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县信访局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责任下移”为总抓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06件次,1938人次,及时妥善地化解了大量人民内部矛盾,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严格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了 “五个坚持”,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信访工作;坚持实行领导公开接访;坚持实行领导包案;坚持实行信访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坚持实行责任追究。全年县、乡镇(办事处)党政一把手共批办处理信访问题324件,其他领导处理信访问题607件;有11名县级领导、36名乡镇(办事处)领导参加了公开集中接访,妥善解决了227起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16名县级领导分包10个乡镇、31个县直部门的信访工作;县与乡、乡与村、县与各部门,逐级落实了责任,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施信访工作“网底工程”建设。把“网底工程”建设作为推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责任下移”的重要举措来抓。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信访“网底工程”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 “网底工程”建设考核标准,将其纳入了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网底工程”建设,全县建立健全了“三个体系”。一是信访工作领导责任体系。县、乡镇(县直部门)、管区、村居都对信访工作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充实。二是信访工作机构体系。各乡镇 (办事处)成立了信访办公室,配备了副科级助理信访员和工作人员;村居建立了信访调处小组,设立了信访信息员。三是信访工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定期排查、情况报告、公开接访、依法分流、领导包案、目标管理及“调研排查、信访督查、信访户回访”三项制度等10项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制度,规范了信访工作程序。此外,狠抓典型带动。集中推广了大王镇创办“现代农民服务中心”和陈官乡实行“民情信息员制度”的经验做法,全县乡镇、办事处基本按照“设施齐全、制度完善、人员精干、运转高效”这一目标,建立了集排查调处、案件分流、接访、处访、服务于一体的民情服务中心,
有效整合了信访、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力量,把信访工作网络延伸到了村、街居、企业等基层单位,切实提高了基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2003年,乡镇、办事处民情服务中心共接听解答群众热线电话1126个,受理各类纠纷837起,解决群众急、难、怨、盼的事情122件次,处理突发性事件45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9起,防止群体性事件29起。
努力提高办信处访水平。一是狠抓初信初访工作。印发了《关于实行信访工作“双向承诺”制度的通知》,公开承诺初信初访,即时接待,明确答复;坚持与上访群众签定《上访双向承诺书》,明确受理方和上访人的权利和义务及解决时限,有效地提高了一次性处结率,减少了重复访和越级访的发生。2003年,全县有174起上访案件实现了一次性处结,同上年相比,一次性处结率提高18.2%。二是深入开展群众重复上访专项治理活动。自7月下旬至10月底,按照省、市统一要求,深入开展了重复上访专项治理活动。将省、市交办的9起和县内排查确定的18起群众重复信访案件确定为专项治理重点,严格落实了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的包案责任制,实行县级领导包案,由有关责任单位抽出得力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本着“宜粗不宜细、宜宽不宜严”和“变通处理”的原则,按照“四个一批”的工作思路, 重新研究了解决措施。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专项治理工作。组建联合督导组,逐案进行督查,有效地促进工作开展。截止2003年10月底,27起信访户全部处结,结服率89%,稳定率100%。三是依法规范信访秩序。积极推行“逐级上访”、分级受理和“双向承诺”制度,坚持给上访人出具《上访答复意见书》,使群众逐级上访实现规范化。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加大依法处理信访案件力度。印发了《县级机关归口分工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县直机关、部门处理信访问题的范围、职责,强化了部门的责任,对信访案件进行科学分流,依法规范有序处理。针对违规上访增多的趋势,县委办、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处理集体上访案件维护县级机关正常办公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无理取闹、组织煽动闹事、扰乱工作秩序的,强行带离,给予行政治安处罚,先后对4起违规上访、无理取闹者进行了处理。
确保敏感时期信访形势稳定。“非典”防治、全国“两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市经贸洽谈会等重要敏感时期,为确保信访形势稳定,狠抓了信访值班工作。一是全县各级信访部门实行了领导值班和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度。县信访局及有关乡镇、部门派出人员进京到省去市值班。值班人员恪尽职守,坚持24小时值班,遇到信访案件发生,积极靠上做好工作。二是加强信息控制。县信访局对省、市交办的信访老户、排查确定的重点信访案件及不安定因素,坚持每日一调度,定期与外出值班人员沟通信息,发现不稳定苗头,立即采取控制措施进行化解处理。三是制定紧急工作预案。在各个敏感时期都制定了紧急工作预案。遇到问题及时启动相关预案进行处理。
抓好信访部门自身建设。一是加大投入,搞好信访“三个一”建设。信访局建设了100平方米的接访大厅,安装使用了《全国信访工作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加快了信访办公自动化进程。各乡镇、各部门投入260多万元,改善了信访部门的办公条件,为信访干部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二是充实信访工作力量。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为县信访局增加了2个事业编制,增配了1名副局长。乡镇、办事处调整充实信访工作人员194名。三是定期开展信访干部培训,提高依法解决信访问题的水平。四是切实搞好信息、宣传工作。全年共在省级刊物发表信访文章7篇,在市级刊物发表23篇,提供各类有价值的信息49条,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加大信访法规宣传力度,4月中旬,组织全县40多个乡镇和部门,集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悬挂横
幅、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组织信访法规有奖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了信访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增强了群众的依法信访意识。