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非典”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511
颗粒名称: 抗击“非典”工作
分类号: R183.9
页数: 1
摘要: 县人民医院、县防疫站抽调卫生技术人员78人,加强了防治“非典”一线的工作。在各公路进入广饶县的边界处和县长途汽车站设立了9个健康检查站,对所有进入广饶县的人员逐一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包站点制度。组织各医疗单位参加全市防治“非典”骨干培训班5期,参加人数共167人次。实行“非典”疫情零病例报告制度,形成了从医疗机构到疾病控制机构的“非典”疫情报告网络。全年全县未发生 “非典”疫情。
关键词: 广饶县 卫生 抗击非典

内容

2003年,为加强全县防治“非典”工作,从卫生防疫、交通、公安部门、乡镇卫生院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抽调260余人,其中科级干部50余人,卫生技术人员120余人,公安、交警60余人,交通人员30余人,开展了卫生检疫检查站的检查工作。县人民医院、县防疫站抽调卫生技术人员78人,加强了防治“非典”一线的工作。在各公路进入广饶县的边界处和县长途汽车站设立了9个健康检查站,对所有进入广饶县的人员逐一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包站点制度。各乡镇、清河办事处也分别在本乡镇、本办事处与外县市接壤路口设立健康检查站,对进入广饶县的人员全部进行健康检查。
  截至6月20日,9个健康检查站累计检查车辆240954辆,外来人员671731人,来自疫区18398人。疫区流入人员累计达到1434人,其中乡镇、办事处流入1099人,县直部门、单位流入人员335人,全部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
  全县共建设改造发热门诊14处。县医院作为全市6家定点接诊医院之一,添置了设施,成立了3个救治梯队,计20名医护人员。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达到了防治工作的要求。县人民医院门诊累计接收检查人员3200人,共发现发热65人,收治观察1人。
  指挥部办公室起草并印发防治“非典”工作文件32期、1920份,组织编印《广饶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动态》122期、7320份;收集各乡镇、各检查站、各医疗卫生单位报表14种,计75600份;汇总上报各种统计报表计12种累计720份;按时完成对9处交通卫生检疫站的报表整理、统计、汇总、上报等各项工作。受理举报电话1997个;管理使用资金、调配物资等达10。余万元,完成了各种防治“非典”物资的统一协调、管理与发放,确保了全县防治“非典”工作的需要,为全县防治 “非典”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整理、装订、移送县档案局防治“非典”档案76卷,计12000余页。
  7月21日,为逐步建立防治“非典”工作的经常管理和长效机制,指挥部办公室移至县卫生防疫站办公,工作人员缩减为3人。10月9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电视电话会议以后,启动了全县防治“非典”指挥协调系统,及时召开了有关单位和人员会议,做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制定印发了《广饶县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调整充实了应急救治专业队伍,成立了广饶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15人)和应急救治队伍(19人)。制定并明确了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应急救治队伍的职责。
  适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组织各医疗单位参加全市防治“非典”骨干培训班5期,参加人数共167人次。在城东新区建设工地现场和县人民医院的隔离病区,组织开展了一次 “非典”实战综合模拟演练。实行“非典”疫情零病例报告制度,形成了从医疗机构到疾病控制机构的“非典”疫情报告网络。利用乡镇合作医疗网络的建设,实现了“非典”疫情网络直报。县人民医院等16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互联网进入了“国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专报系统”,实行疫情直报;设立58处监测点,包括发热门诊、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农业监测点,县防疫站按时向上级汇报监测结果,未出现迟报、漏报。全年全县未发生 “非典”疫情。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

《广饶年鉴》

广饶县政府及单位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庆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