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788
颗粒名称: 水利
分类号: S277.7
页数: 5
页码: 166-170
摘要: 2001年,广饶县安排水利基本建设项目2304个,计划投资4787.5万元,完成投资4787.5万元。建成小康型农村饮水工程26项,解决24039人的吃水困难。建成2万亩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工程。疏挖淄河等县乡骨干输水河沟38条94公里。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5万亩,改善恢复除涝面积1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0.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088亩,全年引水15342万立方米,其中引黄河水4614万立方米,全县抗旱灌溉农田82万亩次。完成招商引资1280万元,全县水利经济营业收入773.3万元。
关键词: 广饶县水利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管理

内容

水利
  【概况】2001年,全县安排水利基本建设项目2304个,计划投资4787.5万元,完成投资4787.5万元。建成小康型农村饮水工程26项,解决24039人的吃水困难。建成2万亩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工程。疏挖淄河等县乡骨干输水河沟38条94公里。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5万亩,改善恢复除涝面积1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0.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088亩,全年引水15342万立方米,其中引黄河水4614万立方米,全县抗旱灌溉农田82万亩次。完成招商引资1280万元,全县水利经济营业收入773.3万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市政府农水“五大会战”的统一部署及全县年度建设计划,2001年,全县投资540万元建成2万亩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工程,其中丁庄镇1.5万亩,陈官乡0.5万亩。工程建设中,紧紧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科技含量、标准质量和经济效益,首先利用机械完成土方主框架,然后利用人工集中会占上水平。工程建设以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为重点,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投入工日43.7万个,疏挖、整修沟渠路457条191公里,配套桥涵闸等各类水工建筑物227座,完成土石方120万方。2万亩项目区建成了“四高、八化”的高产稳定粮棉生产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以提水工程为重点,维修、新建了一批田间配套建筑物和机井工程。搞好了引黄灌区水源工程及配套建筑物工程。共新建、扩建各类水工建筑物152座,改善恢复灌溉面积3万亩,总投资450万元。重点有:石村镇投资7万元对新二支、老二支、六支、七支、八支5处扬水泵站进行维修,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西刘桥乡投资30万元,新建生产桥3座,小型节制闸2座;石村镇投资15万元,在新建工农共建路上配套过路桥涵等建筑物8座。在井灌区共完成新打机井250眼,冲洗维修旧井200眼。改善恢复井灌面积2.5万亩。累计疏挖整修各级沟渠路1425条1601公里,新建各类水工建筑物391座,新打机井250眼,修复旧井200眼。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5万亩,改善恢复除涝面积13万亩。会战高峰期,全县最高上阵劳力2.8万人,各类施工机械598台。共计完成土石方690万方,完成投资4187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全县水利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
  【骨干河排治理】疏挖淄河等县乡骨干输水河沟38条94公里,对全县面上支斗农级沟渠进行了渠道的清淤整修。2001年,对淄河分两期进行了治理。一期是按照县政府安排,对潍高路两侧2公里进行了治理。自2月9日开工,5月18日完成,共疏挖土方31.8万农业方,植树2.7万棵。二期是争取市投资30万元,对淄河下游3.6公里与交叉的预备河2公里进行了治理,在7月2日正式开工,8月22日竣工,9月6日顺利通过市局验收。两期工程完成总投资119.8万元。
  各乡镇按照县农水“五大会战”的统一部署,疏挖乡镇级骨干灌排沟渠38条94公里,共完成土方98万方、工日35万个,总投资178.7万元。其中,花官乡完成总干一支排沟、闫家五斗排、总干十支、封家路排沟、支脉河泵站排沟计5条排沟疏挖,长11.48公里,完成土方8.1万方,工日4万个,投资17.8万元;大码头乡完成老淄河、老雷埠沟、高港沟、央上村北排沟等4条河沟疏挖,长12.5公里,完成土方12万方,工日5.5万个,投资17.7万元;西刘桥乡完成南塔扬水站主渠道疏挖治理长3.7公里,完成土方20.7万方,投资60万元;丁庄镇疏挖三干排,长5.5公里,完成土方10万方,投资10万元;陈官乡对三干(10公里)、境内25条支渠进行了清淤,清淤长度共57公里,完成土方13万方,工日6.5万个,投资22万元。此外,丁庄镇还完成支脉河南1万亩老开发区排沟疏挖61条50.6公里,完成土方28万方,总投资38.8万元;西刘桥乡完成雷埠、高刘两大片农田内斗、农级排沟疏挖40条23公里,土方6.2万方,投资12.4万元。在完成县乡骨干灌排沟渠清淤治理的同时,新建、整修清淤各级田间沟渠路1425条1601公里,完成土方289万方。大大提高了农田的灌排能力。
