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647
颗粒名称: 改革开放
分类号: D616
页数: 10
页码: 153-162
摘要: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自2001年11月开始,2002年3月18日全面部署,经过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实施“三定”、竞争上岗四个阶段,至5月底完成。新机构全面启动运行,县直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配备到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工作人员“双聘”工作就绪,县直和乡镇机关呈现出党政机构协调、高效运转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 改革工作 改革建设

内容

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县乡机关改革概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自2001年11月开始,2002年3月18日全面部署,经过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实施“三定”、竞争上岗四个阶段,至5月底完成。新机构全面启动运行,县直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配备到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工作人员“双聘”工作就绪,县直和乡镇机关呈现出党政机构协调、高效运转的良好态势。县法院、检察院机关机构改革基本结束。人大、政协和群团改革待省、市统一部署后进行。
  通过改革,县乡党政机关和乡镇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得到大幅度精简。县直党政机构由原来的44个减至32个,精简27%;乡镇党政机构由原来的60个减至40个,精简33%;各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由原来的90个减至50个,精简44%,其中全额拨款单位精简57%。县直党政行政编制由原来的573人减至446人,精简127人,占22%;其中县委机关行政编制由原来120人减至106人,精简14人,精简12%;县政府机关行政编制由453人减至340人,精简113人,精简25%;乡镇行政编制由原来的580人减至410人,精简170人,占29%;乡镇事业编制由原来的913人减至730人(不包括卫生、中小学事业单位),精简183人,占20%。县直党政部门机构精简27%。县直党政部门和乡镇领导职数由原来的324人减至247人, 精简77人,占24%。
  【县委工作机构的调整改革】2002年,县直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中共广饶县委工作机构调整改革为:保留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与其合署,挂县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政法委员会(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其合署)。
  县610办公室改为与县政法委员会合署。
  县直机关委员会改为县委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县委机要局、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改为县委办公室的内设机构,县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挂县政府保密局的牌子。
  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改为县委宣传部的内设机构。
  县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改为县委民族宗教办公室,挂县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的牌子,为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的内设机构。
  保留县委、县政府信访局,为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管理的机构,以县委办公室管理为主;保留县委老干部局,为县委组织部管理的机构。改革调整后,县委设工作机构7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具体是:
  (一)工作机构
  1.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监察局与其机关合署)
  2.县委办公室
  3.县委组织部
  4.县委宣传部
  5.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与其合署,挂县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
  6.县委政法委员会(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610办公室与其合署)
  7.县委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二)部门管理机构
  1.县委、县政府信访局(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管理,以县委办公室管理为主)
  2.县委老干部局(由县委组织部管理)
  【县政府工作机构的调整改革】
  (一)保留的机构
  保留县政府办公室(挂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牌子)、公安局、监察局(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其合署)、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交通局、水利局、粮食局、卫生局、审计局、环境保护局、统计局。
  (二)更名的机构
  县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县发展计划局。县经济贸易委员会更名为县经济贸易局。县教育委员会更名为县教育局。
  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县科学技术局。县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县建设局。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县计划生育局。(三)撤消、合并和新组建的机构县物价局改为与县发展计划局合署。不再保留县经济协作办公室,其行政管理职能划归县发展计划局。
  不再保留县商业贸易委员会、乡镇企业局,其行政管理职能划归县经济贸易局。
  县国有资产管理局改为县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为县财政局的内设机构。
  县土地管理局、地质矿产局合并,组建县国土资源局。
  县农牧局、农业委员会、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机械管理局合并,组建县农业局,挂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机械管理局的牌子。
  县文化局、体育运动委员会合并,组建县文化体育局,挂县新闻出版局的牌子,与县教育局合署。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挂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改为与县经济贸易局合署。
  县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招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合并,组建招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挂县招商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牌子。
  (四)上划的机构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上划,由省垂直管理。
