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221
颗粒名称: 农业综合管理
分类号: F302.2
页数: 4
摘要: 华誉集团投资9300万元建设的2000万只出口肉鸡加工、8万吨饲料加工及养殖配套项目,已全面完成并投产。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专用粉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5838万元,已基本安装完成。检查种子经营大户和种子固定摊点53家,集市50余处,村庄200余个,查处违法案件57起,查处种子101吨。培训农药经营人员两次200余人,组织较大规模农药检查4次,检查经营农药户145户,1546批次,292个品种,农药2100公斤。
关键词: 广饶县 农业综合管理

内容

【概况】200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5748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农业产值158147万元,比上年增长11.6%,林业总产值923万元,比上年增长22.5%;畜牧业总产值48336万元,比上年增长13.4%;渔业产值25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0元,比上年增长8.9%。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结构的比例达到61.8:0.4:18.9:10.2:8.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3年,全县以市场为导向,以调优增效为中心,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高效作物,建成了优质粮食、棉花和蔬菜生产基地。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1067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3667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5867公顷;瓜菜播种面积19733公顷,其中大棚蔬菜3333公顷,大蒜7000公顷;棉花面积12400公顷。
  【农业产业化经营】2003年,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为华誉集团等6家龙头企业争取市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贴息贷款8300万元,为凯银集团争取市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无偿资金200万元,为华誉集团申报省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一个,申请无偿资金200万元,推荐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和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二是龙头企业建设上新水平。华誉集团投资9300万元建设的2000万只出口肉鸡加工、8万吨饲料加工及养殖配套项目,已全面完成并投产。驰中集团年产3.6万吨绿色出口蔬菜深加工及基地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项目已正式投产,年可加工绿色蔬菜3.6万吨,新增产值9955万元,带动绿色蔬菜基地面积1333公顷。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专用粉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5838万元,已基本安装完成。三是积极探索产业化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合同、订单、“公司+小区+农户”的模式,不断密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关系。大王镇在成立奶牛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肉羊合作社,大码头乡成立了棉花协会,使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更加紧密。
  【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标准进行了仔细地分析、筛选,购买种子、粮食、棉花、瓜菜等农作物和农广饶年鉴药、土壤与肥料、畜牧、林业、水产等农业标准300多条,涉及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的农产品品种、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地农业环境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对部分标准根据全县实际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全县农业标准资料库,初步形成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结合全县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际,整合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资源,建立了广饶县综合性农业质量安全检测站,内设农业环境检验室、农业投入品检验室、农业产品检验室,初步建成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
  【农业执法】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检查种子经营大户和种子固定摊点53家,集市50余处,村庄200余个,查处违法案件57起,查处种子101吨。培训农药经营人员两次200余人,组织较大规模农药检查4次,检查经营农药户145户,1546批次,292个品种,农药2100公斤。对全县553个自然村及重点集市张贴治理毒鼠强公告。县政府与乡镇政府及清河、城区办事处,乡镇政府与管区、各村委会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县毒鼠强治理领导小组与全县化工企业签订了责任状,农药经营户与县植保站分别签了责任状、承诺书,全县共签责任状10份,承诺书29万余份,没收剧毒杀鼠剂1046支,饵料18包。
  (张可用纪宝庆王春民)【农业科技教育】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全县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在粮食生产上,努力扩大实用新型技术的应用面积,小麦机耕机播面积达到23667公顷,统测统配面积1333公顷,半精量播种面积19867公顷,种子包衣率达到80%。夏玉米套种面积达到12000公顷,种衣剂拌种面积17667公 —168——顷,化学除草面积21333公顷,配方施肥面积达到5333公顷。棉花生产,在普及良种的基础上,重点推广了棉花全程系列化控新技术。蔬菜生产,实行良种良法配套,重点推广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国内外蔬菜优良品种150多个,仅龙头企业基地种植的蔬菜品种就有25个,提高了全县蔬菜生产水平。积极进行科技培训与科技咨询,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种田水平。通过科技服务热线进行科技咨询,解决生产难题。积极开展 “三下乡”活动,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及时解答群众的疑难问题,利用田间指导、技术资料、明白纸等形式,结合示范现场会,多层次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的接受能力。全年共组织种植、养殖、林果、农业机械、农村沼气、市场经济等新技术培训175期,培训农民9800人,对388名农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大中专学历教育,其中有369名取得了助理农民技师资格。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培训基地、科技示范村、党员科技带头户建设。全县共建设培训基地5处,科技示范村35个,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带头户3907户。
