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398
颗粒名称: 财政
分类号: F812.7
页数: 4
摘要: 2003年,广饶县财政部门牢固树立 “依法理财,文明服务”的宗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财政工作的新路子,财源建设、税收征管、财政改革等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全县财政收入连续18年实现了收支平衡,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县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县财政局先后被省人事厅、省财政厅授予“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省财政厅授予 “全省农业税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7年被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对国家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进行了彻底清理。积极利用上级扶持企业产业政策,全年共争取上级财政部门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扶持高新技术和产学研项目,30个,农业龙头企业5个,其中省级1个,双增工程项目3个。
关键词: 广饶县 财政

内容

【概况】2003年,广饶县财政部门牢固树立 “依法理财,文明服务”的宗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财政工作的新路子,财源建设、税收征管、财政改革等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全县财政收入连续18年实现了收支平衡,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县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县财政局先后被省人事厅、省财政厅授予“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省财政厅授予 “全省农业税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7年被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财政收支与管理】2003年,县财政部门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与税务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推行了社会综合治税,及时分析收入调度任务,研究对策和措施,保证了收入均衡人库。协同审计、物价部门成立联合调研小组,对各单位行政收费的应收数额、实征数额、已交未交财政专户等情况进行详细清查,全年完成行政性收费额10968万元,确保了预算外资金应收尽收。加强预算支出的量化管理,建立与零基预算相适应的支出评定机制,强化了正常经费的定员定额管理。建立了专项支出项目库,实现项目滚动预算管理,杜绝了各类不合理开支。2003年,广饶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150万元,完成预算的112.23%,同口径比上年增收6982万元,增长31.5%。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完成16878万元, 完成预算的119.51%,同口径增长36.48%。境内财政收入完成60668万元,比上年增收12280万元,同比增长25.38%。国税完成6556万元,占年初任务的104.48%,同口径增长25.93%;地税完成15400万元,占年初任务的109.57%,同口径增长35.38%;财政完成7194万元,占年初任务的127.49%,同口径增长28.76%。
  2003年,广饶县地方财政支出48338万元,完成预算的109.25%,比上年增支7952万元,增长19.69%。其中“灶内”支出41743万元,比上年增支7212万元,增长20.89%。县级财政支出28213万元,比上年增支5214万元,增长22.67%。
  【预算外资金管理】2003年,结合县行政审批中心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票款分离”管理办法。年底对“票款分离”软件进行优化升级,确保了新软件的正常启用。对国家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进行了彻底清理。协同物价部门对委托征收项目和所有收费单位进行了年审,对乡镇及县直卫生部门票据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针对乡镇卫生院票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广饶年鉴了收费行为。加强对代管资金的管理,全年累计代管资金405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5%,预算外直收金额66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0%。
  【财源建设】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经济园区建设。全年为园区道路建设投入资金3200万元,铺设道路40余公里。二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扶持畜牧养殖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养殖基地建设的意见》,全年落实资金200万元,对形成养殖规模的个人、企业、中介组织进行了奖励。三是大力实施“双增工程”。抓住花官乡绿色蔬菜基地、丁庄镇万亩冬枣园、西刘桥乡畜牧养殖基地等建设项目被列为市级“双增工程”的有利时机,共争取上级贴息资金105万元,完全用于项目基地建设。四是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投入资金200万元,建立了工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协会和对市场前景好的产品给予贷款贴息扶持。积极利用上级扶持企业产业政策,全年共争取上级财政部门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扶持高新技术和产学研项目,30个,农业龙头企业5个,其中省级1个,双增工程项目3个。全年安排科技三费550万元,重点扶持了一批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项目,促进了全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财政监督检查】2003年,配合县监察局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修建楼堂馆所情况进行了清理检查;对部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利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行为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加强了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力度,共检查项目4项,资金达350万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年审工作,共查出自立项目及超标准乱收费9项,查处违纪金额46万元;开展了建设工程预决算审查工作,共组织审查工程项目30个,净审减值1346万元,审减率达20%;进一步规范了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对财政监督检查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有效杜绝了重复检查现象的发生。
  【国有资产及企业财务管理】完成了200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年检工作,年检行政事业单位68户,国有企业7户,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55613万元,国有资产总额42789万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6848.2万元,国有资产总额18172万元。参与了县农机公司财产清查和县生产资料公司、供销外贸公司、县皮鞋厂的破产清算工作。出台了《广饶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有效配置和节约使用的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政府所有,财政监管,各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有效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机动车辆进行了集中拍卖,拍卖所得16.7万元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管理。
