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451
颗粒名称: 科技 教育
分类号: G32
页数: 7
摘要: 科技工作2003年,县科技局围绕全县的经济发展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开发实施科技项目45项,其中13项新产品填补省内空白,3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其中国家级3家;争取市级以上无偿扶持资金900余万元,列全省县(区)第3位;申报专利120项;开发新产品26个。在2001~2002年全国科技进步工作考核中,经过省科技厅组织的全面考核,广饶县名列全省第八名,并被推荐为全国表彰的全省39个县区之一。积极组织成果鉴定报奖,至年底,共鉴定科技成果25项,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3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获奖数在全市名列第一。
关键词: 科技 教育 广饶县

内容

科技工作【概述】2003年,县科技局围绕全县的经济发展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开发实施科技项目45项,其中13项新产品填补省内空白,3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其中国家级3家;争取市级以上无偿扶持资金900余万元,列全省县(区)第3位;申报专利120项;开发新产品26个。在2001~2002年全国科技进步工作考核中,经过省科技厅组织的全面考核,广饶县名列全省第八名,并被推荐为全国表彰的全省39个县区之一。
  【“产学研”工作】2003年,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学研活动。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共组织各种类型培训班13期,培训科技人员850余人次。组织29家企业50余人赴清华大学、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参加了培训,邀请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石油大学等专家教授来广饶县围绕产业结构特点分别举办了橡胶、化工、农副产品等培训班。先后12次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了省、市在青岛、西安、北京、济南、东营等地举办的产学研活动,达成科技合作意向23项,签订科技合作合同15个,向企业推荐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65名,展出各类产品60余个,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技术贸易额达4600多万元,产品合同贸易额达3.8亿元。积极组织成果鉴定报奖,至年底,共鉴定科技成果25项,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3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获奖数在全市名列第一。
  【科技计划】2003年,全县共投资建设科技项目45项,项目总投资18.49亿元,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0.6亿元,利税7.05亿元。与去年同期建设项目数、投资额、产值和利税相比,分别增加28%、68%、71%和24%。有43项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有40项被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有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计划。在国家重大项目招标中,广饶县华龙工贸公司申报的“油田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和凯银集团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发的“耐盐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系的选育与开发”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县圣光集团申报的“以大豆油为基质的环保型聚酰胺的研制开发”等11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计划,其中信义集团申报的“COPNA芳香烃热塑性树脂基刹车片中试”项目被列入省级创新基金计划;县“杨树耐盐碱转基因定向改良技术开发”、“阻燃高分子量滨化环氧树广饶年鉴脂”等23个项目被列入市级计划。共争取科技项目资金900余万元,推荐项目贷款4.6亿元。
  【高新技术】2003年,全县有5家企业申报了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华泰集团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至年底,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74.4亿元,比去年增衣37.3%,占全县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9.5%;实现利税11.3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利税的92.6%, 出口创汇5226万元,占限额以上企业的65.5%。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抓特种轮胎胶囊、烷基二茂铁、阳离子松香中性施胶剂等26个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特别是6条子午胎生产线项目的投产,大大提高了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2003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共实现产值13.7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产值125亿元的11%,实现利税3.5亿元,产值利税率达到25.5%,比传统产业高出15.8个百分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抓华泰集团等5家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和石化集团FSC、VQS技术在重油催化中的应用、华帘布业锦纶线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全年已完成投资12亿元,年可实现产值20.5亿元,利税4.5亿元。