  (李秋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2003年,全县在完善农村会计代理制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体制基础上,全面推广了“村财和村帐双代管、会计代理、集中核算”三位一体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开展了农村财务管理调研和村级债权债务专题调查,认真总结经验,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了限制非生产性开支和化解不良债务的措施,同时更新了农村财务管理应用软件,把农村发生的一切财务信息纳入微机管理,一次录入原始凭证,自动记账、自动结账、自动汇总、自动生成各种财务报表和财务公开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农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2003年,全县按照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减负工作力度,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和乡村公益事业金,减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实行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制度,把减负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广饶县2003年度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目标责任书》,各乡镇与所属各村层层签订减负目标责任书。三是调整充实县乡减负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减负机构建设,完善11项减负制度。四是严格执行农业税收、附加管理、一事一议、农村两工、税收减免等政策,规范农村经营服务性收费、检查评比和税费征收行为。五是加强监督检查,组织2次减负定期检查和1次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严肃查处了涉及农民负担的案件。六是建立农民负担固定监测点,及时掌握农民负担动态。七是制定了《广饶县减轻农民负担一票否决考核办法》以及年度量化考核办法,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度。八是对各乡镇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并分别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九是实行了涉农收费公示制度,把各项收费置于民主监督之下,有效解决了乱收费、乱集资等现象的发生。
  (万守峰)【植保工作】2003年,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共计发生397.4万亩次,防治397.4万亩次,防治率100%。印发病虫情报13期890份,测报准确率92.6%,向省农业厅植保总站拍发模式电报34期,推广了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大白菜、黄瓜、辣椒、番茄等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面积达51.2万亩;推广了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料、果菜化学除草技术,面积达101.7万亩,为农民挽回粮食损失6.3万吨,棉花0.3万吨,油料0.006万吨,果菜12.7万吨。全县有适生蝗区6万亩,在蝗虫大发生年的情况下,发生6.4万亩次,防治5.5万亩,蝗虫全部消灭在三龄前,确保了蝗虫在县境内不起飞,不为害。检疫挂证39家,累计111家,产地检疫537.6亩,签产地检疫合格证11份,生产无植物检疫对象良种327.2万公斤,花卉苗7.2万株,西红柿、辣椒等菜苗320万株,调运签证169批,调出农作物良种21.4万公斤,花卉苗1.4万株。根据“既定点销售,又方便群众”的原则,设鼠药定点销售点15个,同时报省农药检定所备案,灭鼠工作被省农业厅定为灭鼠示范县,并报农业部备案。
  (艾海军)【农业综合开发】2003年,广饶县农业综合开发共实施开发任务4133公顷,其中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800公顷,市政府立项的荒碱地开发任务2333公顷。多种经营项目1个,即广饶县绿色蔬菜保鲜加工出口创汇项目。项目在省市验收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国家立项的1800公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共完成投资697万元。项目涉及大王、丁庄、陈官3个乡镇,其中大王镇666.7公顷,丁庄镇666.7公顷,陈官乡466.7公顷。大王镇项目区通过开发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推广先进的滴灌、管灌技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丁庄镇建立健全农田灌排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陈官乡配套田间工程,改善灌排条件,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建设优质棉生产示范区。1800公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共疏挖修建各类沟、渠、路327条,全长242公里,完成土石方194万方;建设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322座,新打120米深机井35眼,修复机井20眼,埋设PVC管道15公里,建蔬菜新品种展示棚6.67公顷;整平土地233公顷;科技培训14000人次;完善农田林网2.7万亩,169广饶年鉴植树17万株。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各类蔬菜1000万公斤,粮食260万公斤,棉花11万公斤,水产品60万公斤,新增产值1049万元,利税313万元。
  市政府立项的2333公顷荒碱地开发项目,共完成投资1056.6万元。项目涉及大码头、西刘桥、陈官3个乡镇,其中大码头1333公顷,西刘桥666.7公顷,陈官333.3公顷。项目主要以旱、涝、碱综合治理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实现沟、渠、路、林、桥、涵、闸七配套,把项目区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2333公顷荒碱地开发共完成沟、渠、路970条,全长561公里,完成土石方274万方;完成建筑物414座,整平土地1.1万方;植树29.6万株。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棉花274.5万公斤,粮食60万公斤;新增产值1889万元,利润1204.6万元。
  全县建设多种经营项目1个,由华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主要建设国际标准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建设1000吨的蔬菜保鲜库1座,速冻能力20T/小时的速冻库10座;新购单冻机、蔬菜清洗机、漂烫机、蔬菜加工操作台设备10台套。项目完成投资98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增加蔬菜加工能力10000吨,创产值4312万元,新增利润486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
  (聂静)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

《广饶年鉴》

广饶县政府及单位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