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384
颗粒名称: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321
页数: 4
摘要: 广饶县投入资金770万元用于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其中主要污染指标 COD年排放量低于总量控制指标,新一轮《2003—2005年度广饶县县长环境目标责任书》规定的3类35项指标量化、细化并层层分解落实到10个乡镇、8个县直部门和1个办事处。县环境监测站定期对责任书规定的监测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监督监测,对全县污染源、饮用水源和功能区24小时噪声监督监测4次。对全县27家重点污染源进行监督监测12次。向有关乡镇和县直部门下发了《广饶县环境目标责任制分工建档实施方案》。
关键词: 广饶县 环保建设 环境保护

内容

【环境质量】2003年,广饶县投入资金770万元用于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新增污水治理设施5台(套),大气污染治理设施9台(套),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5万吨/日。由于流经广饶县的6条主要河流地处下游,上游污水汇集至此,造成水质持续污染的现状没有得到改观,根据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数据表明,全县河流水环境质量按GB-3838-2002标准比较,全部监测项目平均值为劣V类水质标准,污染物综合评定指数与2002年持平。城区和乡镇饮用水源达标率全年保持了100%的比例,符合ID类水质标准,属清洁级。全年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299.9万吨,比上年降低605.4万吨。其中主要污染指标 COD年排放量低于总量控制指标。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较上年有所好转,SO,排放量7828吨,比上年减少900吨;烟尘排放量1747吨,比上年减少4019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8.67吨,比上年减少3.67吨。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标准,质量状况属良级。但冬季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仍没有根本转变。全年降雨pH值为6.70,与2002年持平,无危害性大的酸雨降水。城市环境噪声平均值为49.2分贝,比上年下降2.8分贝;城市交通干线环境噪声67.6分贝,比上年降低2.4分贝;城市噪声控制区覆盖率达到61%,比上年增长29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210建设环保物、汞、镉、六价铭、铅、碑、氰化物等7种有毒污染物继续保持了废物100%的回收再利用比率,没有出现固体废物外排现象。
  【市县长环境目标责任书】一是新一轮市县两级环境目标责任书签订。2003年初,新一轮《2003—2005年度广饶县县长环境目标责任书》规定的3类35项指标量化、细化并层层分解落实到10个乡镇、8个县直部门和1个办事处。与各乡镇长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签订了新一轮《2003—2005年度乡镇长、部门负责人环保目标责任书》。二是加大县长环境目标责任书督查与落实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广饶县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将环保责任书的考核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县政府将责任书落实情况纳入政务督查;县环保局对责任书规定的重点指标与任务,定期上门指导。三是加大责任书指标的监测力度,为责任书落实提供依据。县环境监测站定期对责任书规定的监测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监督监测,先后组织重点指标、重点工作检查督导6次,技术督导2次。对全县污染源、饮用水源和功能区24小时噪声监督监测4次,对全县27家重点污染源进行监督监测12次。四是全面建立责任落实过程档案资料。向有关乡镇和县直部门下发了《广饶县环境目标责任制分工建档实施方案》,汇总整理责任书档案资料150卷。
  【环境管理】一是加大对新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对新、改、扩项目坚持“三不批”原则,引导和督促企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 “三同时”制度,促进了结构性污染的转变,遏制了新上污染项目,把住了新污染源产生关。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28个,拒批重污染项目11个,拒批污染转嫁型项目3个,所有新上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新上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加大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将上级环保部门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全县环境容量和企业排污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将污染物总量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乡镇、企业,对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实施了治理工程,遏制了全县总体环境质量恶劣的现状。三是全面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对全县45家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进行了监测,按照污染物排放量 “逐年递减”的原则,向41家企业核发了《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明确下达了有关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四是编制了《东营市小流域治理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 《东营市织女河流域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为织女河流域污染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五是排污收费测算工作全面完成。对全县所有排污企业进行了全面测算,为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奠定了基础。六是通过开展达标排放“回头看”活动,对2000年以来工业企业污染源的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核实企业达标验收后设施的运行效果、处理能力,并在一些重点污染企业实施了“再提高工程”。对已建成治理设施的企业排出重点监管名单,增加检查频次,促其正常运行,发挥治污效用;对治理技术不过关、治污能力不足的5家企业督促其深化治理,更新完善治理设施;对无治理能力的2家企业采取限产措施;对7家确无治理价值的“土小”污染企业实施了彻底关停。七是加大环境信访案件查处力度。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作用,24小时接受举报,对举报内容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理,认真调查、依法处理,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七是“非典”防治期间,承担了加强“防非”期间外来交通垃圾处置监管和医疗垃圾及污水的监管工作。八是开展了环境管理体系、绿色论证工作。