  【重点工程建设】2001年,全县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0.8万亩,全部为大田喷灌工程。其中半固定式6414亩,卷盘式喷灌机形式1674亩。工程地点位于广饶镇境内,潍高路以南、南高村以西、晋王村以东、西马村北一号路以北,共涉及广饶镇朱家管区14个村庄。工程于7月2日开工,11月下旬全面竣工。共完成新打水源井(150米砼管井)49眼,配套潜水电泵49台,新建机井管理房49间,安装配电盘49个,埋设地下固定主管路21.82公里,购置喷头支架750套、移动支管路8500米、喷头780个、喷灌机12台套,维修生产路5条10200米,共计完成投资350.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00万元,市补助60万元,受益乡镇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190.6万元。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可年增产粮食130万公斤,年节水65万立方米,年总增收效益180万元。12月1日经市级验收,单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8%,顺利通过验收。
  【水利依法行政】2001年,县水利局以法律为先导,以执法为基础,积极调整依法治水思路,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深入开展了水法宣传教育活动。3月22日以“二十一世纪的水”为主题的第九届 “世界水日”和3月22日至28日以“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水周”期间,大张旗鼓地宣传水利的命脉作用,宣传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宣传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提高水费价格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化办水,企业化管水,商品化用水”的意识,树立资源水利的新观念。
  加大水法宣传力度。通过县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水法进行广泛宣传。组织10辆宣传车在全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巡回宣传,共发放传单6000份,制挂过街横幅15幅,刷写永久性标语72幅,张贴临时标语530幅,市政府55号令100张,复新固定宣传牌8块,宣传覆盖面达到95%以上。
  加大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了各类水事违法行为,规范了正常的水事秩序。全年共纠正和查处油田埋设管线、裙带河破坝、花官大桓破堤取土和稻庄长行垦河种田等水事违法行为17起,调处水事纠纷3起,审批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申请42份。进一步加强了水政监察队伍的建设,结合乡镇撤并的实际情况,对全县水政监察人员进行了重新登记注册和调整聘任,对行政执法证件进行了回收和审验。为提高全县水利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举行了严格的执法考试。
  【人畜吃水工程】2001年,全县共建成小康型农村饮水工程26项,全部为深井自来水工程。共涉及陈官、丁庄等10个乡镇26个村庄,解决24039人的吃水困难。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县水利局组织成立了局长任指挥,各乡镇人员参加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实行分级管理,县指挥部专门机构负责施工协调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乡镇负责工程的具体施工和现场管理。为使农村饮水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县水利局从工程设计,施工队伍管理到材料设备等具体环节均严格把关,始终坚持“六个一”(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监理、一流的材料、一流的设备供应)的原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部安排具有四级以上资质的工程队伍施工,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整个工程经过9个月的紧张施工,于2001年10月中旬全部竣工。26个项目村庄,共打深井26眼,累计钻井进尺8320米,安装自业水管道25公里,建设标准机井管理房52间,完成总投资337万元,其中市投资68万元、县配套40万元、群众自筹229万元,使26个村的24039人全部按时吃上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10月24日,经市农村饮水工程验收组的验收,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7%,整体工程评定了优良,在全市评比中名列第一。各乡镇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大王镇中李村、石村镇赵家村、稻庄镇城坞村等6个村庄均采用了先进的变频供水设备,户户安装了水表,达到计量收费,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水。
  【抗旱防汛】2001年,全县1〜9月份累计平均降雨486毫米,1〜5月份降雨88毫米。降雨集中在7〜9月份,7月降雨191毫米,占汛期降水的48%。
  春季以来,干旱少雨,农田失崎严重,为了缓解旱情,不误农时,县水利局积极与上级引黄部门联系,准确地掌握好黄河水情,根据水源情况合理调度小清河水,及时拦蓄支脉河水,做到一旦有水多引、快引、快蓄。全年。共引黄6次,引用黄河水4614万方,引用小清河、支脉河水10728万方,累计灌地82万亩次,辛桥泵站开机1740台时,提水1378万方,小清河王道拦河闸调节水量3.1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4.2万亩次。
