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636
颗粒名称: 劳动人事
分类号: F243.1
页数: 8
页码: 129-136
摘要: 2002年,各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共同努力,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逐年增多,全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额呈历年增长之势,为社会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促进就业的各项规定和优惠政策,采取强有力措施,开辟就业渠道。加强岗前培训,引导和转变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用工信息网建设,积极开展全方位的职业介绍服务,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渠道工作,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关键词: 劳动组织 人事管理

内容

劳动人事
  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
  【概况】2002年,全县劳动保障工作以确保广大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狠抓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的落实、考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不断加大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与管理工作力度,强化养老金、失业金和女工生育金的及时足额发放措施,加快医疗保险配套政策和改革步伐,加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规范用工管理行为,严格就业准入制度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2年,各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共同努力,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逐年增多,全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额呈历年增长之势,为社会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02年底,全县企业参保职工达到12016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达到11379人;农村参保人数达到97088人。全年征缴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869万元,完成当年征缴任务的127%;征缴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3097万元;征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44.31万元。为企业1869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463万元,为企业56名遗属补助人员发放遗属补助费4.1万元;为机关事业单位1920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817万元;代财政局支付县直离退休人员住房补贴146万元;为机关事业单位838名遗属补助人员发放遗属补助费120万元;为农村481名参保人员发放养老金23.48万元。发放率和准确率继续保持100%。按照文件规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遗属补助人员调整补发了养老金和补助费。做到了不拖一天、不欠一分、不漏一人。真正发挥了社会保险“稳定器”和“减震网”的作用,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县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在全市社会保险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并被确定为全市劳动保险系统最高星“五星级”管理单位,还作为全省5个先进典型之一在全省社会保险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失业保险与女工生育保险工作】2002年,县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全面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狠抓目标任务的落实。全年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8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6%;新增4798人,新增征缴失业保险基金46万元,清欠31万元。并严格按照规定,为1328名失业职工按月发放失业保险金214万元;发放医疗补助金10万元,发放准确率达到100%,较好地配合了全县的企业改制工作,促进了社会稳定。
  女工生育保险是一项确保企业女职工生育期间生育费用的险种,该险种只对全县城镇各类国有、集体企业开展。女工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增强社会影响力,主动把工作做到每个企业,并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开拓创新,改进女工生育保险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女工生育保险工作顺利开展。至2002年底,全县参保企业已达79家,参保职工6299人,征缴女工生育保险基金35万元,为188名女职工支付生育保险金30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医疗保险工作】县医疗保险事业处的前身是广饶县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其职能和人员编制于1999年6月由县卫生局移交给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1年10月30日经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广饶县医疗保险事业处,为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0人。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编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负责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结算与支付;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定点资格进行审查,对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检查、审核,负责处理有关基本医疗保险的查询,做好其他配套服务工作。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广饶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广饶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医疗费补助暂行办法》《广饶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广饶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暂行办法》《广饶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务人员处方资格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广饶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转院管理暂行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
  2002年5月29日,县医疗保险工作正式启动,为全县13400名参保职工填写了《医疗保险手册》,建立了参保单位和个人台帐;对18家定点医疗机构和两家定点零售药店予以确认,对445名医务人员处方资格进行了审核和发证;对35名异地居住人员定点药店、医院进行确认;通过查体确认了400名慢性病患者,完成3297名离退休干部医疗统筹基金收缴与证件发放工作。相应出台了《广饶县城镇职工大额医疗救助金筹集和使用暂行办法》《广饶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医疗补助暂行办法》《广饶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管理暂行办法》等基本医疗保险配套办法(广劳社发[2002]45号),以及《广饶县县直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管理暂行办法》(广财字[2002]40号)等4个补充规定。为医疗保险新制度的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
  2002年,共征缴医疗保险基金884万元,其中个人帐户455万元,统筹基金383万元,大额医疗救助金46万元,支付医疗费176万元。根据文件精神新增4433人。11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医疗保险办公楼竣工启用,建设了医疗保险办公网,为全县医疗保险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劳动就业安置工作和劳务输出】2002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促进就业的各项规定和优惠政策,采取强有力措施,开辟就业渠道。加强岗前培训,引导和转变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用工信息网建设,积极开展全方位的职业介绍服务,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渠道工作,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全年共举办岗前培训班7期,共培训人员1181人,其中失业职工643人次;办理求职登记6411人;就业成交5913人,成交率达到92%,其中安置失业人员1098人,安置失业职工923人,安置农村劳动力及外来劳动力3892人,劳务输岀1770人,有效地缓解了全县的就业压力。