  改革调整后,县政府设工作部门23个 (县监察局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列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政府机构个数)。具体是:
  1.县政府办公室(挂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牌子)
  2.县发展计划局
  县物价局(与县发展计划局合署)
  3.县经济贸易局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挂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与县经济贸易局合署)
  4.县教育局
  县文化体育局(挂县新闻出版局牌子,与县教育局合署)
  5.县科学技术局
  6.县公安局
  县监察局(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
  7.县民政局
  8.县司法局9.县财政局
  10.县人事局
  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县人事局合署)
  11.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12.县国土资源局
  13.县建设局
  14.县交通局
  15.县水利局
  16.县农业局(挂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县农业机械管理局牌子)
  17.县粮食局
  18.县卫生局
  19.县计划生育局
  20.县审计局
  21.县环境保护局
  22.县统计局
  23.县招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挂县招商局、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牌子)
  县政府机构不分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统称政府工作部门,县政府不设置部门管理机构。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和县委部门管理机构均为正科级;其内设机构根据职能任务和精干的原则设置,一般称股、室,为股级。
  (逯好献)
  【企业体制改革】2002年,全县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目标,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完善配套改革为保障,大力实施企业改革攻坚,已改制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显著提高。一是全县企业改革工作稳步推进。3月7日全县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对2002年全县企业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县第二油棉厂的改制工作已完成,改制后公司名称为东营圣源有限责任公司,公有股全部退出,优化了股权结构,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逐渐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完成了广饶县东源橡胶厂改制工作。石化集团将原所属橡胶研制改组为东营阔克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当年扭亏为盈。企业股权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华泰、石化、信义、科达等重点企业都进行了股权结构调整,并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针对已改制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现货企业制度的要求,对部分民营企业存在的不规范问题,给予了指导;对上市后备企业科达集团、石化集团在中介机构的联络、咨询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指导和帮助。科达集团上市工作已经国家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即将上市发行。二是多方共同努力,做好部分已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县体改办协助有关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对原广饶县化肥厂的近400名职工和原五金厂的企业职工进行了一次性妥善安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县体改办协助有关部门处理部分县属企业职工上访问题,并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对破产企业职工进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经过多方努力,省体改办下发了《关于确定全省资本运营联系县(市、区)名单的通知》(鲁体改字[2002]87号),正式将广饶县列为了全省资本运营联系县。省体改办对资本运营联系县将在资本运营、资产重组、企业改制、上市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为广饶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尤嘉嘉郭安营)
  外经外贸
  【概况】2002年,全县共完成进出口总额18710.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5%,完成年计划的124.7%,其中出口创汇7129.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占全市各县区出口总额的58.4%。全县经济外向度达到27%,高于全市10多个百分点,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新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7家,外商增加注册资本企业1家,合同利用外资1393.0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完成年计划的122.5%。
  【外向型经济发展与培育】2002年,针对县内多数企业出口效益不好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外经贸工作会议,并制定出台了《广饶县鼓励企业出口创汇暂行规定》(广政发】2002]26号)和《关于全县外贸出口创汇补贴政策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广政专[2002]21号),对出口企业创汇,按每美元0.01元人民币予以补贴,企业全年出口比上年度每增长100万美元,奖励厂长(经理)2万元人民币,出口企业参加外经贸部门统一组织的境外展销活动,所需摊位费县财政给予50%的补贴;从200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每出口1美元,在原先补贴的基础上再增加补贴人民币0.03元。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地鼓励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2002年,大海集团、华誉集团、金宇轮胎公司、华泰集团、永泰化工公司外贸出口成绩显著,被县政府授予“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全县共有13家出口企业获得奖励,奖金总额高达183.8万元。
  积极鼓励企业不断拓展劳务合作领域,走出去承揽境外工程,扩大劳务输出量,2002年全年向国外输出劳务35名,年营业额达30万美元。山东大王农茂集团公司利用以色列政府472万美元贷款项目,完成了进口设备的招标工作。科达集团利用获得对外工程承包经营权的有利条件,广泛搜集信息,积极参加国际工程投标,承揽境外工程。同时县内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办厂,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技术,壮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外知名度。大海集团公司继2001年在阿联酋和韩国设立了办事处后,2002年在日本大阪设立了办事处,在智利设立了南太平洋国际贸易公司,实现了国际化经营,带动了全县外经工作的快速发展。
