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03年,县科技局围绕全县的经济发展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开发实施科技项目45项,其中13项新产品填补省内空白,3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其中国家级3家;争取市级以上无偿扶持资金900余万元,列全省县(区)第3位;申报专利120项;开发新产品26个。在2001~2002年全国科技进步工作考核中,经过省科技厅组织的全面考核,广饶县名列全省第八名,并被推荐为全国表彰的全省39个县区之一。
【“产学研”工作】2003年,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学研活动。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共组织各种类型培训班13期,培训科技人员850余人次。组织29家企业50余人赴清华大学、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参加了培训,邀请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石油大学等专家教授来广饶县围绕产业结构特点分别举办了橡胶、化工、农副产品等培训班。先后12次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了省、市在青岛、西安、北京、济南、东营等地举办的产学研活动,达成科技合作意向23项,签订科技合作合同15个,向企业推荐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65名,展出各类产品60余个,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技术贸易额达4600多万元,产品合同贸易额达3.8亿元。积极组织成果鉴定报奖,至年底,共鉴定科技成果25项,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3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获奖数在全市名列第一。
【科技计划】2003年,全县共投资建设科技项目45项,项目总投资18.49亿元,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0.6亿元,利税7.05亿元。与去年同期建设项目数、投资额、产值和利税相比,分别增加28%、68%、71%和24%。有43项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有40项被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有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计划。在国家重大项目招标中,广饶县华龙工贸公司申报的“油田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和凯银集团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发的“耐盐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系的选育与开发”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县圣光集团申报的“以大豆油为基质的环保型聚酰胺的研制开发”等11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计划,其中信义集团申报的“COPNA芳香烃热塑性树脂基刹车片中试”项目被列入省级创新基金计划;县“杨树耐盐碱转基因定向改良技术开发”、“阻燃高分子量滨化环氧树广饶年鉴脂”等23个项目被列入市级计划。共争取科技项目资金900余万元,推荐项目贷款4.6亿元。
【高新技术】2003年,全县有5家企业申报了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华泰集团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至年底,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74.4亿元,比去年增衣37.3%,占全县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9.5%;实现利税11.3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利税的92.6%, 出口创汇5226万元,占限额以上企业的65.5%。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抓特种轮胎胶囊、烷基二茂铁、阳离子松香中性施胶剂等26个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特别是6条子午胎生产线项目的投产,大大提高了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2003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共实现产值13.7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产值125亿元的11%,实现利税3.5亿元,产值利税率达到25.5%,比传统产业高出15.8个百分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抓华泰集团等5家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和石化集团FSC、VQS技术在重油催化中的应用、华帘布业锦纶线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全年已完成投资12亿元,年可实现产值20.5亿元,利税4.5亿元。
【技术市场】2003年,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培训,提高全县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同时狠抓了技术贸易机构的认定升格、高新技术合同的鉴定登记和民营科技企业申报工作。全县新增民营科技企业3家,签订技术贸易合同13份,技术合同交易额2200万元。
【专利工作】2003年,全县共组织申报专利120项,授权92项,专利实施率达到了76.67%以上。同时,先后4次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了在昆明、合肥等地举办的大型博览会,展出高新、专利产品100余个,发放产品宣传材料近10000份,与1500家客商建立了联系,为下一步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