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662
颗粒名称: 综合管理
分类号: F423
页数: 4
页码: 181-184
摘要: 2002年,广饶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立足原有工业基础,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造纸印刷、石油化工、纺织印染、橡塑制品、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多元化发展的工业格局。产业特色更加突岀,企业规模快速膨胀,发展潜力明显增强,带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综合管理

内容

综合管理
  【综述】2002年,广饶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立足原有工业基础,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造纸印刷、石油化工、纺织印染、橡塑制品、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多元化发展的工业格局。产业特色更加突岀,企业规模快速膨胀,发展潜力明显增强,带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到2002年底,全县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4亿元,同比增长33.5%,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地方工业平均增幅4.72个百分点,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1%。限额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41.6%;实现销售收入88.12亿元,增长41.1%;实现利税9.5亿元,增长51%;实现利润6.4亿元,增长63.9%,增幅分别比去年提高14、14.9、33.2和4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地方工业平均增幅7.4、5.89、22.04和29.3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69家,其中大型企业6家,中型企业10家;华泰集团进入国家特大型企业和全省重点调度的23户大型骨干企业集团行列。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发展到47家,其中过亿元的14家,比2001年分别增加8家和2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9家,比2001年增加1家。限额以上工业总资产达到86.6亿元,同比增长35%。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2年底,企业与科研院所已联建技术开发中心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4个;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16家,大王集团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市首家全国乡镇科技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水平的管理典型。如华泰集团的“优化动态管理”,石化集团的“加强内部审计”, 金岭集团的“财务控制”等。
  【技术改造和创新】2002年,全县工业企业继续实行重大项目重点推进制度,积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07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2.2亿元,同比增长16.44%。共有在建和完工项目32项,项目总投资19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12项,占项目总数的92.3%,总投资18.01亿元,同比增长21%。金岭集团的热电联产和6万吨/年氢氧化钾、永泰公司的子午线轮胎、县第二油棉厂的10万吨/年棉粕加工、大海集团的平网印花改造、金泰公司的轮胎模具、信义公司的轿车制动盘、金宇集团的载重轮胎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在建重点项目中,华泰集团的15万吨/年轻量涂布纸和石化集团的热电联产项目进展顺利,已分别完成投资4.25亿元和5300万元,占总投资的59%和71%。年内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项目投资额大。全部技改项目中,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9项,占项目总数的69.2%,总投资17.2亿元,同比增长89%;华泰集团的20万吨/年轻量涂布纸项目投资7.2亿元,是近年来县内规模最大的项目,占全县工业投资的31%。二是轮胎行业技改步伐加快。在年内全部技改项目中,轮胎行业有3项,占项目总数的23%,总投资6.2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3.1%。特别是子午胎项目发展较快,2家企业2项子午轮胎项目总投资5.49亿元,占轮胎行业技改投资的87.3%,加快了行业技术改造步伐。三是项目投资集聚度提高。围绕造纸、石化、建材、化工、橡塑、纺织等重点行业的技改项目11项,总投资1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94.7%,9户骨干企业技改投资1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8.9%。四是项目科技含量提高。年内共有11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省、市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五是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成效显著。全年共有3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第四批国债项目计划、国家机电产品出口专项贷款贴息计划和国家技术创新计划,20个项目分别列入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改造项目计划和技术创新项目计划,5个项目分别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共争取国债贴息及无偿资金845万元,为华泰、科达、农茂、西水等4家企业引进设备减免关税2522.1万美元。
  【企业改革与管理】在对全县企业改革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全县实际, 借鉴江浙地区经验,确定了企业“二次改制”工
  作的基本思路。具体工作中,一是坚持了“两退”。就是通过改制实现了公有股退岀,劣势企业退岀市场,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县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企业公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已完成筹备工作。未改制企业和二次改制试点企业中,县第二油棉厂改制已基本完成,县石油机械公司、县兵圣酒业公司股权调整正开始实施,对龙飞鞋业公司、液压机械厂等停产破产企业积极寻求重组启动的路子。二是实现了“两进”。即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通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活力进一步增强,技改投资已占到全部投资的85%,成为自主发展能力和活力最强的部分。在企业管理方面,引导企业搞好发展战略规划。大海集团、西水集团、半球股份有限公司、石化集团等4家企业列入全市发展战略规划试点计划,大海集团、西水集团等企业邀请上海通和公司开始实质性运作。在质量、成本、财务、运行机制、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起以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质量保障和现代营销机制,以人为本优胜劣汰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手段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机制,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外向型经济】2002年,全县出口企业在面临国外市场技术和绿色壁垒的严重困难下,实现出口创汇7129.3万美元,同比增长6.5%。全县自营进岀口企业达到26家。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化工、橡塑、造纸等行业,产品主要有印花布、冻分割鸡、糠醛、纸品、轮胎、玩具等。外向型龙头企业中,大海集团保持平稳增长,完成出口创汇3638万美元,同比增长18%;华誉集团出现大幅下滑,完成出口创汇额2141.25万美元,两企业出口额占全县总量的81%。【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00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布实施的第五年,开展了“依法节能,持续发展”宣传教育活动和全国节能周宣传活动。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对全县企业生产用锅炉进行了煤耗、电耗指标检测,通过及时检修更新,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加强对锅炉的管理,建立了163份生产及生活用锅炉档案,为今后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配合市业务部门对全县锅炉人员的节能上岗证进行了考核和换发工作。积极宣传国家节能政策,推荐上报中保防水材料厂并通过了省内专家的正式审批,认定为综合利用企业;石化集团热电厂的综合利用电厂称号也顺利通过重新认定。按照国家对水泥的生产使用实行“限制袋装,鼓励散装”的方针,制定了《广饶县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办法》。