  【技术市场】2003年,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培训,提高全县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同时狠抓了技术贸易机构的认定升格、高新技术合同的鉴定登记和民营科技企业申报工作。全县新增民营科技企业3家,签订技术贸易合同13份,技术合同交易额2200万元。
  【专利工作】2003年,全县共组织申报专利120项,授权92项,专利实施率达到了76.67%以上。同时,先后4次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了在昆明、合肥等地举办的大型博览会,展出高新、专利产品100余个,发放产品宣传材料近10000份,与1500家客商建立了联系,为下一步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气象技术【概述】2003年,县气象局以创建“四个一流”台站为目标,全年地面测报三项错情率0.0%。,无重大差错等责任性事故;预报一般性降水准确率75%稳中有升,暴雨预报定性准确率达《市综合目标考核办法》规定满分;决策服务准确、及时、科学、高效。全年共发送服务材料902份;农气、气候、业务现代化、技术装备等工作也有了较大发展。被国家气象局授予“测报集体”优质单位称号并通过省气象局考核组的验收。
  【气象服务】2003年,县气象局围绕气象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始终把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服务放在首位,全年共向县委、县政府进行决策服务70多次;通过电视、广播发布重要天气信息20次,特别是2003年遭遇前所未有的“秋汛”,在认真听取了省、市气象台会商意见后,果断做出订正预报,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还通过党政综合办公网向有关乡镇进行通报,使各乡镇和群众及时做出了有效防御,把经济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2003年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高科技办公设备,为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发展优质化、多元化的气象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工防雹增雨工作】2003年,县气象局投资36万元购置了增雨火箭装置和装载卡车1辆,为及时、高效实施作业打下良好基础。
  236科技教育全年成功组织实施人工防雹增雨作业21次,累计增雨1700万平方米。年发射炮弹6600余发。7月5日19-21时,强冰雹云侵入广饶县境内,县指挥中心人员及时、果断地下达指令,全县7门高炮集中火力,持续作业,共发射炮弹809发,有效扼制了冰雹云团的迅猛发展,全县炮点防护区内没有发生冰雹灾害,作业区降水明显增加。
  (王晓)教育【概况】2003年,县教育局确立了面向现代化,改革创新、内涵建设、跨越发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实施七项工程、开展三项活动的工作目标。为实现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标强化对工程过程的监督和现场指导,逐级落实建设责任,进一步深化办园体制改革,形成了以政府办园为示范,个体及行业办园为辅助的办学格局,全县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2.6%;大力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初中毕业生综合升学率达到87.2%,已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农村远距离学生“食宿”工程实施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实验教学普及县”创建工程,各乡镇中小学校投资进行了实验教学设施的完善建设,各高中投资1036万元进行了功能室的内部设施配套和软件建设,顺利通过了省政府验收;“校校通”工程进展迅速,资金的投入、信息楼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建设均已顺利完工,12月16日,“校校通”工程全面开通。大力推进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县级规范化学校达到52处,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22处,规范化学校占全县中小学校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县级职业成人学校突出职能完善,内涵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校企结合、校校联合进一步加强,联合办学实现新突破。紧紧围绕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年和教育管理年活动,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了“双争双创”活动,建立了节假日教师集中学习培训制度,师德教育和考核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制定了《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实施“树形象”工程的意见》,配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解决好教育系统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收费管理的通知》,全面实行了行风评议制度和对纪检监察工作及“树形象”工程立项督察考核制度,在教育机关全面推行了机关效能监察制度,进一步建立起了形象建设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 “双创”工作,将卫生教育和环保知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环保教育普及率达到80%。