  在抓好抗旱灌溉的同时,按照有备无患的原则,认真做好防汛准备工作。调整了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对小清河、淄河、支脉河三条主要行洪河道和水库进行了全面检查;投资15万元爆破拆除小清河阻水建筑物2处,清理防洪障碍20多处,并配备了部分防汛物资。召开了全县防汛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防汛意见、防洪预案,与各乡镇、单位签定了防讯责任状,对查出的险工险点逐项落实了责任,整修排水沟121条103.5公里,完成土方46.4万方。加强信息传递。对境内的小清河、支脉河、淄河三条主要行洪涝河道进行了认真详实的检查。将查出的堤坝缺口、阻水障碍、病险工程、低洼堤段一一登记造表,制成蓝图,在汛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做好清障开卡,堵复缺口的工作,保证了安全度汛。
  【水利工程管理】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河道工程综合承包、水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全年共审核、检验、办理《河道工程养护管理及开发利用许可证》《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采砂取土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重型车辆行驶堤顶道路许可证》达72份,收取开发利用承包费和有偿使用补偿费18.6万元。完成了堤防绿化2.1公里、植树1.6万株。配合丁庄镇完成了路域水系绿化和堤顶道路硬化工程,对花官乡草北村承包纠纷、广北违章承包水面进行了纠正,配合林业部门开展了水利权属地内的林木确权发证和林木分类经营工作。
  加强对小清河王道闸的运行管理。全年共启闭闸门198台次,调节水量3.1亿立方米,及时调处高蓄水与沿岸地渍的矛盾,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抗旱防汛两不误,达到了错峰、调洪、蓄水、挡潮、拦污综合利用的目的,工程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
  强化全县水资源的统管。审批下达了139个单位213眼水源井的年度用水计划,共计审批水量1870万立方米,并对2000年度用水计划进行了年审。开展水资源监测工作,分别于4月和11月份开展了咸水入侵监测和水质常规化验,监测断面14个、全长27.5公里,化验水样195个,及时掌握了全县的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
  【水利规划设计】2001年,县水利局紧紧围绕发展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这个主题,将水利工作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与生态环境的改善联系起来,对水利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确立了“大水利” 的观念和现代水利意识。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作的意见》,对今后全县安全的防洪减灾体系、完善的农田灌溉保障体系、可靠的城乡集中供水体系、有效的水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完备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水利投融资体系等六大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认真修订了全县“十五”水利规划,北水南调补源工程规划,全县农田水利基本规划等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水利规划。并根据规划,提报了麻湾灌区改扩建工程、北水南调一期补源工程、髙效节水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基础性项目,逐步确立了全县发展生态型、资源节约型、由传统型水利向现代化水利转变的路子,为逐步建立起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利建管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海鹏)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2002

《广饶年鉴2002》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

《广饶年鉴》是广饶县人民政府主力、、广饶县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刊。旨在全面、准确、及时地记述广饶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广饶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问题,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续修《广饶县志》积累历史资料。 《广饶年鉴》(2002卷)共设24个栏目:特载、大事记、广饶综述、政治、群团、军事、政法、劳动人事、综合经济管理、招商引资、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邮电电力、建设环保、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社会生活、乡镇概况、人物、附录。卷首设反映全县重大事件和发展成就的彩色图片专辑。 《广饶年鉴》(2002卷)采用分类编辑法。除特载、大事记、人物、附录外,其余按内容分别设栏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条目为年鉴内容的基本单位,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类为事业发展的综述、概况;一类为特点突出、信息资料性强的要闻、重大事件专题。其标题用黑体,外加【】表示。 《广饶年鉴》(2002卷)主要记述2001年广饶县行政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文字资料截止日期为2001年12月31日,彩色图片资料截止日期为2002年8月。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海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