  【出口创汇与利用外资】2002年,全县共完成进出口总额18710.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5%,完成年计划的124.7%,其中出口创汇7129.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占全市各县区出口总额的58.4%。全县经济外向度达到27%,高于全市10多个百分点,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大海集团实现出口3638万美元,华誉集团出口2141.25万美元,金宇轮胎公司出口410万美元,华泰集团出口361.43万美元,永泰化工公司出口180万美元,华星集团出口158万美元,信义汽配公司出口89.43万美元,华泰橡胶公司出口56.56万美元,恒丰橡塑公司出口44万美元,兴源橡胶公司出口38.3万美元,大王农贸集团出口5.58万美元,华杰植化公司出口4.75万美元,华鹏包装公司出口2万美元。
  2002年全县重点引进了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并鼓励招商项目适度向开发区集中建设。全年共引进外商投资企业7家,增加注册资本企业1家,合同利用外资1393.0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完成计划的122.5%。大海集团和智利伊基克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东营大海色织有限公司实际利用外资510万美元;德国福伊特投资有限公司独资经营的福伊特造纸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实际利用外资360万美元;广饶石化集团、东营人造板厂和山东鲁能方大实业有限公司与德国艾斯克公司合资经营的山东正和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利用外资达302万美元。东营法斯堡酒业有限公司与香港骏达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东营宏裕葡萄酒有限公司实际利用外资17.15万美元;香港蔡传聘先生独资经营的东营广有塑胶有限公司实际利用外资13万美元;广饶长江工贸有限公司与香港三和企业公司合资经营的东营三江针棉织品有限公司实际利用外资10万美元;东营科达市政工程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实际增加投资12.5万美元。德国ITC公司独资经营的东营天力盈鞋业有限公司合同利用外资150万美元;东营百思特肥业有限公司与泰国龙兴企业公司合资经营的东营百特肥业有限公司合同利用外资19.65万美元。
  【进出口权申报工作】县外经贸局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申办自营进出口权,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对外贸易中来。2002年,县昆仑轮胎公司、西水集团华帘布业公司、科达集团公司、县春蕾纺织公司、县双王橡胶公司、西水集团公司、华侨橡塑公司和县第二油棉厂等8家企业申办了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华泰集团申办了外贸流通经营权,全县具有进岀口经营资格的企业达到了37家,具有出口业绩的企业达到了17家。
  【加工贸易】扩大进口是推进出口、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进口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可以促进岀口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抓住中国加入WTO后进口关税降低和逐步取消进口许可证管理的机遇,努力扩大进口,2002年全县共完成进口11581.36万美元。充分发挥县内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带动了全县出口创汇工作的开展。2002年,全县轮胎生产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累计达到720多万美元。
  【项目提报】2002年,针对全县产业结构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与有关企业的逐一联系,按照“四有”,即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
  告、立项批复报告和中英文对照的标准,对招商项目进行了重新印刷装订,统一编报对外招商项目60多个,印制对外招商材料2000多份。所有编报的项目通过互联网、招商交易会、展览洽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外发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吸引外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展情况】2002年,县外经贸局组织县内企业、有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91届和第92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厦门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在深圳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参加第91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第91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实行分期办展改革的第一届。全县各进出口企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申请参展。有大海集团公司、华星集团公司、华泰集团公司、大王农贸集团公司、金宇轮胎公司、华泰橡胶公司、县华杰植化公司、恒丰橡塑公司、宏伟橡胶厂、进出口公司等10家企业参展,共申请参展摊位13个,签订出口成交合同308万美元。
  (二)参加第92届“广交会”。全县参加第92届“广交会”的企业有大海集团公司、华泰集团公司、华星集团公司、大王农贸集团公司、金宇轮胎公司、永泰化工公司、华泰橡胶公司、兴源橡胶公司、恒丰橡塑公司以及县进出口公司等10家企业,共申请参展摊位10余个。县内参会企业共签订出口成交合同610万美元,成交额比去年秋季增长36%,比年初增长43%。县半球面粉集团公司驻广州办事处与香港新升贸易有限公司初步洽谈,达成了向香港销售“半球牌”面粉的意向。
  (三)参加第四届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第四届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东营圣光高分子化工有限公司的有机硅丙稀酸酯共聚复合乳液、东营华龙工贸有限公司的HLBW/W阳离子乳液、东营华鹏包装有限公司的纸浆模塑可降解环保工业材料3个项目被山东省参展团选中,作为省内重点项目在交易会上对外推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东营中鼎化工有限公司与福建龙岩造纸厂签订了200吨污水处理剂漠氯海因的销售合同,货值500万元人民币;东营圣光高分子化工有限公司与广州天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了销售圣光高分子公司各种内外墙漆的意向。
  (宋士栋)
  招商引资工作
  【概况】2002年,县招商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个不变”、“两个重点”、“一个集中”的招商思路,积极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声势,不断创新招商工作运行机制,突岀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夯实投资环境的创建载体,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到年底,共引进县域外正式注册并已投产(营业)和在建项目482个,其中,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1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8个。投产或营业的外来投资项目,去年实现利税5.1亿元,其中上缴税收0.9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419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6亿元。