  【乡镇财政管理】2003年,乡镇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县乡级财政收入完成12272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2.1%,同口径增收2471万元,增长25.21%;财政支出完成20125万元,占全县支出的41.63%,同比增支2738万元,增长15.75%。全县10个乡镇中,收入过1000万元的乡镇3个,其中大王镇达到6368万元。
  【专项资金管理】2003年,结合县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的成立,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制定了严格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合理界定了各类资金的性质、用途和使用范围,实现了对专项资金审批、拨付、使用的全过程监督,防止了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重点加强了对社216财政税收保基金的管理,全年累计纳入财政专户社保基金8880万元,占应纳入管理的100%,累计结余额达到8784万元,实现增值58万元。将本级财政预算资金、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列入报账制管理,对支农资金实行专人、专账、专户管理,县财政部门全面负责支农资金的报账审核、会计核算及报表编制等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了支农资金的截留、挪用现象。对移民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充分发挥了移民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了专款专用。
  【重点支出】严格工资专户管理,对县直机关干部和乡镇教师工资实行统一发放,2003年对乡镇转移支付1800万元;按政策提高了住房补贴比例,及时兑现了中央出台的调整职务补贴政策;农业、科技和教育支出同口径分别比上年增长12.06%、12.87%和9.34%, 保障了法定支出需要;全年对农业的投入达4000多万元,重点支持了人畜吃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1.18亿元,用于淄河水库、城东新区、开发区道路、广饶一中分校、博物馆、西苑小区植物园绿化建设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保证了全县重点项目的顺利完成,全年用于“两个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保资金达6000余万元,并将农村低保标准由年120元提高到500元;安排协调资金267万元用于全县“非典”防治,较好地保证了“非典”防治工作的需要;配套资金474万元,用于远距离农村中小学吃住工程。
  【财政集中支付】 广饶县于2003年7月1日成立了县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将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及往来资金全部纳入支付中心单一账户管理。全县纳入管理单位50个,取消单位账户106个,划转资金8700多万元。将自筹基本建设资金、社保基金、政府采购资金等专项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集中支付范围,对纳入支付中心管理的职工工资实行统一发放,做到了“三个直达”(基建资金直达施工企业、政府采购资金直达供应商、工资直达个人账户)。建立起了资金无沉淀、无中间环节、运转高效、公开透明、利于监督的新财政资金运行机制。支付中心成立后,“三费”和专项资金管理得到加强,有力推动了廉政建设,财政的调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会计事务与管理】2003年,广饶县会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在全县深入开展会计诚信建设年活动,组织会计诚信建设知识竞赛,顺利完成全县会计从业资格证年审工作,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会计电算化培训进行市场化改革。-在广饶中专和大王职业学院设立了会计电算化培训考点,培训972人次,为合格的917名会计人员发放了《山东省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委托中介机构对会计人员培训,全年培训会计人员2409人次,并为110余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和考试合格人员办理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农业税收征管】充分发挥农业税收协税护税网络作用,在加大税法宣传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广农业税征管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税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落实取消公益金、特产税的有关政策,提高了农民依法纳税的积极性。全年累计征收农业各税339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1.3%。
  【财政体制改革】一是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广饶县作为全省7个首批试点县之一,在省市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县财政安排配套资金200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并在管理体制、筹资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全县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7.3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二是在乡镇全面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定出台了《乡镇行政事业单217广饶年鉴位会计集中核算办法》,为乡镇购置计算机和软件,按照“两取消”(取消各单位银行账户和会计、出纳岗位)、“三不变”(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原则,在全县11个乡镇、办事处的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及下设的二级单位全面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三是开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信息网。财政投资10。万元,对县直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定点药店和医保处进行微机联网,医保对象持卡看病买药,实现了实时监管,从根本上解决了医保资金管理中冒名顶替、乱开方、开大方的弊病,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四是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根据《山东省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和市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广北农场税费改革有关问题的请示》文件精神,由县税改办牵头,财政局等4部门组成工作组,对广北农场的土地进行了实地丈量,并结合实际确定了其常产和纳税额。五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自2003年6月1日取消了粮食订购,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市场,全面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同时加大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制度约束和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在全市率先甩掉了粮食周转库存的包袱。
  【政府采购工作】2003年,共举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会13次,采购项目146个,预算额2240万元,合同采购额1963万元,节约资金277万元,节支率达12.37%。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制定了《政府采购工作流程》、《招投标程序》等制度和细则,下发了 《2003年度广饶县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将基础设施、公共工程、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定点文印、车辆投保统一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通过政府采购孙武路路灯等城建项目,节约资金20万元,机动车集中投保,节约支出80余万元。
  (李伟)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

《广饶年鉴》

广饶县政府及单位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