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652
颗粒名称: 农业综合管理
分类号: F302
页数: 3
页码: 163-165
摘要: 2002年,广饶县以市场为导向,以调优增效为中心,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努力培植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0.49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7.6%,农业增加值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3361元,比上年增加193元。
关键词: 农业 综合管理

内容

农业综合管理
  【概况】2002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0.49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7.6%,农业增加值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3361元,比上年增加193元。全县种植业总产值13.71亿元,粮食总产值37.78万吨;林业总产值0.07亿元;畜牧业总产值4.02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2年,全县以市场为导向,以调优增效为中心,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努力培植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种植业,狠抓关键环节的农情调度和技术指导,着力发展优质高效作物,积极推广粮一经一饲三元种植模式。粮食生产,战胜百年不遇的大旱,实现总产37.78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棉花生产,实现了区域化种植,单产保持了历史最高水平,8800公顷棉花,总产11361万吨;蔬菜生产,稳定面积,调优增效,不断提高品质和档次,18493.33公顷蔬菜,总产123万吨;苜蓿种植面积80公顷,发挥了良好地示范作用。畜牧业,狠抓动物卫生监测、监管,确保生物安全,突出发展“两牛一鸡”和规模化饲养,各类饲养小区达到250个,其中存栏30头以上的奶牛饲养小区25个,养殖大户3800个,规模饲养量达到社会总饲养量的60%。年末大牲畜存栏5.08万头,其中牛4.1万头,奶牛存栏4800头;羊存栏4.7万只;禽存栏360万只,其中蛋鸡90万只,肉鸡27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7万吨,同比增长12%。
  (王春民纪宝庆)
  【农业产业化】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加强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动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争取2002年度市财政贴息贷款额度5300万元,贴息资金318万元,占全市扶持资金的46.7%。为华誉集团和大王农茂集团申报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两个,拟争取无偿扶持资金400万元。为进一步提高全县龙头企业知名度,加强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全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组织参加了省政府主办的“冬映红杯”山东省名优农产品深圳展示订货暨经贸洽谈会;华誉集团、农茂集团、半球面粉有限公司、驰中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膨胀,效益不断提高,开拓国内外市场能力和带动基地农户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面对入世的新形势,华誉集团、农茂集团等企业突破“绿色壁垒”,出口创汇达到2148万美元。新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涌现,总数达到180多家,形成了面粉、棉花、蔬菜等加工企业群体;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两牛一鸡”、有机蔬菜生产等基地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实行了合同、订单和承诺的办法以及“公司+小区+农户”的模式,在大王镇新成立了奶牛生产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紧密连接。在2002年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并作了经验介绍,华誉集团、大王农茂集团也作为先进龙头企业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华誉集团、大王农茂集团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王农茂集团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标准化】2002年全县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县政府批转《关于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的报告》并在全县组织实施。畜牧中心投资70万元,实施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建立了动物防疫控制、防疫监督、疫情监测和防疫屏障四大体系,检测出口肉鸡血样1.6万余份,监测奶牛4000余头,实行了“奶牛健康”制度,有效地控制了19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为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花官有机蔬菜基地、标准化养鸡基地,大王奶牛、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出口叶菜生产基地的建设,为标准化工作发挥了试验示范作用。有机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到66.7公顷,叶菜生产基地达到40公顷,每公顷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最高达到7.5万元,展示了标准化生产的广阔发展前景。花官有机蔬菜基地建设,被列为全省首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争取投资350万元;农业部把广饶县列为“中德合作中国华北地区集约化农业环境战略”项目的7个实施点之一;省农业厅又批准了广饶县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花官有机蔬菜基地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定中心签发的绿色蔬菜向有机蔬菜转换的证书,凯银牌特菜4种产品、驰中牌食品3种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凯银牌特菜4种产品、“半球”牌面粉2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张可用)