  【安全生产监察】广饶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1年10月成立,编制5人。2002年3月建立局领导班子,5月,工作人员到位并开展工作。
  2002年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思想重视再重视,工作过细再过细措施落实再落实”的要求,本着“人员少效率要高、工作多质量不能降低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充实了安监力量,全面推行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集中进行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发现和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确保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被市安委会授予“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1125起,死亡92人,受伤933人,直接经济损失38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5.4%、24.6%、30.3%、25.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设。全县10个乡镇于2002年3月26日前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各乡镇安监办组建后都落实了房子,挂了牌子,建立了档案,配备了专职安监员。其中配备4人的乡镇2个,配备2人的乡镇2个,配备1人的乡镇6个。全县每个行政村也都确定了1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及时调整安委会成员,实行了“一岗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进一步明确行政正职和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地位,把安全生产列入了政府政务督查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奖惩。2002年共召开了4次全县安委会(扩大)会议,分阶段安排了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印发安全生产文件80余个;召开安全生产综合和专题会议9次。全年组织不同形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10余次。一是在重大节日期间安排了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治;二是开展了以春季安全、麦收防火、夏季防汛、棉花防火、冬季防火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三是根据全国、省、市安全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四是按照上级通知和会议要求多次开展了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五是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活动。
  专项整治工作。一是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整治。对重点道路进行突击检查,对无证经营和超载、客运超员现象进行严厉打击。二是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重点对公共场所的消防组织、建筑防火管理、用火用电防火管理、安全疏散岀口及过道是否畅通、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备及管理进行了检查治理。三是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安全整治。与各乡镇、村层层签定责任状,建立举报制度,集中时间进行“拉网式”清查,非法制版、储运、经营烟花爆竹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县安监局牵头,公安、教育、交通多个部门进行配合,共取缔非法加油和液化气罐装站点24个。五是海洋渔业捕捞安全整治。重点对海上船只的救生、消防、通讯设备等进行检查,强化了船员的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六是锅容管特安全整治。以技术监督部门为主,长期开展锅容管特的安全监测和检查。
  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一是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的各项活动。组织100余人参加全市安全生产月世纪广场新闻发布会,组织15辆宣传车深入城镇和乡村巡回宣传,组织县直18个单位在县城中心街道设立宣传咨询站,分发宣传材料4万余份,收到“华泰杯”安全知识答卷1万3千份,获得全市“华泰杯”安全知识竞赛一等奖。二是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的各项宣传活动。组织了安全生产宣传条幅“一条街”,在城中路悬挂20余条横幅;组织参加了全市“开元杯”安全知识竞赛,收到答卷近万份;组织开展了以宣传《安全生产法》,喜迎党的“十六大”为主题的“平安保险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切实加强了安全生产的各项培训工作。先后组织企业厂长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电焊工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500余人。
  (陈德华李利国)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2003

《广饶年鉴2003》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广饶年鉴》是广饶县人民政府主办、广饶县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刊。旨在全面、准确、及时地记述广饶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广饶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问题,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续修《广饶县志》积累历史资料。 《广饶年鉴》(2003卷),记述2002年广饶县辖区内各行各业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特殊情况适当上溯或下延。 本卷年鉴共设22个栏目:特载、大事记、广饶综述、政党政务、群团、军事、政法、劳动人事、综合经济管理、改革开放、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邮电电力、建设环保、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生活、乡镇概况、人物等。卷首设反映全县重大事件和发展成就的彩色图片专辑。 本卷年鉴除特载、大事记、人物外,其余内容分别设栏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条目为年鉴内容的基本单位,其标题用黑体、外加【】表示。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德华
责任者
李利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