学校安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以及工会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2003年,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一是以“树形象”工程和“双争双创”活动为载体,突出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完善了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实施了《关于对中小学校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处理规定》,建立了节假日教师集中学习培训制度,使师德教育和考核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是立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骨干教师素质教育,相继举办了小学语文、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培训,组织300名教师参加了基础教育课程培训,组织40名教学骨干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制定实施教师学历培训规划,组织6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自学考试,高学历教育取得新的突破。三是建立实行了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教师内退制度和教师聘任化管理制度,年内有358名教师提前离岗;对新增教师实行年度237广饶年鉴聘任、合同化管理,逐步建立起了能进能出、聘约化管理的人事管理体制,为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提供了政策与机制保障。年内高中招聘本科学历教师68人,为高中扩招奠定了师资基础。
  【教育改革】紧紧围绕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深入开展了课堂创新主题活动。年初召开了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专题会议,确定了2003年度课堂教学改革目标,4月份召开了课堂教学创新暨课改实验总结推进会议;以创新教育为主题,教研员分赴各乡镇进行了蹲点、视导,就创新原则落实、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创新理念的环节落实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点评,增强了视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创新改革与课程改革同步推进,相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机构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两项制度》等,形成了目标、管理、评估、督导相配套的基础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建立起了全学科教学评价体系;并组织骨干学校校长、乡镇教研室主任参观了花官中心小学等课改现场,使全县课程改革步入规范化运行轨道。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立项国家级课题1个,市教改课题1个,有12所学校被定为课题实验学校;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2003年高考中,全县一批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67人,比上年增加32人,占全市的52%;普通本科上线人数达到586人,比上年增加38人,占全市的50%,全市文理科前第一、第二名均为广饶县考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位居全市首位。
  【农村远距离学生食宿工程】2003年市、县人民政府将农村中小学食宿工程的建设列入为民办的实事,并纳入了市、县政府督办项目。全县农村中小学生食宿工程涉及29处学校,概算投资2229.6万元。县政府成立了食宿工程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相继出台了《广饶县农村远距离学生食宿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和《广饶县农村中小学生食宿工程暂行管理办法》,以规范施工企业,确保食宿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工期。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食宿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书,与各职能部门签订了职责落实与质量管理本属,着力加强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和管理。全面实行了工程周报月调度和巡回督察制度;坚持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保证了所有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到10月底,涉建的13栋楼房共27541平方米、19栋平房共3300平方米已全部完工,并于11月底顺利通过市政府验收。
  【教育科研】2003年,全县教学教研工作,围绕“课堂教学创新年”活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为重点,积极工作,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先后到乡镇、中小学进行视导,采取校长汇报、学生会卷、座谈查资料、组织集体单元备课、说课、研讨课、公开课、评优质课、评教学能手等方式,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教研水平。中学各科人员组织初中四年级各科教师召开复习研讨会,各学科教师执教复习研讨课、评课、说课,交流复习思路,教研员作《测试理论学习与中考题剖析》专题报告。积极举办并积极参加省市级教研活动,举办了省第四批普通教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等大型省级教学研讨会,组织了部分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和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培训,并且对全县教师进行了培训。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省级中小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广饶县教研人员先后在广西桂林、河南郑州等地召开的学科教育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交流教科研方面的经验。刘红霞、王爱莲、宋锦秀等多名教师在全省及全国执教公开课。东营市教研室在花官乡草南小学召开了东营市农村中小学数学改革经验的推广现场会,东营市教育238科技教育局组织了“广饶县课改开放周活动”,共接待来自其它县区及市直学校、民办学校的参观者450多人。有30多位教师展示了公开课,为与会者赠阅课改资料汇编450多套。广饶县有4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广饶县教研室在200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评比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课题组。
