颗粒名称: 建置区划
分类号: D63
页数: 1
页码: 99-99
摘要: 由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以后黄河淤积退海而成。县域西半部,元末明初已有居户,大部分村落建于明、清两代。县域东半部,20世纪初始有人烟,大部分村落形成于30年代,有的村庄则在40年代解放后始成。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建置区划

内容

【历史概况】 垦利域地,由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以后黄河淤积退海而成。县域西半部,元末明初已有居户,大部分村落建于明、清两代。县域东半部,20世纪初始有人烟,大部分村落形成于30年代,有的村庄则在40年代解放后始成。
  1941年9月,垦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为建置之始。1943年,垦区正式称垦利县。此名因县域曾被称作垦区和利津洼而得。之后,行政区划变动频繁。
  【区域位置】 垦利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最下游入海口处。其位置为北纬37。24'~38。10',东经118。15'〜119。19'。县域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纵距55.5公里,东西横距96.2公里。东濒渤海,西北与利津县隔黄河相望,南接东营市东营区,东北部与东营市河口区毗邻。县属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2005年,垦利县辖垦利、胜坨、郝家、永安、黄河口5个镇,董集、西宋2个乡,垦东、红光渔业2个办事处,1个社区管理委员会。有333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

知识出处

垦利年鉴2006

《垦利年鉴2006》

本书记载了垦利县辖区内2005年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共设25个栏目:特载、大事记、垦利概况、黄河口、政党政务、群众团体、军事、政法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