  【劳动仲裁工作】全县劳动仲裁工作紧紧围绕“合法、及时、公正”的原则,着眼于为经济发展服务,立足于社会劳动保障工作,坚持快立案、快审案的工作态度,实行了“一步到庭”工作方法,达到了“提速”的要求。2002年,共举办企业内部劳动纠纷调解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110名,提高了企业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9起,办结38起,结案率为97%,无一起因不服裁决而向法院起诉的案件,共为当事人追回款项53万元,和谐了劳动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签订劳动合同3500份,做到了主体适合、内容合法、程序正确、形式完备,使劳动合同成为了实现“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的目标。
  【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工作】2002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劳动保险执法监察工作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断加大执法监察和日常巡视检查力度,严肃查处非法用工,拖欠社会保险基金,克扣拖欠职工工资,不签订和非法签订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效地维护了广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是开展了民工权益保护专项检查,共检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5家,涉及民工806人,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56份,责令支付民工工资3.96万元;责令办理用工手续30件;补办劳动合同138份;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介绍中介机构1处。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贯彻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专项检查,共检查有嫌疑使用童工的企业30家。并同时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对两起非法招用童工致残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三是进行了企业劳动保障年检,共检查用人单位102家,涉及职工26810人。其中:有限公司46家,涉及19688人;私营企业7户,涉及177人;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5家,涉及职工427人,个体组织10家,涉及劳动者106人;国有企业15家,涉及职工4022人;集体企业19家,涉及职工2390人,占全部应参检查单位的70%以上。共下达处理决定书45份,为12家3420人补办了用工手续;有310人补签了劳动合同,并办理了鉴证手续。四是利用检查和接访等形式,为86名职工追回工资15万元,追回4人风险抵押金11200元。通过劳动保障执法检查,用人单位的法律法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规范了用人单位的劳动力管理行为。
  2002年12月26日,经县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了广饶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为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编制5人,行使县政府授权的行政监察职能。该监察大队的成立,对加强全县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工作和劳动法规的落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职业技能开发与职业培训】2002年,县职业技能鉴定所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通知》(鲁政发[2001]66号)和《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66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严格就业准入制度,坚持质量第一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参加申报的310名技术工人进行了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对266名合格者颁发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涉及计算机、钳工、焊工、电工、石油化工等5个工种(职业)。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使失业人员和失业职工尽快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培训网络,培训范围逐步拓宽,采取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培训方式,提高了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全年共培训1181人次,其中失业职工643人次。
  (孙建华)
  人事工作
  【机构编制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和《山东省县级党政机构改革的意见》,结合全县实际,经过认真调查、反复论证,确定了县乡机构改革方案,拟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3月18日,全县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大会召开,县乡(镇)机构改革全面铺开。5月底,县乡(镇)党政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改革过程中,对各部门的1050项职能进行了认真梳理、审核,对20项交叉职能进行了重新界定,分类确定了编制精简比例,严格审核了“三定”方案,认真组织了竞争上岗。通过改革,县级党政机构由原来的44个减至32个,精简27%;乡镇党政机构由原来的60个减至40个,精简33%;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由原来的90个减至50个,精简44%。县直党政行政编制由原来的573人减至446人,精简127人,占22%;乡镇行政编制由原来的580人减至410人,精简170人,占29%;乡镇事业编制由原来的913人减至730人(不包括卫生、中小学事业单位),精简183人,占20%。县直党政部门和乡镇领导职数由原来的324人减至247人,精简77人,占24%。通过改革,理顺了部门、条块之间的关系,大幅度精简了机构和编制,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推动了政府“提速”工程。
  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了各级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对调整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实行政事分开、国企转制、精简内设机构和人员等进行了调研;根据有关规定,为3名事业单位人员办理了辞职手续。适应形势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对全县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进行了核定。制定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竞争上岗的意见,全面推行聘约管理,实现了由人员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公务员培训与干部管理】按照中共中央《关于2001~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要求和省、市部署,组织8名新晋升职务的科级干部参加了全市公务员任职培训。按照《关于对全县机关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进行WT。知识培训的通知》精神,组织举办了3期WTO知识脱产培训班,培训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462人。进一步规范了考核程序,增加了对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情况的考核,客观公正地确定了考核等次。参加考核4995人(不包括中小学教职工),确定优秀等次789人,称职(合格)等次4160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等次3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3人,不定等次9人,未定等次31人。对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不定等次人员落实了考核有关规定,使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积极组织了人事执法检查活动,对干部录用、非领导职务设置、人事档案管理、退休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地检查,进一步促进了人事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对3124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特殊身份人员出国登记备案。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精神,严格履行任免制度,推行竞争上岗,在机关中层干部人员选配中,除个别涉密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外, 县直32个单位180个中层职位全部实行了竞争上岗,一般干部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了工作岗位。通过竞争上岗,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由改革前的37岁降至现在的32岁,具