  【成人高考】3月份,组织了2003年成人高考报名,全县报名1552人;受“非典”影响,于9月下旬组织了补报,累计全县有1756人报名,其中,高中起点报专科的759人,高中起点报本科的55人,高中起点报专科“3+2”医学类172人,专科起点报本科770人。
  【高教自学考试】2003年3月、7月、9月、12月分别组织了4次高教自学考试报名,全县共有3505人报名,报考7659科次。为578名新考生办理了长期准考证(长城卡),为286名考生办理了毕业环节考核和实践考核327科次的考试报名,为5名具备条件的考生办理了学位英语考试报名,为169名考生办理了毕业证书手续。由于自考工作突出,在庆祝全国自考20周年之际,广饶县被评为省自考工作先进单位。
  【普通高考、对口高职和初中中专招生考试】组织大中专招生考试报名达3985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2878人,考场97个,在县实验中学、广饶一中、广饶镇中心初中设立考场,首次实行电子监控。全市的对口高职考生706人在县中专学校安排考场31个,4个考点被评为省优秀考点。初中中专考生359人,在职幼师42人随普通中专参加考试。全年共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3113人,其中一批本科232人,普通本科734人,保送生1人,音体美本科152人,体育内招本科32人;专科(高职)1256人,共录取大专生2407人,录取率为83.63%(省71%),对口高职全县有429人参加考试,录取了385人,录取率为89.74%,其中本科82人,专科(高职)303人。初中中专录取五年制专科和三、二连续专科生225人,普通中专80人,16名幼师被东营师范录取,共输送本科生1233人,专科1784人,中专96人。
  【中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2003年10月30日至11月12日,赴全县23处初中为初四在校生现场照相采集信息,办理报名手续,开始更换新的报名系统,增加了学籍号信息栏,在大王职业学院和广饶中专设立考点,全县5900人报名,5886人参加考试。取得A 级的2875人,A级率48.84%,(市42.84%);B级1458人,B级率24.77%;C级1253人,C级率21.29%,D级的300人,占5.1%。
  【乡镇成人教育】2003年,全县成人教育积极搞好成教师资培训,于7月1~31日组织全县13名乡镇成教教师到东营职业学院参加成人学院专业师资培训。同时,与县内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联合办学,分别与大王职业学院和广饶中专联合办班多次。加强学生的实验实习和动手操作能力培训,与县内所属企业联合办学,分别与乐安助力车厂、华誉集团、县保安公司等单位联合办班多次。同时强化初四分流生教学,年内分流人数456人。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780人次。加强了实用技术的宣传,石村成教、稻庄成教、大码头成教、大营成教等单位多次到农村办实用技术黑板报,较好地宣传了实用技术,扩大了成教的影响,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教师培训】2003年,继续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全年培训556名。为提高教育管理者管理层次,组织报考曲师大研究生课程班情况摸底和预报名,共有37名教育干部预报名参训,7月19-29日组织报名教育干部239广饶年鉴在市委党校参加考前辅导班。从全县小学校长中选拔10名市级骨干小学校长于11月9~29日组织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全市第一期骨干校长培训班。11月1~3日组织全县教师资格认定普通话测试报名工作,共计报名486名,5~6日组织全县审办教师资格的496名教师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分别组织全县23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24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基础教育新课程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
  【职业教育】2003年,全县职业教育继续加大招生政策导向力度,努力学习先进地区的办学经验,先后到青岛、烟台等地参观考察职业学校办学和招生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目标责任考核的意见(讨论稿)》,并招集部分初中校长、职业学校校长召开座谈会,以广教发 [2003]18号文件下发,规范和促进全县的高中段招生工作,以使高中段报名招生时生源得以合理分布。5月16〜18日组织了2003年职业学校招生报名工作,共计报名1755名,其中大王职业学院1094名,县中专661名。全县2003年职业类学校共计招生2378人。
  强化教学教研,组织了全县职成教类教师的年度县级教学能手评选,共有25名教师参评。组织3名县职业学校教学能手参加市教学能手评选,1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并参加了年度省教学能手评选。努力应对高职招生,实现高职招生成绩的突破。广饶县组织421人参加了对口高职招生考试,全市达到本科最低控制线562分以上的考生共114名,广饶县106人,占全市的93%,全市600分以上考生28人,广饶县26人,占全市的93%,广饶县中等专业学校财经专业学生尹林燕以651分列全市第一名。
  【基础教育】按照县政府制定的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广饶县将于2003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县教育局精心组织中考报名、考试、录取等各个环节。针对普通高中招生,出台了两项改革措施。一是音体美特长生考试时间实行全县统一,各高中具体组织,县教育局和监察局介入整个考试过程,要求音乐监考教师必须是外地教师,体育教师原则上不担任体育测试任务,美术试卷经保密处理后,由县教育局统一到外地阅卷,使各高中音体美特长生招生专业考试工作公正、公开,成为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树形象”工程的一个亮点。二是高中招生体育测试工作不再由各高中组织,而是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测试队伍,直接到各初中学校对考生进行测试。