  【污染治理】2003年,水污染治理力度不断211广饶年鉴加大。为加快水污染治理进度,县环保局严格调度检查,安排专人到企业指导污染治理工作。先后带领大海集团等企业到外地考察先进治污技术,指导公泰等4家企业确定了治污方案,促进了治理工作的开展。截止2003年底,4家限期治理企业已全部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开展了工业废气污染源治理工程,对全县10家大气排放单位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全面完成了大气限期治理企业的治理任务。下发了《关于对城区内锅炉进行集中整治的通知》,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县城区冬季大气污染源集中严查行动,对影响城区环境质量的“冒黑烟”问题,开展了“无黑烟突击行动”;针对冬季取暖季节“煤烟型”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实施了“蓝天工程”综合执法行动;对西苑小区等居民反映小区内异味气体污染突出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对东青高速、潍博路、城区等区域的工业企业锅炉进行了集中整治,查处了一批烟尘排污超标的企业。
  【“双创”工作】建立了全县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调度网络,将“双创”指标量化分解下达到有关乡镇和县直部门,召开了 “双创”工作调度会议,与7个相关部门、单位签了责任状。印发了《广饶县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协调各部门积极开展“创模”工作,不断加大落实力度。实施了以“蓝天、碧水、生态、洁净、宁静和宣教”等六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创模”主题专项工程。印发了《广饶县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的通知》,加大了 “双创”监督与考核工作。先后组织排查可能影响“创模”的隐患30余起,协调9个乡镇清理道路两侧垃圾近万吨,整理“双创”档案130卷。
  【生态示范区建设】2003年,聘请山东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编制完成了《广饶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对全县生态环境的改善进行了总体规划,启动了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西苑小区植物园、淄河水库等一批生态工程相继建成。凯银集团、华誉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基本形成。一批 “省级绿色学校”“省级绿色社区”和“省级环保模范企业”创建成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化肥和高残农药的使用量逐年降低,全县化肥使用量较往年有所降低,生态有机肥使用量继续呈上升趋势,加强了农作物秸杆禁烧工作,协调县政府划定了禁烧区,加强了监督检查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华誉集团20万只肉鸡生产线投产,凯银集团特菜通过无公害食品认证。'【环境监察】2003年,针对全县排污企业点多、面广,执法难度大的现状,县环保局不断加大环境执法与监察工作力度,提高监察频率,在加强日常执法管理的同时,采取了突击检查、明查暗访、专项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环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一是实施了现场监察责任制。对全县10个乡镇划片分工,成立了3个执法分队,将设施运行监管、环境信访案件查处、现场监察和排污收费等职责落实到各执法分队。全年共检查企业500余次,依法查处擅停治污设施、偷排偷放和超标排污的企业21家,确保了全县治污设施基本正常运行。二是不断强化油区环境管理工作。先后查出重大管线穿孔事故1起,其他井喷、井涌和管线穿孔等污染事故11起,污染面积12万平方米。三是开展了清理整顿“土小”污染企业活动,查出并上报县政府各类“土小”污染企业16家,依法彻底关停环宇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大王邓家小炼油厂等7家“土小”污染企业。四是以全市清理油区“三小一点”专项行动为契机,会同油区、公安等部门取缔小炼油、小化工、小电镀212建设环保等重污染企业3家。五是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对污染严重的华丰食品厂依法停产整顿,对金岭集团热电厂、县兵圣酒业公司、华泰集团污水处理厂等群众反映强烈超标排污的企业依法处罚。六是开展了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活动。对环保审批、治污设施运行、“土小”污染企业死灰复燃、环境信访案件等7个方面进行了彻底排查摸底,共查处违法企业12家,关停违法企业5家。组织了全县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专项执法检查,查出各类未经审批私上项目77个,补办手续77个。七是加强了中高考期间噪声管理与控制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禁止排放噪声的通知》,开展了夜间巡查活动,为全县考生提供了一个良好学习与考试环境。八是开展了对全县重点河流或污染源巡查活动,全面掌握了各流域水污染源情况。九是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认真落实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有关规定,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十是全面完成排污费征收任务,共计征收排污费404万元。
  【环境监测】2003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了全年常规性例行监测任务。完成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降水、工业企业污染源、城市大气、城市功能区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等监测项目86项,提供监测报告302份,取得有效数据4689个。完成应急性监测任务11次,取得有效数据910个,为环境管理、环境监察、信访案件查处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全县锅炉排污现状进行了监测和统计,积极参与环境影响和评价工作,配合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2家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了现场监测,为省、市环保部门提供了准确数据。承建了小清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工作,编制完成《2002年度广饶县环境质量报告书》, 对省、市控河流断面按期进行了监督监测,并及时上报数据,做到了及时、准确、保密。
  【环境宣教】2003年,坚持面向社会、企业、中小学生等不同层次,突出重点,贴近生活,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化公众教育活动。“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简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举办了“环保杯”青年歌手大奖赛;3次组织环保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活动,悬挂标语20余幅,拍摄照片近百幅,制作环保警示板3块、宣传栏2个。开展了信用企业等级建设活动。建立了17家企业的环保信用档案,评选了环保信用企业,为将来环保补助资金的发放制定了标准,增强了企业主动治污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县石化集团被评为“省级环境保护优秀企业”,并有6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环境保护模范企业”。与县教育局组织了近万名中小学生参加“爱我绿色家园”有奖征文,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团县委共同组织了“环保杯”青年知识有奖答卷,增强青年群体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城东中学被命名为“省级绿色学校”,西苑小区被命名为“省级绿色社区”,并有10个村参加了全市环境优美村庄评比。
  (王海青)213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

《广饶年鉴》

广饶县政府及单位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