  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序的占到了98%。通过竞争上岗,强化了机关干部的竞争意识,对广大机关干部学理论、学业务提高素质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军转安置和人员招考录用】认真贯彻、积极宣传《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妥善安置了3名军队转业干部和4名随调随迁家属子女。对企业军转干部情况进行了调查,积极帮助困难企业军转干部解决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促进了军转工作和国防建设。协助市人事局对广饶县报考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的人员进行了资格审查、面试和政审,共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41人,其中,国家公务员24人(警察11人),机关工作者17人。通过考录,为全县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按照上级部署,协助药监局招考录用了4名公务员,在整个考录过程中,认真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保证了考录工作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计算机培训】不断深化职称改革,逐步实行评聘公开。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工作的通知》,完善了职称聘任工作政策规定。为国有企事业单位541名专业技术人员推荐了高、中级技术职务,其中高级110人,中级431人,为273名专业技术人员确定了初级技术职务;为民营企业单位542名技术人员推荐确定了专业技术职务。其中,推荐高级32人,中级210人,评审确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300人。组织1309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经济、统计、会计、质量工程师、注册造价师等技术资格、执业资格和外语水平考试报名;经选拔推荐,华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荣获国务院2002年度政府特殊津贴。组织机关事业单位309名技术工人参加了2001〜2002年度全市晋级考试考核。及时完成了市人事局交办的仓库保管员等7个工种、393名技术工人的技能操作考核任务。会同县教育局、县卫生局等单位举办了教育、卫生知识继续教育培训班,对3790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更新知识培训;举办了1。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培训学员891人;组织4080名机关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 WT。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国外智力引进】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多方面、多渠道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智力。组织石化集团、木王农贸集团、华誉集团等重点企业参加了东营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回国交流合作团项目洽谈会、沈阳俄罗斯高新技术项目交流会、青岛西欧留学生及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南京国际人才交流会、济南中国山东海外人才交流暨经贸技术合作洽谈会等,签订并履行技术合作协议33项;努力提高国外智力引进层次。先后从美国、德国、以色列引进4名专家,到华泰、大王农茂集团进行了技术指导。年初为华泰集团引进的德国造纸专家马丁博士在帮助企业解决多个疑难问题的同时,明确指出了目前企业在生产工艺、水电汽消耗、设备运转、纤维回收及污水排放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并给岀了解决思路和治理措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为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引进的德国制粉专家萨尔曼先生因技术指导工作效益突出,获得了山东省人民政府“齐鲁友谊奖”。全县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大,效果好,广饶县政府被东营市委、市政府授予“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工资福利与退休、离岗】根据《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的实施办法》,为10033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了职务工资档次;为2189名离退休(退职)人员增加了离退休(退职)费;审批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放城市补贴和2002年年度奖金;对4800余名乡镇教师的工资进行了审核,保证了乡镇教师工资县级统一发放工作的顺利实施;为203名年度考核连续3年优秀或5年称职的工作人员晋升了级别工资;为239名调动和新参加工作人员办理了工资调转确定手续;为742名晋升职务职称的工作人员办理了工资晋升手续;调整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为61名遗属审批了生活困难补助。组织8名病残人员参加了全市劳动能力鉴定,并为其中4名伤残等级达到四级以上的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切实维护了病残职工的合法权益;全年共为145名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为其中75人审批了安家和建房补助费。按照《广饶县县乡(镇)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意见》要求,对县乡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上报的提前离岗、退休人员进行了认真审核,为符合条件的107名工作人员办理了提前离岗、退休手续,其中提前离岗96人,提前退休11人,促进了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工作的顺利运行。
  【人才交流与人才市场】组织县石化集团、华泰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山东大学、山东财政学院等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72人。协助华泰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遴选的博士后刘全校承担的造纸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成果鉴定,两项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加快,民营经济单位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充分发挥广饶县人才市场和山东大王人才市场的作用,建立了流动人员信息库,对全县人才结构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依据《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对人才中介组织和招聘活动进行了清理、规范,积极开展了人事代理、招聘求职等业务,为人才及时、合理配置创造了良好条件。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积极宣传、认真落实了《山东省2002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服务和指导,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多种所有制单位就业。对2000年招考录用的19名到农村任职的毕业生进行了考核。8月24日,成功举办了全县2002年人才交流会,48家企业和近千名毕业生到会洽谈,促进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人才配置。
  【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大力实施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举战略,注重引资、引智软环境建设。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搞好服务,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引进和使用环境,促进了全县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在努力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引进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人事部门面广线长的优势,积极招商引资,超额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引进的项目、资金在县非经济部门单位中名列前茅,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县招商引资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延向前齐庆华)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2003

《广饶年鉴2003》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广饶年鉴》是广饶县人民政府主办、广饶县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刊。旨在全面、准确、及时地记述广饶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广饶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问题,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续修《广饶县志》积累历史资料。 《广饶年鉴》(2003卷),记述2002年广饶县辖区内各行各业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特殊情况适当上溯或下延。 本卷年鉴共设22个栏目:特载、大事记、广饶综述、政党政务、群团、军事、政法、劳动人事、综合经济管理、改革开放、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邮电电力、建设环保、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生活、乡镇概况、人物等。卷首设反映全县重大事件和发展成就的彩色图片专辑。 本卷年鉴除特载、大事记、人物外,其余内容分别设栏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条目为年鉴内容的基本单位,其标题用黑体、外加【】表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