  【软环境建设】2002年开展了“软环境建设年”活动。配合公安、税务、工商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强揽工程、强装强卸等“霸头”恶势力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突出对项目审批程序繁琐、执法环境不文明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对“一站式”服务大厅进行了整顿,进一步明确了外来投资企业收费项目、收费制度、服务范围、服务承诺及优惠收费标准,完善了一口对外制度。设立了超时默认制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了“一站式”大厅办事效率,极大地方便了外商,为外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重点招商活动】2002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5次率团赴韩国、日本、香港、台湾、西欧等地开展了招商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共与外商签订合资合作项目意向17个、协议8项,计划投资总额3.8亿元。1月,在东营市组织的招商说明会暨项目签订仪式上,广饶县与韩国部分企业签订合资合作意向4项、协议3项,列全市之首。5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开放开发新闻发布会和山东一港澳台经贸洽谈会上,与港商共签订合作协议4项,协议利用外资额1.16亿元。7月,邀请德国驻华参赞梅慈耐夫妇来广饶进行考察指导,双方就建立高效生态经济区、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建设达成了合作意向。2002年,全县共组织外出招商活动近500人次,接待了350人次的国家和地区来广考察人员。到年底,全县共落实境外招商项目8个,计划投资总额8001.6万美元,其中,计划利用外资3005.2万美元,在谈项目7个。这些项目分别来自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以色列、加拿大、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招商考核奖惩工作】2002年,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招商任务,明确奖惩措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涌现出了一批招商引资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引荐人。根据年终考核情况,按照《广饶县人民政府关于兑现2002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责任制奖惩的意见》(广政发[2003]2号)文件精神。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乡镇按比例超额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前3名的大王镇、广饶镇、稻庄镇各奖励现金5万元,并授予“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乡镇”称号;对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陈官乡、西刘桥乡、丁庄镇、花官乡、大码头乡、李鹊镇、石村镇予以通报表扬;对县直部门按比例超额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前10名的县工商局、县国税局、县财政局、县计生局、县人事局、县开发区办事处、县交通局、县委党校、县公安局、县环保局分别奖励现金2万元,并授予“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对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比例超过150%的清河办事处、县科技局、县委统战部、县通信公司、县油区办、县审计局、县物价局、县级机关服务中心、县政府办公室、县农信社、县委办公室、县信访局、县技术监督局、县人大办公室、引黄济青管理局予以通报表扬。对完成任务50%以上、不足80%的县邮政局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予以通报批评,并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取消班子成员参与县内各类先进个人的评比资格;对完成任务不足50%的县平安保险公司、县医药公司、县联通公司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予以通报批评,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检讨,取消单位和班子成员年内各类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依据《广饶县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引进县级财政受益招商项目的,由县财政出资奖励。对引进广饶县宏达化工厂等项目的引荐人,由县财政出资85914元进行了奖励。各乡镇、有关单位也对项目引荐人进行了奖励。
  【重点招商项目简介】 金宇集团汽车轮胎项目。由山东巨力集团与大王镇金宇集团合资建设,总投资1亿元,其中利用外资3000万元。该项目于2002年8月份正式投产,预计年创产值1.2亿元,利税0.18亿元。该项目已成为全市轮胎生产行业规模最大的项目。
  永泰集团子午胎生产项目。该项目由永泰公司与美国盾轮公司合资建设,总投资2亿元,其中利用外资6000万元。该项目于2002年初开工建设,至年底,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已基本结束。
  大海集团色织生产项目。英国协和集团、智利依克公司与山东大海集团在县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了英国协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新上12万锭/年纺织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2300万美元,其中计划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石化集团中、高密度板生产项目。德国艾斯克公司与县石化集团共同投资在县经济开发区成立了正和木业有限公司,生产MDF、HDF产品,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注册资金1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中密度、高密度薄板生产企业。
  (刘新亮)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2003

《广饶年鉴2003》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广饶年鉴》是广饶县人民政府主办、广饶县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刊。旨在全面、准确、及时地记述广饶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广饶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问题,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续修《广饶县志》积累历史资料。 《广饶年鉴》(2003卷),记述2002年广饶县辖区内各行各业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特殊情况适当上溯或下延。 本卷年鉴共设22个栏目:特载、大事记、广饶综述、政党政务、群团、军事、政法、劳动人事、综合经济管理、改革开放、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邮电电力、建设环保、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生活、乡镇概况、人物等。卷首设反映全县重大事件和发展成就的彩色图片专辑。 本卷年鉴除特载、大事记、人物外,其余内容分别设栏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条目为年鉴内容的基本单位,其标题用黑体、外加【】表示。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新亮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