  2003年按照市、县防“非典”指挥部的要求,中考工作突出做到“两防”(即防非典、防作弊)、“两抓”(即抓保密、抓安全),下发了关于2003年中考文化课考试期间做好“非典” 防治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广饶县防“非典”应急处理预案,给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发放一封信,消除考生因“非典”原因造成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保证考生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中考;成立了中考工作领导小组,各考点按照高考保密室建设的要求;对全县中考考生考试期间的食宿情况、往返考点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为中考期间接送考生的车辆发放了专用车牌;县政府还专门召开了由电力、建设、公安、交警、卫生、防疫、交通、宾馆等部门参加的中考工作联席会议。2003年全县有应届初中毕业生8134人,高中招生4353人,县外高中招生205人,职业学校招生1712人,初中中专和县外中等专业学校招生823人,全县共升入高一级学校7093人,综合升学率为87.2%,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2003年,县政府成立了贫困大中小学生救助中心。并于8月25日筹备召开了全县救助贫困大学生暨高考总结表彰大会。共接240科技教育受社会和企业捐款324140元,对68名贫困大学生实施了救助,发放救助资金达136000元;县教育局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动员全县教职员工为贫困学生捐款205860元;接受市级救助金217394元,救助贫困中小学生1361人(其中初中729人,小学632人)。
  积极开展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顺利通过上级部门对广饶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验收工作;10月24~26日,筹备举行了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首期开训典礼,组织了两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参训学生共160名。
  【创建工作】2003年,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陈官初中、花官一中和县实验中学顺利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山东大王国际学校,大王二小、三小、五小,县共青希望小学,丁庄中心小学,丁庄王道小学,广饶镇城里小学和鲁能希望小学创建为第七批县级规范化学校。使全县县级规范化学校达到51处,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22处,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3处。
  全县教育系统以“双创”为契机,积极开设环境教育课,完善环境教育档案。2003年,市政府提出了东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教育模范城市”(简称 “双创”)的目标,按照市教育局和县政府“双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及时完成了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相关材料的上报工作;检查落实普通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课情况,确保广饶县环境教育普及率达80%以上;对 “双创”档案进行了认真的汇总和整理,做到了“双创”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广饶镇城东中学通过了省、市“绿色学校”的验收*使广饶县的省级绿色学校达到了2处,市级绿色学校达到了3处。
  【学前教育】2003年,积极实施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程,全县学前两年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1%, 广饶镇、大王镇、李鹊镇、石村镇、稻庄镇实现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标。建立健全了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注册幼儿园176处。不断加大投入,幼儿园办园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9处乡镇中心幼儿园中有5处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丁庄镇投资223万元新建1处占地122.5亩的幼儿园,大码头乡中心幼儿园投资60万进行了扩建,李鹊镇投资10万元扩建改建中心幼儿园,广饶镇中心幼儿园投资10万元配建了幼儿食堂,大王镇中心幼儿园投资6万元进行了完善建设。2003年全县幼儿园基建总投资达到404.1万元,多媒体、课桌凳、玩具、图书、微机、琴、游戏材料、取暖防暑设备等内部配套总投资达57.1万元。狠抓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组织全县400余名幼儿教师参加了建构式课程观摩交流活动,8名中心幼儿园园长参加了全国“幼儿园园长现代管理提高班”,举办了“广饶县学前教育我爱我的职业演讲会”,幼儿教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切实加大对私立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力度,会同县妇联、县财政局、县物价局、县建委、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对全县个体幼儿园进行了检查,对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予以取缔。重视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对全县10个乡镇的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幼儿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县民办幼师月均增资39元。
  (蒋厚东)241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

《广饶年鉴》

广饶县政府及单位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