  【能源环保】2002年,进行了“四位一体”项目建设,发展了3种形式的20个沼气综合利用示范户,取得良好效果,项目于8月通过省级验收。积极组织申报绿色食品,大王乳业奶制品、半球集团面粉制品已获得国家绿色认证,丁庄冬枣、灵湖鱼已经通过产地环境监测。开展了中德合作“中国华北地区集约化经济农业环境战略”项目,主要是针对农业集约化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集约化畜禽养殖造成的农产品和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提岀的,实施期为6年;参与制定了《广饶县生态农业发展计划》和《广饶县生态保护规划》;在全县建立11个秸秆利用示范点和333.3公顷有机食品基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666.7公顷,实现集约化畜禽养殖达标排放,推广有机肥使用,化肥农药使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才立炜)
  【农业综合开发】2002年,广饶县农业综合开发共实施了2666.7公顷土地治理项目、多种经营项目1个和高效农业样板园建设项目2个,在市级检查评比中,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市级年度验收。
  2666.7公顷土地治理项目涉及大王、稻庄和花官3个乡镇,分为南北两大项目区。南项目区由大王、稻庄两项目区组成。大王项目区位于阳河以南、17号路以北、青垦路以东、东至寿光界;稻庄项目区位于红旗路以北、青垦路以西、镇政府以东、1号路以南。南项目区1333.3公顷,重点推广喷滴灌、PVC防渗管道为主的节水措施,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实现高效优质种植。北项目区1333.3公顷,位于花官乡境内,主要由万亩绿色产业示范区和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招标项目)组成。示范区北起花官大沟、东至丁庄镇交界、西至二千十四支、南至二干渠;生产基地北起四斗、南至二斗排、东至新十六支、西至来家村东农渠,属麻湾引黄灌区二干控制区。北项目区1333.3公顷主要改善灌排水条件,实施旱涝碱综合治理,发展以大蒜、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提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666.7公顷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140万元,投工30.54万个,疏挖修建沟、渠、路384条,全长331.3公里,完成土石方170.77万方,建设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291座,新打机井55眼,修复旧机井30眼,建防渗渠10公里,埋设PVC防渗输水管20公里,购置农业科技仪器20台(件),购农业机械20台(件),植树18万株。项目建成运行,可实现年增粮食150万公斤、蔬菜4500万公斤、果品40万公斤,年可新增产值2988万元、利润575.6万元。
  多种经营项目即大王乳业开发项目,由山东凯银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主要是扩建乳制品加工车间1700平方米,新建成品低温库,引进日处理鲜牛奶40吨乳品加工流水线1条。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项目建成运行,年可新增鲜牛奶加工能力1.2万吨,新增销售收入5260万元、利润552.2万元。
  市级髙效农业示范样板园建设项目共2个。一是大王髙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年内,园区累计投资3.12亿元,建成了年加工鲜牛奶10万吨的乳品加工厂和高产奶牛养殖示范场,日产与销售量已达近60吨。产品已幅射到全省的17个地市以及河南、河北等省外市场。场区现存栏奶牛800余头,日产原奶7吨。与香港联成公司合作种植叶菜40公顷。年内收获叶菜四茬,完成产值146万元。园区新建“面包棚”28栋,总面积1万平方米,引进、培育各类花卉80多万盆(株),销售65万盆(株)。二是花官绿色髙效示范园,年内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50万元,建成水工建筑物122座,疏挖沟渠35条、全长89.7公里,完成土石方86.7万立方米,打深水井10眼,配套PVC节水管道8公里,引进推广蔬菜优良品种8个、新技术6项,科技培训1万人次,建成防虫棚6.67公顷。园区内种植大蒜600公顷、大田菜(绿菜花、菠菜、胡萝卜)66.7公顷,经济效益是一般种植业的2〜3倍。
  (聂静)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2003

《广饶年鉴2003》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广饶年鉴》是广饶县人民政府主办、广饶县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刊。旨在全面、准确、及时地记述广饶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广饶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问题,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续修《广饶县志》积累历史资料。 《广饶年鉴》(2003卷),记述2002年广饶县辖区内各行各业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特殊情况适当上溯或下延。 本卷年鉴共设22个栏目:特载、大事记、广饶综述、政党政务、群团、军事、政法、劳动人事、综合经济管理、改革开放、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邮电电力、建设环保、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生活、乡镇概况、人物等。卷首设反映全县重大事件和发展成就的彩色图片专辑。 本卷年鉴除特载、大事记、人物外,其余内容分别设栏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条目为年鉴内容的基本单位,其标题用黑体、外加【】表示。

阅读

相关人物

聂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