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03年,县国税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为突破口,以打造管理服务型国税机关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 “三基”建设,在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执法水平与服务层次、税收信息化建设和干部队伍素质4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开创了全县国税工作的新局面。县国税局被授予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
【税收收入与减免】2003年,共组织税收收入30000.0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33%, 比上年增收5464万元,增长22.27%;其中增值税完成23510万元,增长28.9%;消费税完成3340万元,比上年增收340万元,增长11.43%。分级次完成中央级收入22900万元,比上年增收4435万元,增长24.02%;县级及县级以下完成656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363万元,增长25.38%,为县政府提供可动用财力12427万元,组织省级收入560万元。
按照增值税起征点调整政策,对2000多 “双定”业户免征增值税,年减免税收140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开辟了“再就业减免税审批工作绿色通道”,在各分局办税服务厅设立了“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咨询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办税专用窗口”,落实优惠政策99人次,优惠税款35720元;落实征前减免、福利退税等各项税收优惠,使企业直接受益金额达8866万元,减免地方所得税585万元,办理民政福利企业退税2023万元,办理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税款307万元,生产财政税收资料产品征前免税557万元,经营废旧物资、免税农资等减免税金额320万元;共办理出口退税6765万元,实现免抵额813万元,帮助企业托管贷款900万元。
【税收管理】加大税收管理力度,打造以管理为先导,稽查为保障,计征为中枢,信息化为支撑的全方位征管构架。定期深入重点税源企业调查研究,根据纳税人生产经营和申报纳税情况,建立税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造纸、石化、橡胶等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行业税源的管理和监控,稳定推行行业税收管理,按月调度,确保了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年审工作和一般纳税人认定工作,对17户不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的取消资格,及时调整了部分一般纳税人的最高开票限额,对全县4家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免税资格进行了审核认定;努力做好“税务柜员制”和“一窗式”管理的结合文章,将“发票认证”、“报税管理”、“申报征收”等窗口进行合并,实行“一窗一人”式的管理模式,设置“申报纳税”和“对比异常处理”窗口,印制了《“一窗式”管理宣传辅导材料》,举办了2期“一窗式”管理培训班,培训税务干部36人次,代理人员10人次,企业办税人员392人次;制定《普通发票 “双奖”活动实施方案》,认真部署发票“双奖” 有关工作。通过“双奖”工作的推行,向消费者兑付即开即兑奖金2万余元,发放违章举报奖金1400元,普通发票的发售量比上年同期增加3倍;对货物运输发票,在严格抵扣范围、抵扣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总局的“三个办法和一个方案”,进一步对货物运输发票的抵扣工作进行了规范,并及时对抵扣发票进行采集上报;对农副产品收购发票,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虚拟购销业务、人为调节进项税等薄弱环节,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明确了抵扣要求和抵扣条件,解决了进项抵扣管理中的难题;对101户企业进行了所得税汇算清缴,通过汇缴,自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62万元,检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1万元,查补企业所得税14万元,积极做好审核评税、涉外审计及反避税价格信息采集工作。3月份,通过反避税调查,征收外国企业所得税314662.5元,实现了涉外税收的历史性突破。
【税务稽查】2003年,县国税局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拳头作用,建立执法型稽查体系,以点带面,开展以打击反面典型为重点的“震慑行动”,把推行一级稽查和加大打击涉税犯罪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抓好发票协查和专项检查。全年共检查立案79起,共计查补税款572.56万元,罚款170.71万元,加收滞纳金33.18万元;协查增值税专用发票262份,其中有问题发票60份,查补税款58.53万元,罚款2.57万元,加收滞纳金9.13万元;查处群众举报案件10起,共查补税款22.23万元,罚款12.67万元,加收滞纳金1.76万元。4〜5月份,对全县16户有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3户外贸企业进行了清算检查,共查补税款12.97万兀,罚款3.19万元。
【税法宣传】2003年,紧紧围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这一宣传主题,相继开展了“税法宣传进商场”、“百家企业结对,相约诚信纳税”等系列宣传活动;与有关单位共同创作表演了活报剧《郝税官与破烂王》;邀请各级党政领导、企业法人代表以及纳税人参加的“税收与小康”、“税收服务与创新”征文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以《广饶国税》、内部刊物《国税人》和县电台《国税风采》为载体,加强信息交流和上报,共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稿件96篇,市级以上部门发表信息33篇。
【科技兴税工作】2003年,县国税局围绕 CTAIS系统的拓宽和完善,狠抓辅助软件的219广饶年鉴开发应用,为强化征管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对办公楼的网络进行了调试、升级改造,调整配备微机50余台,为各科室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购置了主机共享系统,将全县432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了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以CTAIS应用为核心,深化 CTAIS分析及辅助决策系统、个体定额管理系统、工商国税比对系统、电子报税系统等辅助系统的应用,确保了数据的准确完整,有效地遏制了企业的虚假申报行为。针对电子报税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发应用了《电子申报票款核对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征收,确保了“一窗式”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2003年县国税局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创新服务工作】2003年,县国税局把打造 “管理服务型国税机关”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纳税服务的有效实现形式,为纳税人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更新了服务理念,从思想上摒弃了“高纳税人一等”的陈旧观念,主动适应纳税人,树立了做“管理服务员”的新理念。创新了纳税服务方式。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推行了“税务柜员制”,将办税厅“一站式”服务提升为“一人通”服务,实现了“两高一满意:',让纳税人真正感受到了“三少、三感、三明白”(即:少等一分钟、少跑一趟腿、少犯一次难;进门有清洁感、回话有热情感、办事有高效感;办税程序明白、法律法规政策明白、纳税人的权利义务明白)。该经验先后被省国税局和国家税务总局刊发,在全省三基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并在全市国税系统推广。拓宽了服务渠道。配合市局开通 “12366”纳税服务热线,开设广饶国税网站,向纳税人提供不间断的税收服务,对国税部门的服务和各类表格严格实行“零”收费,积极开展国税“中间服务业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信息,提出建议,帮助其改善生产经营。
(县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