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渔业【概况】2003年底,全县海、淡水养殖总面积7466.67公顷,比上年增长24.44%,水产品产量达到6.4万吨,比上年增长8.68%;渔业总产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5%。渔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元,增长71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98%,同比上升1.66个百分点。
【海洋捕捞】 全县有海洋捕捞渔船181艘,近海小型捕捞渔船159艘,远海深水捕捞渔船20艘,捕捞渔业劳动力1300人;年捕捞水产品3万吨,渔业产值7910万元。
【淡水渔业】2003年,全县淡水养殖达到2200公顷,其中新开发133.3公顷,淡水渔业产量1.55万吨,渔业产值10697万元。淡173广饶年鉴水养殖地点有:池塘养殖、河沟养殖、水库养殖、塑料大棚养殖;养殖方式有:精养、半精养和粗养;养殖品种有:四大家鱼、鲤鱼、鲫鱼、革胡子鲶鱼、黄河口鳖、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等。2003年,广饶县大力实施标准化工程,东营市黄河口鳖繁育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省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现场验收,批准挂“省级广饶黄河口鳖原种场”牌子,成为山东省第一个省级淡水水产养殖原种场;6月8日,黄河口鳖又通过了全国水产品无公害认证,带动了养殖、繁育黄河口鳖产业的迅速发展。2003年,全县养殖商品鳖31吨,培育稚、幼鳖50万只,创产值1220万元,纯收入680万元。
【海水养殖】2003年,全县海水养殖总面积达到5267公顷,其中滩涂海水养殖达到2666.67公顷,包括盐田储水池护养卤虫773公顷,浅海贝类养护2600公顷;养殖产量1.85万吨,养殖收入达到5740万元。主要养殖品种有: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梭子蟹、卤虫、四角蛤蝌、牡蛎、蓝蛤、竹怪、海蛰等。积极推广多品种混合立体养殖、对虾二茬养殖新技术等。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县海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黄河集团共同投资356万元,新成立了东营市海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了全县卤虫养殖业的发展。严厉打击毒鱼、炸鱼、电鱼等非法捕捞,共查处违法捕捞事件15起,处理10人次。
【渔船检验监督】 全县统计渔船计226艘,其中400马力以上渔轮22艘。渔船中,从事浅海贝类养护渔船30艘,运销渔船15艘。全年检验渔船138艘,进出渔港签证渔船531船次。2003年,广饶县制定了《广饶县2003年渔业安全生产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每月进行一次海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大检查,确保对不安全隐患的查处和整改;同远海捕捞渔船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非典”期间,县海洋与渔业部门成立渔船渔港防“非典”检查站,加强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防止“非典”疫情从海上传播检查相结合,对出海渔船实行签证负责制,建立了签证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全年海上渔业生产无海损事故、无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
【海域滩涂管理】2003年,审批使用海域面积达到2657公顷,其中新审批使用海域面积769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19.4万元,渔民凭证用海和有偿用海的观念进一步增强。依法加强了海域使用管理,清理整顿了违法乱抢乱占海域行为,稳妥地进行了海域使用证换发。
【支脉河渔港建设】县政府将支脉河渔港确定为2003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该工程由清河办事处主管,省水产设计院设计,县水利工程安装公司承建,总计投资896.2万元。其中,市财政补贴无偿资金400万元,县级财政和建设单位配套资金496.2万元;4月23日开工建设,10月16日竣工,被评为优良工程。渔港建成500米X8米码头一座,进、环港路1.37公里,挖深了港池,疏浚了航道,配套了水电设施,建设了水产品晒场。
【海域堪界】2003年,广饶县相邻海域边界线同时开始进行堪界。5月份,省人民政府海域堪界办确定的首条地(市)级海域边界线,广饶县一寿光市的海域堪界工作全面启动。8月份,铺开广饶县一东营区的海域堪界工作。省、市、县三级政府都成立了海域堪界领导小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承担了堪界技术任务。经过陆上广泛搜集历史资料、海域实地勘察,室内汇总调查和整理,两条海域边界线堪界工作基本完成。
(李新堂崔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